读书笔记: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总是害怕受伤——回避型人格


读书笔记: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总是害怕受伤——回避型人格

Worried 1986 Morteza Katouzian


很长一段时间,我受困于自己的性格缺陷


受困点是

容易感到害怕,怕跟人相处,怕别人的眼光和评价,怕别人的期待,各种怕。此外,还很在意别人的想法和评价,依赖心理强。


带着这样的性格生活,身心疲惫,出于自救的心理,看了些心理方面的书,心理学中,对于这样的性格特质有很多说法,我个人比较倾向于日本心理学家冈田尊司的“回避型人格”这种说法。


冈田尊司针对回避型人格,专门写了一本书:《把不安当作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


今天这篇文章,就是我针对此书写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不完全概括该书的内容,主要写回避型人格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我个人最关注的是,什么样的养育方式会养出“回避型人格”的孩子。




我们先来看看,回避型人格的特点


1、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会被别人喜欢,不敢表露真实的自己。

2、不敢主动与人交往,害怕亲密关系,害怕他人的批评、拒绝、评论和眼光。

3、不想成熟,害怕去实现目标,害怕挑战,害怕争执,害怕压力。

4、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快感少。

5、被动、顺从,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6、逃避现实,容易沉迷,比如沉迷在手机中、书中、游戏中。


以上这几点,是“回避型人格”的主要特点。




下一步就是弄明白,是怎么形成回避型人格的?


没有人一出生就是这样的。

正如人格的定义所言:


在孩童时与养育者之间培养起来的依恋关系的基础上,再加上各种人生经历,才会形成支配一个人认知、情感、行为的控制体系,这个体系就是人格。

《把不安当作朋友》


从定义里可以看出,影响人格的关键因素有两个:

依恋关系和人生经历,我们依次来看看。


一、先来看依恋关系。


“依恋”是由一种名为“后叶催产素”的荷尔蒙所控制的结构,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具体。

《把不安当作朋友》


人与人之间能感觉到亲密,就是“依恋”结构在发生作用,不仅如此,就连人与动物之间,比如跟小猫、小狗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是“依恋”结构的原因。


“后叶催产素”这种荷尔蒙的主要作用是,缓解压力、不安以及过度敏感的情绪,使大脑产生亲密的情感,有助于维持一种宽容、平和的心态。

“后叶催产素”分泌正常的人,更喜欢与人交往,喜欢跟人有身体上的接触,喜欢建立亲密关系,并乐于养育子女。


“后叶催产素”的功能很神奇,它的运行方式更特别。


1,激活“依恋”。

2,大脑内需有接收“后叶催产素”的“后叶催产素受体”。


这种“后叶催产素受体”分布在大脑的“伏隔核”中,“伏隔核”是大脑中负责快感的中心。

若一个人的“伏隔核”中分布着大量“后叶催产素受体”,意味着,这个人的“后叶催产素”的分泌活动也十分活跃,也就是说,这个人会喜欢与人交往,喜欢与人有身体接触,喜欢建立亲密关系,并且乐于养育子女。

因为,这人能从这些行为中得到快感。

《把不安当作朋友》


相反,“后叶催产素受体”少的人,无法从与人交往或养育子女等方面感知到快感,他们更倾向于接受那些能直接刺激大脑“伏隔核”区的物质或行为,比如赌博、药物、饮食和购物,因为只有在做这些事时,才能让自己体会到活着的快感。


再回到“后叶催产素”运行方式的步骤上。


1,激活“依恋”关系。


激活是有具体限制的,只能在婴儿的哺乳期内进行。

当婴儿从母亲那接受母乳喂养,并被深情安抚和照顾的时候,就是在进行激活工作。


2,大脑内得有接收“后叶催产素”的“后叶催产素受体”。


“后叶催产素受体”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直接受孩童时期的生活环境影响。

那些得到很好照顾的孩子,“后叶催产素受体”的数量也会很丰富。

这里说的“很好的照顾”,是指养育者能给予孩子“应答式”回应,也就是说 不仅能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还能体谅孩子的心情。此外,能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能保护孩子的独立性,不会强制和干涉孩子。


养育者如果能做到这些,孩子就会拥有坚实无比的安全感,他们的“依恋”关系,也是没问题的。反之,婴儿会形成不稳定的依恋关系。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一点,“依恋”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些孩子天生就是非常敏感,很难取悦的,但就是这样的孩子,如果后来得到很好的照顾,也能发展成稳定的“依恋”关系。


二、讲完依恋,再讲人生经历


一个人的人格在学前期基本确定了大致轮廓,也可以说,养育者的养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


作者认为,

“回避型人格可视作一种慢性创伤症候群,造成精神伤害,除了大灾难、事故、犯罪侵害,一些相对较轻微但长时间的攻击或压力,也会产生精神创伤。”

《不不安当作朋友》


一般“回避型人格”的养育者,多使用否定的养育模式,始终就孩子的失败或缺点进行指责,无视孩子的需求,对孩子进行过多干涉,或者是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等。

家庭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孩子面对养育者的攻击和压力,无法逃离,只能忍受,在这样的环境生活几年,独立性失去了,只能被动服从。

因为内心受到的精神伤害,他们会被催生出“没有气力同时又过度敏感”的状态,心理的耐受性也会变得低下。

不仅会回避那些与心理创伤有关的事物,对原本能承受的事,也变得难以承受。




结合“回避型人格”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可以发现一些因果关系


1、养育者对孩子的持续否定,让孩子形成强烈的羞耻心,体现出的认知和行为是:

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不敢主动与人交往,害怕亲密关系,害怕他人的拒绝、批评、评论和目光,不敢表露出真实的自己,总是以虚假的面目示人,因为不相信会有人喜欢真实的自己。


2、在孩子有需求时,养育者如果没有回应或者回应错位,那么孩子会认为他人都是不亲切、冷淡的、不会帮助自己的。

体现出来的行为就是,不喜欢跟人交往,有困难时,也不愿主动求助,内心对他人是不信任的,也无法从生活中感受到很多快乐。


3、养育者对孩子有过多干涉的话,会让孩子失去自身的独立性。

长大后,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因为在小时候,自己想做喜欢的事情时,被无情干涉和阻止了。


4、养育者对孩子报以很高的期待。

比如无视孩子自己的意愿,要求孩子必须继承家业,这样的高期待,对孩子而言是很大的压力。

从小背负过多压力的孩子,会逃避成为大人,因为从小背负了太多,对于长大后的各种责任和担当,完全没兴趣。自然的,也会逃避各种压力、责任和挑战,这是逃避长大的体现,也是对养育者的最后反抗。


虽说后天的经历,能够修正早期的一些“错误”影响,但更多时候,由于作为基础的“地基”已经倾斜了,所以即使再不断累积新的经历,往往只能使其朝着更偏的方向发展。

可以说,特定偏差的人格,是孩子在严酷日子中让自己生存下去的一种适应性策略。


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回避型人格”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那么,如果已经是“回避型人格”,该如果改变呢?


根据精神分析法的“动力精神病学”理论,这种回避型的行为可以被认为是一种逃避“拒绝、失败等经历所产生的羞耻”的防伪措施。

这里的重点在于,患者自身所感受到的羞耻。


所以,改变的入手点,也是消除羞耻感。


对“回避型人格”的孩子而言,要改变的是养育者。

养育者需要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不再否定孩子,给孩子信心,接受孩子的真实状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

当然,说起来是很容易的,要做起来,非得遇到合适的时机才行,不然,养育者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除非养育者本身是有觉知,在不断成长的,才会意识到自己的养育问题。

这么说,有点让人泄气,但事实也确实是这样。


而对“回避型人格”的成人来说,更多的就是靠自己的力量了,如果有幸能遇到一个可以充当自己“安全基地”的同伴,会事半功倍。

遇不到也没关系,最主要是要有决心,改变的决心。

改变时,不定大目标,从小处着手。


作者的这句话我很喜欢,用来当此文的结尾:


“当一个人真正按自己的意愿行动时,他身上就产生变化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人格   害怕   受体   意愿   快感   大脑   不安   压力   精神   关系   孩子   心理   喜欢   朋友   催产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