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迪“塌房”背后,培养孩子的长期目标和正确价值观有多重要?

李云迪“塌房”背后,培养孩子的长期目标和正确价值观有多重要?


李云迪“塌房”背后,培养孩子的长期目标和正确价值观有多重要?


文|张蔚斐

图|pexels

来源|成长的可能



10月21日,李云迪事件引爆热搜。曾被誉为“钢琴王子”的李云迪,一夜之间从“神坛”跌落。


李云迪“塌房”背后,培养孩子的长期目标和正确价值观有多重要?


“是弹钢琴的李云迪?是那位艺术家?不敢相信!”

“他身上的光环太多了,怎么会自毁前程?”

“很难理解,人生已经成功到这个地步,为什么要这样毁了自己?”


同一天,湖南卫视播出“北大保安现是职校校长”节目,张俊成的经历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几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背后,有哪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1

缺乏长期目标的孩子容易迷失自我


2000年,年仅18岁的李云迪一举摘下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金奖,成为赛事历史上最年轻的金奖获得者和首次获得第一名的中国人。天才钢琴家从此一战成名。


2001年,李云迪签约德国唱片公司。此后,发行了多张个人专辑,参与广告拍摄,成为当年曝光率最高的古典音乐家,人气也一度爆棚。此后,他走上了“明星路”。


2015年开始,李云迪参与大量综艺,同年,李云迪在韩国的演奏会上发生重大失误。


而他的最后一场钢琴巡演停留在2019年,10张专辑中有7张是肖邦和李斯特,“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道理显而易见。


李云迪的时间都花在了哪里?


2020年李云迪至少参加了5档综艺节目。截止被拘捕前,还有多达12项商务合作在身。他追求商业化发展,商务代言活动不停,过于“娱乐化”的发展路径一度让他备受争议,网友讨论说:“他更像个娱乐明星,而不是钢琴家。”


李云迪曾在早期接受采访时强调:“没有绝对的刻苦训练就成就不了大师。”但是,在此后的发展轨迹中,李云迪的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商业化运作上。


与很多人相比,李云迪是幸运的,他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且有极高的天赋,很早就取得了惊为天人的成就。那么,为什么他最后会走入一个“出道即顶峰”的困境中,一步步迷失自己呢?


在当代青少年中,对未来感到迷茫、缺乏人生目标和清晰规划已经成为社会通病。


这一代的家长对孩子的控制越来越“全面”,导致孩子缺乏自我的内驱力,大多在家长的安排下成长,被迫参与同质化竞争,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家长也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排名而感到焦虑,急功近利的家庭教育和校园环境给孩子们造成了强压迫的竞争环境。


但是,家长是否有和孩子一起思考过更长远的目标呢?


父母的安排大多停留在“考上好的大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为止。父母对成功的定义是狭窄的,这会导致青少年直到读了大学才发现,自己内心是迷茫的。很多人突然发现,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找不到自己的价值。


就像年少成名的李云迪一样,他也如同大多数人“考上了好学校、找到了好工作。”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目标,以这样的目标来说,李云迪是成功的。但是在这以后呢?理想和信念又是什么?


由于缺乏长期目标,没有坚定的、正确的价值观影响,长大后,很容易在成人世界的“灯红酒绿”中迷失。


#2

与赢在起跑线相比,

人生更重要的是长跑


如果说18岁的天才钢琴家李云迪是赢在起跑线的孩子,那么这位同一天登上热搜的张俊成,就是从低起点一路努力“升级”的孩子。


在他身上有两个标签,“北大保安第一人”、“长治科技中等职校校长”。


27年前,张俊成在北大西门站岗,工作之余,他对北大校园生出向往。


李云迪“塌房”背后,培养孩子的长期目标和正确价值观有多重要?

(图源张俊成微博)


“刚从农村到北大当保安的时候,我曾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工作了。激发我要去学习的,是七个外籍留学生。他们用英语与我沟通要进北大,但我听不懂,这七个留学生挑衅地对我倒竖拇指。这件事,激起了我重新学习的念头,那时候的第一个概念是我要学英语。”张俊成在接受梨视频的采访时说。


后来,北大英语系曹燕教授看到了张俊成自学英语的不易和坚持,给他办了成人高考北大听课证。他在工作重、担子重、学习条件差的环境下,坚持学习,勤奋努力。1995年,他自学以保安身份考上北大法律系专科,后又继续学习,拿到了山西大学的法律本科学历。


张俊成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他深刻地领悟到,知识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有多重要。


2015年,他创建了长治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从事教育工作21年,他的教育对象和其他教育机构不一样,学校里的孩子大多是在普通高考录取完后被“刷下”的孩子,他们成绩不佳,就像当年上完初中后因家庭条件回家务农、被迫放弃学习的张俊成一样,这些孩子在学习上也受到外力阻碍。但是张俊成认为,他们也不该被放弃,他们也应该有未来,这些孩子也该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要把需要教育的孩子教育出来,培养他们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这是我办教育的初衷。”张俊成说。他一直不忘初心,并为实现这个理想奋斗了二十余年。


他也希望能通过自己这段人生经历鼓舞学生们奋发向上,改变命运。有理想的人,能在困境中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天赋和起点只能决定一个人的下限,努力和信念才能决定一个人的上限。


#3

家庭教育中要培养孩子的“长跑精神”


价值观的培养是家庭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价值观对孩子的人生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让他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不畏挑战,有实现目标的毅力,也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坚守住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科研部副主任、研究员洪明老师曾提到:“价值观教育不仅是认知问题,还是信念问题。”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提升、当代社会对消费主义的提倡、外界的“诱惑”,孩子的价值观很容易发生偏移。


有些孩子丧失了个人的理想,也没有坚定的信念,把人生的价值和目标定位在享乐消费主义之上。他们的目标是不清晰的,很容易随波逐流,在外部诱惑中轻易改变想法,去追求高物质的生活。尤其是现在的社会环境、网络平台都存在着不良的诱导因素,丧失理想的孩子很容易在这些环境中受影响。


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价值观培养至关重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二级研究员孙云晓发现,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中价值观是一个核心问题,“家庭教育中最大的失误是价值观的失误。”


对孩子来说,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程,在整个长跑的过程中,他们需要找到可以长期激发自己自驱力的事情。而这个长期目标,离不开对于他们内心真实兴趣的挖掘、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肖邦   价值观   目标   钢琴家   长跑   家庭教育   保安   北大   信念   钢琴   家长   正确   理想   孩子   人生   工作   李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