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睡眠专家布朗博士:提前20分钟上床,解决宝宝夜间醒来问题

一位宝妈分享了她10个月大宝宝的作息表,宝宝白天第一次小睡安排在10点,一般持续45-90分钟。第二次小睡安排在下午2点,一般持续90-120分钟。每天晚上8点左右喝奶入睡,不能自主入睡。

儿童睡眠专家布朗博士:提前20分钟上床,解决宝宝夜间醒来问题

夜里1点醒来,有时玩耍1个多小时,然后通过喝奶或哄睡等方法重新入睡;有时各种翻身,同样折腾1个多小时,自我抚慰入睡。早上6点多宝宝醒来,经哄睡后最迟8点半起床。

儿童睡眠专家布朗博士:提前20分钟上床,解决宝宝夜间醒来问题

来源:宝宝夜醒严重/半夜起来玩解决方案

儿童睡眠专家布朗博士:提前20分钟上床,解决宝宝夜间醒来问题

来源:宝宝夜醒严重/半夜起来玩解决方案

宝宝日常基本遵循着吃-玩-睡的模式,作息规律、奶量适中、辅食添加正常。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宝宝每次入睡都需要借助奶瓶,喝150-200ml的奶。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夜醒严重,再次哄睡困难。

什么是宝宝夜间醒来?

对于5-12个月的宝宝来说,夜间醒来是指典型的从睡眠中彻底清醒。一般来说,正常发育的婴儿到了16周大时,能够在晚上连续睡眠6个小时,即睡整觉。如果满5个月宝宝夜间醒来3次及以上,满6个月宝宝醒来1次及以上,即为频繁夜醒。

还有一种情况,宝宝夜间睡眠中,有时会突然悸动、踢腿、翻身等,甚至喃喃自语。这并不是真正的醒来,而是宝宝在临近45分钟的一个睡眠周期(婴儿4个月以后,逐渐趋向于成人睡眠模式)结束时,自然进入浅睡眠状态。妈妈只需按照平时的哄睡步骤,稍微拍一下,或者抱抱他,宝宝便能够顺利接觉。

儿童睡眠专家布朗博士:提前20分钟上床,解决宝宝夜间醒来问题

来源:NatureMadeSleep.org

这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宝宝能否由睡眠模式切换成清醒模式;能否顺利接觉。同时,这二者又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当宝宝处于浅睡眠状态时,其实是十分容易惊醒的,一旦受到外界刺激作用或其他因素影响,很可能转化成在夜间醒来。

宝宝夜间醒来的原因

婴幼儿的睡眠/清醒模式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造成宝宝夜间醒来的因素也是多元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布朗博士在其著作《婴幼儿睡眠圣经》升级修订版中,提到一个对比研究,对象均为4-8个月有严重夜间醒来问题的婴儿。包括小时候患过疝气的大约20%宝宝,即使疝气痊愈,宝宝傍晚时不再哭闹,不良的睡眠模式仍在延续,宝宝的睡眠问题仍然存在。如果爸爸妈妈没有及时加以干预,帮助宝宝建立健康睡眠模式,他们夜间依旧会频繁醒来,造成总体睡眠时间不足。而打鼾或用嘴呼吸的10%宝宝,因为呼吸困难,夜间醒来的次数比正常宝宝要多,大多时候处于浅睡眠状态,睡眠质量难以保证。

儿童睡眠专家布朗博士:提前20分钟上床,解决宝宝夜间醒来问题

也有儿科医生指出,当宝宝饿了、病了、排尿或排便等造成身体不适时,也容易半夜醒来哭闹。

人类演化之初,生存环境恶劣,所以在每2个小时的睡眠周期临近结束时,大脑发出很强的脑电波刺激人类醒过来,观察周围环境是否安全。这种警觉系统(Wakefulness System)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类的生存几率,直到今天我们人体还保留着这种警觉,会不时醒来以确保环境没有异样。宝宝也是这样,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

在《每个孩子都能好好睡觉》一书中,提到了一个6个月大的男孩蒂姆,因为他总是在妈妈喂奶时入睡,总是在妈妈轻轻摇晃中入睡,然后被独自放到小床上。当蒂姆睡醒了,同样审视着所处的环境,当他发现和入睡时的环境不一致的时候,警觉系统会发出危险警报,他便完全清醒,用哭声召唤妈妈的怀抱和乳房。

宝宝对自身喜好和不喜好的表达即为“自我代理”,它会随着宝宝逐渐长大而不断增强。9个月大的宝宝,探索欲望和范围扩大,比起一个人无聊的呆在那里睡觉,宝宝更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耍。

儿童睡眠专家布朗博士:提前20分钟上床,解决宝宝夜间醒来问题

布里斯托大学婴儿健康与发展心理学的教授,Peter Fleming表示宝宝基本上喜欢白天睡觉,从6点到半夜才是他们最常醒着的时间。这样能获得养育者更多的关注,以获得更多的食物等资源。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生物钟,遵循25小时的生理周期。如果宝宝上床和起床的时间,与自身的生物钟不相吻合、与年龄特征不相匹配,上床或起床太迟,小睡缺失等,宝宝很可能由于过度疲倦,导致入睡困难,难以进入深睡眠状态,夜间常常醒来,睡眠的修复力下降。

布朗博士提到过一个孩子,每天晚上需要大人抱着进行2-2.5小时的哄睡,而且夜间一般要醒3-4次,甚至多达10次。

宝宝夜间醒来的危害

虽然Fleming教授表示“高发展程度跟智力”和“半夜不睡觉”是有关联的,但宝宝夜间醒来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从生物学上来说,睡眠能够促进睡眠。尽管夜间醒来的宝宝,可能每次比其他宝宝睡眠时间少一点,但日积月累,宝宝的睡眠赤字也很可观。由于这一过程是缓慢发生的,宝宝刚开始并没有什么异常,最后白天才出现情绪、行为问题,夜晚才发生睡眠障碍。

频繁的醒来,使宝宝处于紧张兴奋状态,宝宝会更清醒,暴躁、易怒、难以相处等,夜间出现睡眠割裂、睡眠缺失等。即使最后因为过度疲倦而睡着了,也是一种不自然的睡眠模式。

布朗博士提到一项针对738位妈妈的研究,其中46%的母亲,认为她们6-12个月大的宝宝存在睡眠问题。研究表明,婴儿的睡眠问题是妈妈不安症状的一个重要诱因。研究人员经过观察发现,那些宝宝睡眠问题越少的妈妈,不安的情况也越少。

宝宝夜间醒来的睡眠干扰,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主要照料者,特别是妈妈。宝宝的哭声对妈妈来说,简直就是警报器,婴儿微弱的声音也可以把妈妈从熟睡中惊醒。《每个孩子都能好好睡觉》的作者安妮特·卡斯特–察恩和哈特穆特·莫根罗特,专门设计了压力温度计,衡量宝宝的睡眠问题,对爸爸妈妈造成的压力有多大。

儿童睡眠专家布朗博士:提前20分钟上床,解决宝宝夜间醒来问题

一般来说,易入睡宝宝的妈妈压力较小、疲倦感弱,而难以入睡或睡眠中断宝宝的妈妈压力较大,甚至面临崩溃。

如何改善宝宝夜间频繁醒来?

爸爸妈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宝宝不必要的夜醒,呵护宝宝睡眠。

如果宝宝睡眠时间表正常、小睡正常,将上床时间提前,可以缓解大多数宝宝夜间醒来的问题。不少爸爸妈妈们发现,如果以20分钟为一组,渐进式的把宝宝上床时间提前,经过数次实验,能够找出令宝宝夜间不再醒来的时间节点。爸爸妈妈们可以在这一时间段安排宝宝入睡,使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得以固化。由于推进的过程历时几天直至几星期,宝宝不容易察觉,相对较易接受。

研究表明,睡眠障碍如果与不正常的睡眠时间表有关,早上按时叫醒宝宝可能有助于形成健康的睡眠规律。

缩短宝宝小睡前的清醒时间,能够有效改善宝宝小睡缺失的问题。而把宝宝的小睡时间控制在1-1.5小时内,对宝宝因小睡时间过长造成的夜间经常醒来有帮助。

宝宝夜间睡眠中,除了宝宝饿了需要喂奶、尿了需要及时更换尿布等,爸爸妈妈不时地观察和抚慰,只会刺激宝宝更频繁地醒来。宝宝乐于享受爸爸妈妈的怀抱,从而抗拒睡眠。

儿童睡眠专家布朗博士:提前20分钟上床,解决宝宝夜间醒来问题

爸爸妈妈听到宝宝夜间制造的声响后,如果宝宝不是崩溃大哭,爸爸妈妈可以等待15分钟再进行抚慰。给宝宝一定的独处时间,让宝宝学习着自我抚慰入睡。夜间喂奶或换尿布时,尽量保持安静,用柔和的灯光,不要逗弄宝宝,不和宝宝有过多的目光接触。

睡眠环境发生变化,对宝宝意味着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宝宝很容易启动警觉系统,全身高度紧张。而宝宝在睡眠时身心是放松的,突然的紧张状态可能让宝宝惊醒。

所以,爸爸妈妈应尽量避免抱睡或奶睡宝宝,因为当宝宝一觉醒来,警觉的发现爸爸妈妈消失了、乳房不见了,内心焦虑、无助,就不能顺利接觉了。

宝宝睡眠时的温度、湿度、地点等最好是固定不变,这样宝宝的警觉系统发现一切如常,很容易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在浅睡眠与深睡眠状态之间自由切换,宝宝的睡眠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布朗   夜间   睡眠   宝宝   警觉   频繁   婴儿   半夜   清醒   爸爸   博士   状态   妈妈   模式   儿童   环境   时间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