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人有可能很善良,也有可能很险恶11条箴言开悟你的人生


为什么一个人有可能很善良,也有可能很险恶11条箴言开悟你的人生

|全文共2700字,深度阅读需9分钟,受益终生|

为什么一个人有可能很善良,也有可能很险恶11条箴言开悟你的人生

生而为人,谁都向往美与善,追求美与善,这是天性使然,本无可厚非。


然而,当下有些人为了追求所谓的美与善,已然到了舍本逐末的地步,甚至因为错误的观念与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究其原因,不外乎你所以为的美与善,并不是真正的美与善。


那么,关于美与善的真相与内涵,昨天我们已经分享了“美”,今天继续分享主题:善。


人性的善恶,如何扬弃?如何积善,何谓善缘,何谓善行,为什么要做一个善人……


曾仕强教授11条智慧箴言,愿你有所得。



01

善恶


孔子从来没有讲过人性善恶的问题他只是说,人性是可塑造的。因为人性之中本来就有善恶的潜在因素。其实,善恶都在一念之间,善恶不过是一念之差而已。


我们中华民族是很懂得阴阳的道理的。所以,有人主张“人性本善”,有人主张“人性本恶”。很多人把孔子归到“性善论”一派,其实,孔子是有点冤枉的。


那么,人性到底是光辉的还是黑暗的?其实,一个人有可能很善良,也有可能很险恶。


我们不能随便说这个人就是好人,因为好人也可能做坏事;也不能随便说那个人奇坏无比,因为坏人也可能做好事。


如果我们从小就培养人性光辉善良的一面,把人性潜在的黑暗险恶的一面遏制于尚未萌芽,那么,这个人基本上就是心地善良的人。






02

扬善


《易经》说:“君子以惩恶扬善,顺天休命。”“扬善”不是把好事拿去到处吹牛;“扬善”是要发扬我们善良的一面。我们生而为人,只要有机会,有能力,就一定要顺着天理良心,来完成我们此生之所以为人的美好使命。


“遏恶扬善”为什么要摆在大有卦里?因为当大有的时候,恶念就可能不断地产生,以前没有机会、没有能力做的坏事,现在都有可能要做了。


如果不能“惩恶”,就会害死自己。而且,原本有颗善心,本想做些善行,现在有能力了,有可能却不想做了,为什么?因为想积小成大,最好能够成为首富。所以才要惩恶扬善。






03

积善


《易经》说:“君子以顺德,积小以成大。”要做大善人,先要从小善人做起。要做大事情,先要从小事情做起。积小善而成大善,由小功而成大功。


升卦说,在恶劣环境成长的树木, 为了适应环境,就必须不断调整自己,虽然成长缓慢,但结实寿命长,这就是“顺德”。


一个人求上升,有两方面:品德方面上升叫德业,工作成绩提升叫事业。


只有品德方面的上升是无止境的,人要顺着外面环境时刻调整自己,因为我们的目的不在于成长,而在于“修德”。






04

善缘


《易经》说:“君子要包荒。”君子一定要有包容之心,广结善缘。


泰卦说,君子一定要包容各种各样的人。人本来就有优点和缺点,个性发挥好就是优点,个性发挥不好就是缺点,


所以,既要接受一个人的优点,也要接受缺点。如果看到一个人,就认定他是小人,那就把他逼成小人了;如果把他当成君子看待,他会不好意思,好好表现,慢慢就变成君子了。


可见,君子对待小人,不能威胁和利诱,而是要柔和而宽大,最后感化小人成为君子。






05

独善


《易经》说:“艮其身,无咎。”如果一个人身处恶劣环境,面对诸多诱惑,却能够不受影响而独善其身,这自然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艮卦说,我们只能管住自身,而无法管住别人,这就叫独善其身。我们一直讲的是要修己,要好好修自己,从来没有讲要修别人。


怎样修呢?就是要用自己的心,来修自己的身,既能适应环境,又不至于受到外界的引诱和影响,这样才能“无咎”,才能没有后遗症。


但是,只有个人的独善,而没有众人和大环境的改变,这个人的路也不会一直走得顺畅,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06

善俗


《易经》说:“君子以居贤德善俗。”作为君子,要培养贤德,要移风易俗,要使得周围的风俗习惯,越来越端正,越来越善良,越来越合乎人性。


怎样才能做到“善俗”呢?用权势好还是法律好?其实,都不好。因为权势和法律都不是长久之计。


渐卦说,
教化的方式才是最好的。


君子如果能以知足谦卑的态度来对待周遭人,君子如果能以正能量给予周遭人好的感应;周遭人受到好的影响而改变原有的坏习惯,这就是“移风易俗”,也就做到了“善俗”。






07

善行


《易经》说:“长裕而不设。”我们需要长期扩大自己的善行,而且永远不能固步自封。因为道德修养是没有时限的,道德修养是需要一直不断地提升才行。


益卦说,“益,德之裕也。”一个人需要不断增加自己的美德,充实自己的善良,扩大自己的善行。


我们的修养,就是把身上的动物性,慢慢地修养成人性。先要把自己的动物性损掉,才能越来越像一个人。再把人性中的贪念邪念损掉,物质财富适可而止。


因为物质方面越多,精神就越贫乏,道德就越衰落。道德一衰落,利害就重生,最后大家都受害。记住一句话,害自己就等于害别人。






08

常与善人


《道德经》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易经》说:“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老天有的就是看不见的好的“天爵”,老天常常会照顾到真正善良的人。


老子说:“常与善人。”老天不会特别照顾谁,但是常常会照顾真正善良的人,这就是“吾与尔靡之”。“常与善人”,就是天人自然感应的作用,而不是天有心来照顾你。


中孚卦说,孔子一生都倒霉透顶,他就是这样的,一直都是“鸣鹤在阴”。可是,还是有人继承并传承了孔子思想。这就叫做“天爵”。


只要走正道做正业,即使不赚钱甚至亏本,老天也会在别的地方给予补偿的。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






09

德善


《道德经》讲: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就是发自内心的,没有条件的真正的善。德善的“德”,就是孔子讲得人性。


老百姓有善的,有不善的。老百姓善的我要善待,老百姓不善的我还是要善待。这样才叫“德善”。


老子说,善良的老百姓跟不善良的老百姓,他们行为是不一样,但是他们的需求是一样的,他们都有一颗同样的心,就是:希望被重视,希望被善待,希望被关心。


圣人不分善与不善,为什么?因为善会变不善,不善也会变善。所以,不要主观,不要有成见,而是要一视同仁的善待。






10

善果


《易经》说:“大亨以正,天之命也。”世界万事万物不能盲目乱动,万事万物也无不中道以行才得善果。


无妄卦说,大亨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大亨以正”,只有走正道才能亨通,这才是“天之命也”,这就叫天命。


人的一生,要敬畏老天,顺乎天命,要杜绝妄念,不离正道。无妄,才是人之修养的最高境界。






11

善人之宝


《道德经》讲:“善人之宝。”如果认为自己是善良的人,自然会凭良心,遵“道”而行的好坏,无需计较,这就叫做“善人之宝”。


凭良心就是遵“道”而行,就是不讲利害,不去求那些世俗所求的东西。


而不善人之,自有不同的方式,不善之人的生存与发展,也是“道”的一部分。


“道”是无所不包的。正道是道,偏道也是道,邪道还是道,歪道也是道。


正道、偏道、邪道、歪道,就看自己如何选择?

易經的奥秘完整版+易經的奥秘2(共2本书) ¥98 购买

人的一生,若想得“善果”,就要好好的约束自己,而不要迷失自己。


人的一生,若想得“善果”,就要好好用心修自己的德行,而非他人。


记住孔子的一句话:“尽人事而听天命”,我们就可以做一个自由自在的,非常快乐的中国人。

为什么一个人有可能很善良,也有可能很险恶11条箴言开悟你的人生

本文策划:若卿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箴言汇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道德经   易经   孔子   善良   善行   善人   独善其身   箴言   正道   险恶   善恶   大亨   君子   老百姓   老天   人性   环境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