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都懂得这5条处世智慧!尤其第3条,有的就栽在这里


聪明人,都懂得这5条处世智慧!尤其第3条,有的就栽在这里

曾仕强,在南京出席2005中国企业培训年会


|全文共2700字,深度阅读需9分钟,受益终生|

聪明人,都懂得这5条处世智慧!尤其第3条,有的就栽在这里

林语堂曾说过一句话,中国人是最伟大的悠闲者。


我们有一套自己的处世哲学,能把人生中方方面面的事情安排得妥帖周到。


既能努力力争上游、勇往直前,也能随遇而安、知足常乐,这让我们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能活出生命的光彩。


中国人的这套处世智慧,包含了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独特相处之道。


那么,这套智慧都包含哪些方面呢?今天我们分享5条。


1

未雨绸缪,预先盘算


中国人经常有新的愿望,而且盘算得很长久。


比如在职场上,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人事变化,就会引起许多猜测,各自打算盘。


因为中国人习惯未雨绸缪,事先预测,做好准备。一切都在掌握之中,遇事才能够从容不迫。


中国人往往耳聪目明,对周围的情况十分敏感,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联想到很多。


所以,往往一个人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大家的注意。


有一点消息走漏出来,大家都会暗自盘算起来,为自己的将来及早做准备。


长久如此,就养成了中国人喜欢预先筹划的特点。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凡事预先筹划?原因大概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看得长远的目的,在于获得更好的报酬。


比如预先知道有大鱼,而且不容易钓上,必须把长线预先放得远远的,以待大鱼游过,慢慢钓起。



事情的征兆常常模糊而不明显,等到一切明朗化已嫌太迟。


要在模糊当中看出端倪,才能够及时掌握先机,以免晚了一步,徒然悔恨。



既然先机难明,不如设法预测未来。


比如我们都喜欢占卜,对未来的可能变化都很有兴趣,主要是为了掌握先兆,以便放长线钓大鱼,有丰盛的收获。


中国人普遍警觉性很高,当然也可以说成怀疑心很重。


遇有风吹草动,马上要提出对策,充分掌握未来可能产生的变化,心无恐惧,当然可以悠然自得。


聪明人,都懂得这5条处世智慧!尤其第3条,有的就栽在这里

2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中国人主张凡事尽力而为,但是并不能保证成功。


孔子尚且感叹“遇不遇者,时也”,可见生逢其时,或者生不逢时,对于成功与否,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大家嘴巴上说算命、看相不科学,是迷信,实际上偷偷地遍寻高明,要求指点。


知识程度越高,官职越重要,好像越相信上天,说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不管信与不信,对于占卜、算命、看相、测字、求神问卜,请求上天启示、菩萨开悟、高人指点,都相当有兴趣。


民间信仰的主旨,也在求天保佑。


那么,中国人所说的上天,是不是迷信呢?答案依然是“不好说”,因为要看你怎么说。


实际上,中国人心中有“天”的存在,意在求得上天与人之间的一种感应,如果以正确的态度去因应,就一点不是迷信。


所以,我们一定要抱持一种正确的态度。



该得的,一个也少不了;不该得的,一个也多不了。


天命既然不可改,唯有听天由命。最要紧的,是一切凭良心,以求好心有好报。



深信心想事成,凡事成功与否,决定在心。所谓皇天不负苦心人,必须尽心尽力,才有成功的希望。


万一失败,也用不着气馁、伤心、丧志,得以问心无愧。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同样含有谋事在天,成事在人的意思。


中国人相信小事谋事在人而成事在天,大事则谋事在天而成事在人。大事天定,人只是承办而已!


3

深藏不露,量力而为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尚明哲保身,深藏不露。


认为有能力不一定表现,还经常喜欢伪装成没有本领。


这也是为什么外国人总觉得中国人神秘、奸诈、不实在的原因。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保留实力,不强求出头?为什么长辈总会告诫年轻人尽量少表现,是明哲保身之道?


究其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



人越出名,遭遇的麻烦越多。那些锋芒毕露的人,大多没有好下场。


同样越有能力,承担的责任越重,所要承担的事情也就越多。不如隐藏实力,凡事才有量力而为的可能,省力省事。



中国人对那些自我膨胀,把自己看得很伟大的人,大多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背后则嘲笑其夜郎自大,不自量力,表示十分看不起。



自己的本领高强,也要慎防人上有人,强中更有强中手,所以深藏不露,以免泄露自己的实力,招来更为强大的破坏力,对自己不利。


当然,深藏不露并不是不露,而是站在不露的立场,来求取合理的露,以免露得过分或不及,对自己有害。


有能力必须合理地表现,但是凡事量力而为,才能恰到好处。


4

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中国人做事,完全“看着办”,一切随机应变,并无一定的模式。


随机应变,好像是中国人最为鲜明的一个特点。


我们的处事原则,不外乎论关系、套交情、看情况。


而关系、交情和情况三者,时时都在变动,所以中国人讲求适时应变,以求得此时此地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时机变动,方法和态度都要随着调整,中国人看似毫无原则,变来变去,其实是见机行事,最终达到圆满的结果。


要实现圆满的结果,就要掌握随机应变的原则:



时机不利时,要“守”、要“待”,叫作“度小月”。


时机有利时,趁时而动,及时而为,可以事半功倍。保留精力以待不时之需,不要乱动、蠢动。



时机改变,原本会成功的,也可能变成失败而功亏一篑。


把握最后关头,才能确保万事顺成。哪怕是一路顺风,也不能够掉以轻心。



聪明的兔子有三个洞穴,才能临危脱逃,以免被擒。


处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应该事先想好各种应变之道,最好再加以沙盘推演,才能在时机变化时,高枕无忧。

聪明人,都懂得这5条处世智慧!尤其第3条,有的就栽在这里


5

无欲则刚,知足常乐


人之所以不够刚强,常常委屈自己,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主要是因为自己欲望太多,弄得一点骨气都没有。


被欲望牵着鼻子走,以致为名为利,一辈子痛苦。


如果减少欲望,自主的程度便会增高,这样的人,当然刚强得多。


随遇而安,知足也就常乐。


中国人能够过着毫无压力的生活,和这一种观念有密切关系。


中国人知足常乐的表现,大概可以归纳为三种:



俗话说,人不当头,木不当轴。再结实的木头,当轴心也承受不了多久。


人要当头,责任马上加重,压力也就随之增大;中国人不为天下先,凡事退让一步,才能自保。



这次挫败,下次可以再来。一时成败,实在不必计较。


何况功没过存,所有功劳最后会被人一笔勾销,所以中国人只求无过,不求有功。



中国人有一句话,叫作功没过存。功没,表示没有人会记住别人的功劳。过存,告诫我们别人会长久记住我们所造成的过失。


中国人主张“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便是居于功没过存的事实依据。


凡事,知道不必争一时,知道适可而止,知道乐天知命,对胜败处之泰然。


既然已经尽力,问心无愧,虽然失败也无所怨责。自然能过得更快乐。


中国人,你凭什么不自信 ¥49.8 购买


有人说,学会处世,是人生的第一学问。


而学会的另一层含义不仅仅是学习,更重要是于日常生活中去用,变成自己的习惯和思维,不断提升自己应对不同情境的能力。


那些感慨为什么听过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朋友,无非只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而没有去践行。


聪明人,都懂得这5条处世智慧!尤其第3条,有的就栽在这里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放长线钓大鱼   但求无过   量力而为   不求有功   都会   成事在天   随机应变   风吹草动   知足常乐   聪明人   先机   中国   凡事   时机   中国人   智慧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