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夏百合,似冬梅花,那百折不挠的蕙女子(九)


如夏百合,似冬梅花,那百折不挠的蕙女子(九)

蕙女子和那算黄算割小鸟的传说

蕙女子想多挣几个钱给憨厚老好的弟弟羊娃娶一房媳妇,了却一桩她最大的心愿。

她知道,在三夏大忙的季节,到山外平原去当麦客子能挣到钱,虽然那是一个很苦,很累的活,她却不怕这些苦和累。但是,所有去赶麦场的邻里乡亲,却没有一人愿意带着她去。

后来蕙女子去刘婶家串门,无意中听到刘婶和王婶商量着要去山外平原拾麦子的事,蕙女子就给刘婶说了不少好话,求刘婶带着她一起去拾麦子,刘婶经不住蕙女子的软磨硬泡,她觉得蕙女子一家也确实不容易,就答应了带她去。蕙女子很是高兴。

虽然去山外拾麦子也很苦,很累,却也是一个让人羡慕的事,也不是一般人想去就能去的,如果山外平原没有知根知底的重要亲戚和朋友,要是没有一个稳定的落脚点,没有吃喝休息的地方,没有地方堆放拾到的麦子,谁想去都去不了。

凡是山里人能去山外某一个地方拾到麦子,哪个地方肯定就有她们重要的知己或者亲戚。刘婶之所以能去,就是她的亲妹妹嫁到了山外平原上,每到夏收季节,刘婶的妹妹知道姐姐家里口粮不够,就让姐姐去拾些麦子回来补充全家的口粮,不至于一家人粮食不够吃,而受饥挨饿。

刘婶带着王婶和蕙女子,经过几次上车又下车的倒腾,就来到了她妹妹所住的平原村庄,看着那一望无际的麦田,随风翻滚着金色波浪,她们也是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好像这万倾良田的收获喜悦都是属于她们的一样。

如夏百合,似冬梅花,那百折不挠的蕙女子(九)

刘婶妹妹看她姐姐还带了着两个人来,就有些不太高兴,态度明显冷漠,毕竟这些人来了,都要住在她家里,吃喝在她家里,她心里就有一些不乐意。当天下午,刘婶妹妹给她们随便做了一顿清汤面吃了,算是招待了一下,趁着王婶和蕙女子出去上茅房的空当,那妹妹就小声对她姐说;“姐!不是我说你,你自己来就来吧,还带其他人干啥,这大忙天的?”刘婶早看出了妹妹的表情,明白妹妹的意思了,就说;“都是乡里乡亲的,屋里日子不好过,来都来了,就将就几天算了!”妹妹又说;“就你是好人?,将就几天?说的轻巧,吃喝都算谁的?”刘婶看着妹妹又说;“来都来了,你说咋办?把人家都撵走?以后传出去,还不让山里山外的人把咱砸瓜(戳脊梁骨)死了,说咱这都是啥人嘛!”那妹子没好气的说;“啥人,你说啥人?她谁爱砸瓜,谁砸瓜去,嘴在别人身上长着,他们爱说啥说啥去。”刘婶叹了口气,为难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她答应叫来的人,总不能这样就让回去吧!随后那妹妹的男人却开口说话了,就说;“姐,这样吧,我到有个办法,村里的饲养室空闲着呢!地方又大,我去给队长说一下,让那两个女人临时住几天,喝水啥的可以过来提,我们这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刘婶此时真有些后悔,不该答应带她们两个来,可是来都来了,看着妹妹一家人的态度,她只有给王婶和蕙女子说,自己妹妹家里地方有限,不方便,住不开,妹妹给找了村里其他的空房子,地方还大,咱拾的麦子多了,也有地方堆放。王婶和女人也没多想啥,就说咋样都行,夏天天热,不管在哪里都好凑合。

如夏百合,似冬梅花,那百折不挠的蕙女子(九)

刘婶就陪着王婶和蕙女子都住到了村里那破旧不堪,满是蛛网灰尘的饲养室里,她妹妹看姐姐也要去住饲养室,就没多说什么,给了她们一张破竹席,一个旧炕单子。

三个女人把以前饲养员睡过的土炕打扫干净,把炕周围能触及到的蜘蛛网,灰尘都清理了一下,把破竹席铺在土炕上,找了几块砖头当枕头,这就算有了能休息睡觉的地方了,他们收拾停当,天也就渐渐黑了,由于颠簸坐了大半天班车,三个女人也都累了,摸黑合着衣服,就躺在铺着破席的土炕上睡着了。

第二天,天刚亮,蕙女子和刘婶王婶她们就起来了,吃了干粮炒面(把粮食炒熟,磨成面。),喝足了水,胳肢窝夹着蛇皮口袋,带着草帽,趁着早晨天气凉,就去村庄外的麦田里,看哪片地里的麦子收割过了,就去那收割过的空地里拾那撒落在地头田垄上的麦穗和麦粒。

本地人一般不拾麦子,地里丰收,不缺吃了,对地里撒落的少量麦子,就不在乎了,加上要还要种包谷,碾晒收装粮食,也没有时间去拾。只要看到那麦田里有拾麦子的人,一问他们,几乎都是山里人。

清早虽然天气凉快,但是露水太大,小麦秸秆返潮,麦子割起来就特别费劲,所有凉快的早晨,麦田里却没有割麦子的人,反到是太阳升高,太阳越红,秸秆被晒的干崩焦脆,麦田里割麦子的人才越多。

如夏百合,似冬梅花,那百折不挠的蕙女子(九)

俗话说,麦黄一晌,夏天天气变化无常,暴雨,大风,甚至冰雹说来就来,要是麦子黄透了,没有及时收割,一但天气突变,不是被大风吹倒铺平一地,就是被冷子(冰雹)咂落一地,在就是被雨水一泡麦粒很快就生出了芽子,那么一年的血汗劳力就白费了,这一年家里老小就得有饿肚子的可能了。

那“算黄算割”的鸟儿传说就是一个人变的,说是从前有一户人家,他们夫妻两个种着好几亩麦子,就是他们全家人一年的心血和希望,麦子长势喜人,眼看麦子也慢慢的黄了熟了,老婆就建议黄一点,就收割一点,可这男人就是要等着全部都焦黄熟透了,在叫麦客子来一次收割,这样可以使麦子干度好,可以减少晾晒工序,也确实是有好处的。

可谁知道,天气突然就变了,当天夜里下起了冷子(冰雹),把麦子全都打落了一地,冰雹融化成水,麦子遇水一泡,就全长了芽子,老婆就把男人臭骂了顿,男人看着一年的心血全白费了,一口闷气憋在了心窝里,没过几天就气死了,被气死的男人就变成了一只小鸟,每当麦子快成熟的时候,这小鸟就不论白天和黑夜,不停的鸣叫“算黄算割”“算黄算割”提醒警告着人们,麦子黄了就要及时收割,黄一点就割一点,三夏大忙,又被称为龙口夺食,是农民一年中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情,麦黄一晌,说黄一下就全熟了,为了及时把熟透的麦子抢着收割回家,平原上的人们就只有出钱去叫其他的闲劳力来帮忙收割,这就有了山里人出来当麦客子,割麦子挣钱的门路。

如夏百合,似冬梅花,那百折不挠的蕙女子(九)

五黄六月割麦子,确实是又热又累又苦的活,但也确实能到挣钱,当时普通人均工资一天不过十多元钱。而一个手脚麻利的麦客子,一天能割二亩多地,一亩地三十元,这样一天就能挣五六十元钱。

出门在外的麦客子们,晚上基本都在镇街上,把破棉袄铺在别人家屋檐下的台阶上,就能躺下睡觉休息了,天一亮都聚集在人市上,等着需要收麦的主家来叫人收割麦子。谈好价钱,麦客子们就跟着主家去了。

出门在外的麦客子们最害怕的是下雨天,只要一下雨,就没活干,就得吃老本,睡觉休息也就遭罪了,或者得花钱去住旅店。

而一般叫麦客子干活的主家,对麦客子都很尊重,知道他们很辛苦,不容易,会用好饭好菜来招待麦客子,麦客子们感觉主家人好,人厚道,就会细心耐心的给主家收割麦子,麦子的损耗就会很小。当然也有些不厚道的吝啬主家,麦客子们心理就不高兴,再看见附近有拾麦子的人,知道拾麦子人的苦处,他们便故意收割的比较粗糙,给拾麦子的人留下一些能拾到的麦穗。


蕙女子苦着累着,但她却快乐着


如夏百合,似冬梅花,那百折不挠的蕙女子(九)

三夏大忙的太阳,释放着灼烤火辣的光芒,照射着金波荡漾的麦田,微风吹拂,滚滚热浪,阵阵扑面,使人有窒息的感觉。

蕙女子弯着腰,戴着草帽,肩头搭着毛巾,提着蛇皮口袋,额头冒着汗珠,在麦田里仔仔细细的寻找着撒落的麦穗,脚脖子被麦茬子戳得火辣辣的刺疼,她不时直起身子,用毛巾揩一把满是汗水的脖子脸面,活动缓解一下酸困的腰椎。

直到蛇皮口袋沉重的提不动了,她们这才把口袋扛在肩头,回到村里落脚的饲养室。吃几口干粮,喝些凉水,休息一会,就又顶着烈日来到麦茬地里拾麦子。

到了晚上她们一个个拖着腰酸背痛,疲惫不堪的身子回来,虽然苦着累着,但看到劳动一天的收获,女人们心理却是高兴的,快乐的。饲养室离刘婶妹妹家还有很远一段距离,刘婶没有去妹妹家提水,就近有居住的人家,都可以要来喝的水,和洗的水,有些人家厚道,看她们挺不容易,就送给她们几个白面蒸馍,或者家里下午没吃完的饭菜。她们三个女人都很高兴的接纳,相互分着吃一些,喝点凉水,就躺下休息了。


这段时间,天气一直都很好,三四天的功夫不到,这座村庄周围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麦子全被收割完了,由于地理环境和温度的原因,麦子是从东向西慢慢成熟,麦客们也是从东往西一路追逐的赶着麦场。

在关中地区,麦子成熟早的地方是东府地区,成熟迟的是西府地区,而更早的是外省豫中地区,最迟的是外省甘青地区,秦岭山里的麦客子赶到西府,就不赶了,这个时候秦岭山区的麦子也快成熟了,他们就得回家收割自己的麦子,而甘青上面的麦客子们便一直割到六七月份,一直割自己家门口。

如夏百合,似冬梅花,那百折不挠的蕙女子(九)

田里的麦子全都收割完了,这才是拾麦子女人们大显伸手的时候,只要天气好,不下雨,她们能拾十多天,一直拾到二茬庄稼,包谷苗露头,拾麦子才算结束了,她们把拾来的麦穗摊铺在地上,用木棒子敲打脱粒,然后向临近的人家借一个簸箕,把麦糠颠簸干净,趁着有好天气再继续晒干,装进蛇皮口袋,扎紧口袋口。

蕙女子这段时间吃不好,喝不好,休息不好,加上风吹日晒,蕙女已经变得黑瘦黑瘦的,但她看到装了三口袋半的麦子,把所有的苦累都抛到了脑后,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她是高兴的,是快乐的。

这天一大早,刘婶、王婶和蕙女子顾了一辆村子里的手扶拖拉机,连人带麦子拉倒了汽车站,和班车司机讲好了给麦子起的车票钱,在司机的帮忙下,把麦袋子架到了班车顶的货架子上,到了省城汽车西站下了车,她们三个又在车站外面,顾了两个人力三轮车,把麦袋子连人从汽车西站拉到汽车东站,又搭上了回县城的班车,到了县城她们三个人才缓了一口气,一人要了一碗凉皮吃了,才坐上回镇上的班车。

这一路上三个女人带着一千多斤麦子,几经倒车,加上天气太热,又晕车,一个个都累得筋疲力尽,坐上了回镇里的班车,女人和刘婶王婶在班车的颠簸摇晃下,靠在座位上都沉沉的睡着了,直到班车到了铁索桥头,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司机喊叫让下车了,她们才昏昏沉沉的下了班车,司机给她们帮助,慢慢的把麦袋子从车顶行李架子上溜了下来,堆在路边。

如夏百合,似冬梅花,那百折不挠的蕙女子(九)

王婶去附近不远的侄女家里拉来了架子车,把麦袋子抬着装到架子车上,王婶掌着车辕在前面拉车,女人和刘婶在后面撅着屁股给掀车,王婶说她侄女在家里给她们做饭呢?让去侄女家吃了饭,有劲了,凉一些,再往回走。

王婶的侄女给她们三个擀了酸汤面,都吃的饱饱的,看看太阳也落到西山背后,气温凉了下来,都歇的差不多,也缓过劲来了,三个女人这才拉车的拉车,掀车的掀车,顺着坎坷不平的山路朝她们居住的山沟口走去。

天色黑尽了一会,她们才到了自家屋跟前的路上,王婶的屋子能把架子车拉到场院大门口,刘婶和女人的屋都在坡边的坎塄上,是小毛路,就把麦子先放在王婶家,等明天了在望自己家里搬。

蕙女子拾到了麦子,虽受了不少苦累,但内心却是高兴快乐的,第二天,她让憨弟弟羊娃把三袋半麦子都扛回家了,拣了一个大红太阳的好天气,把一袋麦子用水淘洗后晒干,和弟弟扛到村子最下面的水磨磨房,磨出了雪白的面粉,当天就给妈妈和弟弟蒸了一锅白生生的蒸馍,第二天又给妈妈和弟弟擀了一顿油泼长面,妈妈和弟弟都夸着山外的麦子磨面就是白,做的饭就是好吃。

虽然山里也种麦子,可能是土壤和气候的原因,磨出的面蒸馍馍不白也不香,擀长的面条下到锅里不劲道,还会化成短节节,而山外的麦子面就没有这种现象,所以山里人平时很难得吃上一顿白面馍和劲道的长面。

如夏百合,似冬梅花,那百折不挠的蕙女子(九)

山里的天气气温相比山外平原低很多,但随着快到盛夏六月,天气也是越来越热了,包谷已经长到一人高了,地里的洋芋藤蔓上也开花结了像玻璃弹球一样大小的绿蛋蛋,山坡上的野杏儿熟了,黄澄澄的挂在枝叶间,场畔坎塄上那株三个头的百合花开了,散放着淡淡清香,山坡梯田里的麦子也渐渐的黄了,山林里那“算黄算割”的鸟儿歇斯底里,没黑没明的鸣叫着,声音由清脆,直叫到声音变成沙哑。

蕙女子和弟弟羊娃把自己家的场院收拾平整干净,磨好了镰刀,也开始收割自家那二亩多地的麦子,山区的麦子都是长在斜坡上的梯田里,不用太弯腰,比较容易收割。把割倒的麦子捆成不大不小的麦个子,用一种两头扁尖的麦扁担往回挑,弟弟羊娃力量大一次挑四捆麦个子,姐姐力量小一回就挑两捆麦个子,顺着长满野草的羊肠小路挑回家,栽在场院上,要是看见变天了,就挪到屋檐下摞起来。

等全部都割完了,又紧迫的把黄豆用豆铲种在了麦茬地里。她们这才选择一个大好的晴天,把麦个子解开,摊平铺晒在场院上,到中午晒焦了,就用槤枷拍打脱粒,然后用木杈挑翻,继续晒焦再用槤枷拍打一遍,最后用木杈,把麦草挑走打成草谷堆,把场院上的麦粒和麦糠用大扫把扫成一堆,用簸箕颠簸着让麦糠和麦粒分离,然后把麦粒装在簸篮里,在选一个好天气,把麦子倒在竹席上,晒到用牙齿一咬咯嘣作响,这才把麦子装在存放粮食的板柜里收藏起来。

去省城,蕙女子再次踏上打工路


如夏百合,似冬梅花,那百折不挠的蕙女子(九)

蕙女子帮着憨弟弟羊娃,收割完麦子,种了黄豆,又把麦子晒干存放收装停当,时间已经到了六月三伏天,满山遍野的呜嘤(蝉)和大肚子蚂蚱整天聒吵的鸣叫着,天气也热到了一年中的最酷热的时候,蕙女子看着家里已经没有什么可忙的了,剩下的挖洋芋和秋天收包谷收黄豆,弟弟羊娃一个人也可以忙过来,她就想着要到城里去打工挣钱,她始终想着大眼睛男人和可爱的儿子,也惦记着还欠平头男人两口子的一千块钱,以及要给弟弟娶一房媳妇的心愿,她下定决心要再一次进省城里去打工赚钱,虽然在山村靠挖药材也能挣钱,但是药材极其有限,终究是挣不了几个钱的。

这天羊娃去地里挖了一挎篮新洋芋(土豆),蕙女子和弟弟刮了洋芋皮,在锅里蒸熟了洋芋,又把洋芋放在案板上晾凉,用搪瓷盆子装了。蕙女子端着一盆子洋芋,羊娃扛着糍粑棰,来到小河沟边,一个平整的大石头跟前,用河沟里的清水洗净了石头,把洋芋摊平在石头上,用糍粑棰把洋芋蹭成糊糊,然后又使劲的轮棰砸打,弟弟羊娃有劲,就负责轮棰砸打,姐姐蕙女子负责用铁铲子拦翻,最后打到洋芋变成又筋又光的糊糊状,洋芋糍粑就算打好了,回去用浆水,葱花、藿香叶炝锅烧了汤汤(汁子),調上蒜泥和油泼辣子。她们一家三口,美美的吃了一顿美味的洋芋糍粑。

如夏百合,似冬梅花,那百折不挠的蕙女子(九)

蕙女子吃了这一顿从小就喜欢吃的洋芋糍粑后,她安慰了妈妈,又叮嘱了弟弟,给妈妈留了三百块钱,她就离开了妈妈和弟弟,离开了故乡的大山沟,再度出山,踏上了进城去打工的路。

蕙女子背着一大包山里的稀罕的土特产,黄花干,木耳,香菇,来到了省城,她来到了平头男人家里,这是她在省城唯一认识的人。平头男人两口子看着又黑又瘦的女人来了,还给他们带了山里的土特产,高兴的请蕙女子出去到食堂里吃了一顿火锅,蕙女子给平头男人两口子说明了这次来省城的意图,平头男人两口子满口满应的答应着,要帮她找一个长期稳定合适的工作干,只不过蕙女子不认识字,适合她干的活就有了限制,当天晚上,女人就在平头男人家住着。

第二天一早,平头男人就出去给蕙女子找工作了,平头男人的老婆就在家里给蕙女子做了早饭吃,然后陪着蕙女子看彩色电视,这是蕙女子第一次看电视机,一个四四方方箱箱里有人有声音,感觉很新奇,平头男人的老婆告诉蕙女子,这是家里最近刚买的一台彩色电视机。

这时电视里播放着一部电视连续剧《春去春又回》。平头男人的老婆一边看,一边给蕙女子讲着已经演过的剧集情节,蕙女子也是听的云里雾里,她的心思只想着找工作干活的事,肯本没有心思去看电视剧。

下午平头男人回来了,他很高兴的说,已经给蕙女子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离这里不远的黄河厂跟前有一家包子铺招包包子的女工,活不是很累,管吃管住,工资也可以,平头男人就问蕙女子愿不愿意去干?蕙女子听了,也特别高兴,就说;“太谢谢大哥,这活我能干,也喜欢干。”平头男人就说;“妹子客气就是见外了,喜欢干,明天一大早,我就带你过去正式上班了。”

第二天一大早,蕙女子起床梳洗停当,收拾得干净利落,平头男人和他老婆就陪着她去一起包子铺看上班的情况。

这家包子铺主要经营早点,专卖包和稀饭,针对的顾客是附近居民,民工,以及黄河厂上下班的工人,黄河厂是一家制造电视机的厂子,黄河牌电视机,就是黄河厂生产制造的,厂里工人过万,包子铺生意也相当不错。

如夏百合,似冬梅花,那百折不挠的蕙女子(九)

包子铺老板是一对年过半百,快六十岁的老两口,以前顾用的包包子女工因为怀孕要回去坐月子,就又重找一个能干长期的包包子女工,她们看这新来的女人挺干净利落,就让蕙女子试着包了几个包子,这速度形状还基本满意,包子铺老板就让蕙女子随便吃了几个包子,就立即投入到包包子的工作中,今天就算是正式上班了。

平头男人安排好蕙女子,叮嘱蕙女子有啥事情和需要,就去找他们两口子,并拜托包子铺老板多照顾蕙女子。

蕙女子干活很勤快很踏实,为人和气又有眼色,深得包子铺老板两口子的喜欢,不知不觉就干到了年底,期间下过几场雪,寒冬腊月,冷风嗖嗖,滴水成冰,包子铺门口那棵梅花却含苞待放,蕙女子的手也生了冻疮,但并不影响她干活的心情和利索。直到腊月二十八,包子铺才放假关门,老板给蕙女子发了工资,还发了年货当奖励品,并说过完年,正月初七就开门了,让蕙女子初六就要到店里来做上班的准备,女人答应着谢过包子铺老板。说自己正月初六一定来。

蕙女子先赶去康复路服装商城给妈妈和弟弟每人卖了一身过年穿的衣服和鞋子,就直接来到了平头男人家里,拿出工资,给平头男人两口子先还了一千元钱,平头男人两口子推辞了半天,让蕙女子先拿着钱回家去过年,说他们不缺钱用。女人说自己还有钱,过年回去够花了,让平头男人两口子收下,并说,要是以后再有需要用钱的地方,就再向他们两口子借,平头男人和老婆这才把蕙女子还他们的一千块钱接过去了,留女人吃了饭午饭。女人就辞别平头男两口子去省城车站搭乘上了回县城的班车。

到了县城,蕙女子在等车的时间,又去县城街道买了山里的稀罕水果,香蕉,橘子,苹果。又买瓜子,花生,水果糖,赶在天色上灯的时候,蕙女子又回到了山沟里的家。坐在了烧得暖和的热火炕上,和妈妈弟弟说着话。

如夏百合,似冬梅花,那百折不挠的蕙女子(九)

第二天是腊月二十九,是山里年前最后一个大集,蕙女子就领着弟弟,跟着村里赶集的乡亲们一路说笑着就来到大集上,腊月的大集那才叫一个壮观,赶集的人比蚂蚁还多,简直是人山人海人挤人,人头攒动,人流如潮,不光是四周八下的山里人都来赶集,就连山外平原县城人也搭班车来赶集,买一些物美价廉的山里土味特产。

蕙女子让羊娃背着挎篮紧跟着自己身后,以防走丢就彼此找不见了。蕙女子割了猪肉,买了大米,买了烧酒,买了鞭炮,门神,红纸,火纸(纸钱),香表,又买了一些山外才有的蔬菜,就和弟弟挤出了赶集的人流,找了一个小吃摊子,要了两碗热气腾腾的麻辣洋芋粉条,要了两个刚出鏊子的糖油坨坨馍,趁热煎煎火火的吃了,姐弟两个这才分背着置办的年货,赶在半下午回到了家里。

趁着天色还没有黑,妈妈让羊娃打了火纸(把真钱压在纸钱上,用木板压着敲打一下),去给他爷爷奶奶以及父亲上坟烧纸钱。

当地风俗女人是不能去上坟,说是女人烧的纸钱在阴曹地府的先人是收不到的。羊娃就一个人提着火纸去给祖先们上坟了,蕙女子和妈妈在家里洗肉煮肉,烧油炸丸子,炸豆腐,炸面菜疙瘩(一种地方特色)。

晚上,羊娃从菜窖里取了一个长得直溜一点的萝卜,用小勺子把萝卜中间淘空,留着后面却不掏透,用细艾草杆缠了一层棉絮插在掏空的萝卜中间,把在铁勺里烧化的漆蜡油(漆树种子压榨的植物油,冷却后坚硬)倒在掏空的萝卜里,等冷却后就做成了一个大蜡烛,羊娃忙活半天,做了三对六个大蜡烛。姐姐看了直夸弟弟能干,越来越懂事了。

今天就是年三十了,女人拿着红纸来到闊爷家,每年过年前的这几天,闊爷都在屋子里摆好八仙桌,准备好毛笔和墨汁,专门给村里人写春联。

如夏百合,似冬梅花,那百折不挠的蕙女子(九)

蕙女子拿着闊爷写好的春联,回到家里,用铁勺在火盆上搅了浆糊,让弟弟搬了梯子,和弟弟两个在大门上按闊爷做了分辨上下联的记号,贴好了春联和门神。又把阁楼上放了很久的两个木头灯笼架子取出来,擦了陈旧的扬畅灰(灰尘),把买来的红纸糊在了灯笼框上,两个崭新的方形大红灯笼就又成形了,借着贴春联的梯子,姐姐让弟弟把灯笼也挂在了屋檐下,大门头上,只等天黑了,插上漆蜡油蜡烛,就能发光了。

这时天色已经过午,蕙女子和妈妈就开始忙活准备做年夜饭了,妈妈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几十年习惯了,也熟悉了,基本的家务活都是可以摸着做的。

天色麻黑以后,就听见村里有放鞭炮的声音,这就说明谁家的年夜饭做好了,放鞭炮就是敬过了祖先和百神,一家人开始团年吃年夜饭了,不一会各家各户的鞭炮都此起彼伏的响成一片。

这时羊娃给屋里点亮了平时舍不得点的煤油灯,蕙女子和妈妈,也把年夜饭做好了,羊娃已经给红灯笼里插上了点燃的蜡烛,灯笼散放着红彤彤的光亮。她们把喝酒的凉菜都端出来摆在桌子上,妈妈就带着姐姐和弟弟,在堂屋板柜盖子上点亮了一对漆蜡油蜡烛,在碗里装了锅草灰当香炉,焚香烧表,跪在地上祭拜了祖先,祈祷着让祖先保佑儿孙们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如夏百合,似冬梅花,那百折不挠的蕙女子(九)

又在场院中间露天摆放了一个小供桌,也点亮了一对漆蜡油蜡烛,再用一只碗装上锅草灰当香炉,焚香烧表,跪拜敬了东南西北中各路百神,禀告着让诸路百神们,保佑来年,风調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妈妈带这女儿儿子给百神磕头作揖完了,让羊娃燃放了一挂电光鞭炮,噼里啪啦,火光四溅,娘们三个这才搭旺了火盆里的木炭火,围着桌子坐下,吃起了团年的年夜饭。

吃完年夜饭,蕙女子烧了一锅开水,娘们三个轮流泡洗了脚,围着木炭火盆坐着,嗑瓜子,吃花生,吃桔子,聊天说话守年夜。

过了十二点后,蕙女子和妈妈又去灶房里准备着饺子馅,包饺子。

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蕙女子给妈妈和弟弟拿出来了新衣服,新鞋子,让妈妈和弟弟换上,弟弟高兴的憨憨的笑着,女人自己也换了一身新衣服,和弟弟又放了一挂鞭炮,吃了大年初一的饺子。

自从蕙女子父亲得病过世以后,家里太穷,姑姑,舅舅也都相继去世,剩下的亲戚都看不起她们家,不和她们家上下来往,逢年过节也不走动,过完年了她们没有去拜年的对象,也没有来给他们拜年的人。

不知不觉中就到了正月初六,蕙女子就又离开了妈妈和弟弟,回到了省城那家包子铺。蕙女子还带了两份山里特有的油炸豆腐,和油炸面菜疙瘩,一份送给了平头男人两口子,一份送给了包子铺老板两口子,他们尝过了,都说很好吃。

包子铺门口那棵梅花已经开了,香气袭人,蕙女子又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包子铺包包子卖包子的工作中,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干着份内的活。一晃又是多半年过去了,突然一天老板两口子告诉蕙女子,说他们两口子年纪大了,身体出现毛病,包子铺可能开不下去了。

这是一个时代真实的记忆,这是一个女人真实的故事。欲知女人命运结局如何,敬请关注下一章继续揭晓。


如夏百合,似冬梅花,那百折不挠的蕙女子(九)


如夏百合,似冬梅花,那百折不挠的蕙女子(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场院   女子   包子铺   洋芋   百折不挠   平头   两口子   麦子   山里   班车   百合   弟弟   家里   天气   妹妹   妈妈   男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