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沟那人那日子,那心慈面软的蕙女子(十一)


那沟那人那日子,那心慈面软的蕙女子(十一)

母女相见却难相认

蕙女子终于有了去看自己两个女儿的勇气和能力,她找到了河北(渭河以北)三原县女儿的姑姑家里,女儿姑姑告诉她,孩子都上学去了,不过,也快到放中午学的时候了,女儿姑姑就去和面做午饭了,蕙女子就帮着把女儿姑姑还没洗完的衣服给洗了,晾晒在院子里的铁丝上,衣裳大多数都是孩子们的。

眼看到了中午12点了,听见远远的镇子南边传来了清脆悦耳的下课铃声,不一会,就见三个孩子蹦跳追逐着从外面跑进了院子里。孩子们看见院子里有一个陌生的女人,她们这才放慢了脚步,腼腆着,怯怯的安静下来,小声嘀咕,相互推搡着走到屋里放下了书包,也看见了桌子上放着一堆好吃的水果和食品,孩子们眼睛一亮,相互暗笑,交换着示意眼神。

蕙女子看见放学回来的三个孩子,一个个头捎高点的男孩子,大概有十一二岁左右,两个女孩子,高一点的八九岁,矮一点的六七岁。

蕙女子知道这两女孩子就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那两旮瘩肉蛋蛋,她走的时候,还都是不懂事的毛孩子,可这一转眼,却都长成了半大姑娘了,蕙女子看在眼里,酸在心里,她那柔弱的心扉瞬间就潮湿了,眼睛随即模糊了。可她为了孩子姑姑所说的话,还是强忍着内心的酸楚,背过身去抹了把眼睛,让自己眼睛明亮起来,把孩子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这时候女儿的姑姑在灶房里喊;“都放学了,看见你们姨妈了么?也不叫着打招呼,一点礼貌都没了!”蕙女子在外面答应着说;“娃们都没见过,还和生呢!”说着蕙女子就凑到了孩子们身边,强压着内心酸楚,对孩子们微笑着说;“哎吆!几年没见,一个个都长这么大,这么高了呀!快让姨妈看看,长的心疼很么!”女儿姑姑这个时候也过来了,对孩子们说;“快叫姨妈!咋这么没礼貌呢?”孩子们才腼腆的叫着;“姨妈好,”听到孩子们稚气的叫声,蕙女子内心五味杂陈,不是滋味,可她还是面带笑容的答应说;“哎,都乖的很么!来,都告诉姨妈,你们叫什么名字,几岁了,都上几年级了呀!”大男孩首先回答了说;“姨妈,我叫张子宇,今年十岁了,上四年级了。”蕙女子轻轻的摸摸张子宇的头说;“嗯!好!以后肯定是个有出息的娃,”说完又看着两个女儿微笑着说;“那你们两个呢?”小女儿却抢先说;“姨妈,我叫张子菡,今年八岁了,上二年级了,”蕙女子也摸摸张子菡的头说;“嗯,好!乖的很呢,”这时候大女儿才慢慢的说;“姨妈,我叫朱子茗,今年九岁了,上三年级了。”蕙女子又摸摸大女儿的脸,说;“嗯,好,”


那沟那人那日子,那心慈面软的蕙女子(十一)

蕙女子听了孩子的名字,知道这都是后来,女儿姑姑或者姑父给孩子重起的名字,女儿他爸当时给大女儿取的名字叫茶花,是孩子出生的时候,门口那株山茶花了。给小女儿取的名字叫盼娃,意思是盼着再生一个儿子。

蕙女子一边想着,一边去桌子上掰了三个香蕉,给三个孩子每人一个,孩子们两个手的指头相互扣着,却没有接,都看着她们的妈妈兼姑姑的眼睛,女儿姑姑说;“姨妈给你们吃好吃的,还不快接着,谢谢姨妈!没礼貌。”三个孩子这才伸手结过蕙女子递给的香蕉,齐声说;“谢谢姨妈!”

这时候女儿姑姑说饭已经做好了,做的是臊子长面,蕙女子和孩子们就收拾好桌子,摆好了凳子,各自到灶房帮忙去端饭,端油盐酱醋,端辣椒盒,然后两个女人和三个孩子就围着桌子一起吃面,孩子姑姑招呼着蕙女子尝味道咸淡咋样,缺啥少啥让自己调。蕙女子见都吃饭了,还不见孩子们的姑父回来,就问了孩子姑姑,姑姑说娃他爸是有手艺的匠人,给别人干活管饭呢!中午不回来吃饭。

吃完了饭,三个孩子背着书包,又要去上学了,蕙女子说要送他们去学校,孩子们和姑姑都说,学校不远,不用人送,可蕙女子还是说要去看看娃们上学的学校,就说;“你们三个能带姨妈一起去看看你们的学校吗?”三个娃们都说可以,就带着蕙女子一起朝学校走去,到了学校大门口,孩子们和蕙女子说;“这就是我们的学校到了,我们几个先进去写作业了,姨妈再见!”蕙女子也说;“嗯,都要听老师话,好好学习写字啊,”孩子们都答应着,走进了学校,蕙女孩子看着孩子们转身走进学校的背影,她内心又是一阵酸楚难过,眼睛再次模糊了。她快速的抹了把眼泪,一直看着孩子们转过花坛,钻进教室的稚嫩身影。


那沟那人那日子,那心慈面软的蕙女子(十一)

十月的天气,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秋风悠悠,枯黄的柿子叶,随风飘飘悠悠的落在了地上,圆溜溜,红彤彤柿子挂满了镇街沿的柿树枝头,蕙女子低着头,顺着街沿,慢慢的又走回了孩子姑姑家里。

蕙女子给女儿姑姑说;“姐,娃们我也见到,也没啥重要事,我就先回省城了,以后只要有时间,我就会来看娃们的。”孩子姑姑却说;“妹子,你以后有事要事忙,就尽量不要在麻烦的跑来跑去了,你放心,我会把孩子当自己亲生的一样对待,等孩子以后把学上出来了,心理成熟了,我会找合适的机会让你们母女相认的。”蕙女子就说;“我相信姐,也感谢姐能这么说,这么想,以后有啥事,就给我捎话,或者来找我。”蕙女子给女儿又姑姑说了她在省城的详细地址。

憨新郎迎娶哑新娘


那沟那人那日子,那心慈面软的蕙女子(十一)

蕙女子回到了省城包子铺,又投入到了包子铺的经营上,转眼间就到了腊月。腊月初九就是憨弟弟羊娃结婚的日子了,蕙女子就给包子铺放了三天假,关了铺子门,带着挡女子,秀云和荣娃,回到了故乡大山沟为弟弟操办婚事。

蕙女子领着弟弟,拿着纸烟,跑遍了沟上沟下的所有邻里乡亲,沿家沿门的请了全村乡亲都来帮忙喝喜酒。在山村农家,娶媳妇盖房,大家帮忙,只要在家的都会来帮忙的,都主动把自己家的桌椅板凳、酒壶、托盘、大盆、盘子、碗、都标上自己家的记号,拿到了羊娃家摆放在场院上。

过事的用的筷子都是谁家要过事了,自家提前早早的准备削筷子,因为山上有一种叫灌木叫通草花,中间有泡沫一样的芯,通出来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而通草花的木质杆子却可以用来削制准备过事用的筷子。

队长锡娃被蕙女子姐弟请为执事总管,安排着众邻里乡亲们挑水的,烧锅的,端盘的,下菜的,杀猪的,蒸馍的,做豆腐的,谁干这,谁干那,都被执事总管安排的合理停当,蕙女子只负责拿钱采购烟酒糖果,各种蔬菜,以及需用的东西。

那沟那人那日子,那心慈面软的蕙女子(十一)

到腊月初九这天,执事总管锡娃,安排了一帮,年轻一点的小伙子们去迎亲,去搬陪纺抬嫁妆,又安排了几位伶俐活道,且儿女双全的妇女们去陪新亲,以及牵扶新媳妇的“牵娘子”。还安排了一个儿女双全的男人提笼笼(篮子),笼笼里装着四色礼和一只雪白红冠子的辟邪大公鸡。

从羊娃家的岭北石川沟,到新娘子家的岭南铁炉沟,要翻两道高山大岭才能走到,单行一趟,至少三十多里路,走三个小时才能到。迎亲抬嫁妆的队伍天麻亮,安排着简单的吃喝了一点,便出发了。

男方迎亲抬嫁妆的队伍到了女方家里,女方家的待客酒席就可以开席了,经过近一个多小时吃席结束后,女方家里把所有一切都收拾停当,男方派去搬陪纺,抬嫁妆的就先出发了,迎亲陪亲和引媳妇的牵娘子,带着新娘子以及娘家送亲的亲戚朋友们,随后也出发了动身了,一路全凭一双脚,两条腿,在大山里那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走着,一会上坡,一会下坡,一会翻山,一会过河。

羊娃家的场院上今天是热气腾腾,热火朝天,热闹非常,人声鼎沸,人身晃动,人来人往。羊娃今天,从头到脚,穿着一新的中山装,一副憨憨乐呵呵的模样,从屋里到屋外,出出进进,也不知道忙些什么,蕙女子忙前忙后,经管着都需要什么物品和东西。

大厨师和下手们忙而有序的制作着各种美食菜肴。闲置的客人们,三五成堆的聚在一起,谈古论今的,玩扑克牌的,摸花花牌的,丢方下棋的。闊爷坐在一张临时礼房的八仙桌前,等着给上礼的客人们,用毛笔在礼单薄上写下名字和礼金数额。

那沟那人那日子,那心慈面软的蕙女子(十一)

场院外坎畔路口的坎塄上靠着两个粗长的大竹杆,竹杆上面缠绕着长长两挂,大中小排列均匀的鞭炮。只等迎亲的队伍回来就点火开席,

山坡下的大路边还停着一辆两头尖的小汽车,还是这座山沟里开进来的第一辆小汽车,也有不少人围着参观着,评论着,有去过省城的年轻人说这小汽车有个名字,叫什么桑塔纳。

这辆小汽车是平头男人两口子开来的,他们听说了蕙女子弟弟羊娃结婚,便也来了,此时他们两口子,正在羊娃屋后的山坡上登高望远呢。

看看天色,已经过午多时,太阳也渐渐偏西,所有人都时不时的朝坎畔外的小毛路上望望,因为大家都估摸着新媳妇应该快回来了。

不大一会,就见搬陪纺,抬嫁妆的先回来了,把陪纺嫁妆,抬到了场院上,抽卸了扛抬的木杠子,大家七手八脚的都帮忙把陪纺嫁妆抬进了羊屋子,摆放到了给羊娃的婚房子里,忙活一阵,把所有嫁妆家具都摆放合适了,这时噼里啪啦,嗵,嗵,嗵!震耳欲聋的鞭炮响起来了,新媳妇回来。

屋里屋外的所有人一下子又人潮涌动起来,忙碌干活的干活,看新媳妇的看新媳妇,凑热闹的凑热。执事总管先安排人招待着新媳妇娘家送亲的亲朋好友,又安排新郎新娘拜堂的事宜。


那沟那人那日子,那心慈面软的蕙女子(十一)

房子堂屋中间的后墙上,用红纸写上了新香火“天地君亲师位”六个大字格外显眼,两边个陪衬着一副对联,上联是;祖宗百代永流芳,下联是;神圣一堂常赐福,横批特大字;祖徳流芳。这些字都是出自阔爷之手。香火下的堂屋板柜盖子上,两根大红蜡烛被点燃,一个黄铜色香炉里插着高香,摆放着各式各样水果副食当供品的盘子。双目失明的羊娃妈妈一脸高兴的端坐在中间椅子上。随着主婚人高声喊着;“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羊娃和搭着红盖头的新媳妇在“牵娘子”(牵扶新娘子的女人)的帮助下,完成了祭拜礼式,就被众人簇拥着推送进了新房子里,吃了红鸡蛋,自有村里的小孩子在大人的教助下给新媳妇钉钉挂门帘,端洗脸水,笑闹着索要红包。

帮忙执客的邻里乡亲们,把场院上的桌椅板凳摆放整齐,桌子上摆放了筷子酒壶,开始安排着所有客人进座入席,除了安排好,辈分高的上席位置,有固定的客人入座以外,其他的席位都可以自由随便坐。八个人一桌,十几张小方桌子,以及七八张八仙大方桌,都座的满满当当的,由于板凳不够,有三四桌尾巴席的桌子,都是搬的木头桄桄,用石头支架着,临时当凳子坐,或者直接搬石头,柴墩子、槲碮块,当板凳,凑合的坐着入席。

随着大厨师开始上菜,那端盘的,下菜的在席间来回穿梭,客人们就开始敞开肚皮大吃大喝起来,浓郁的凤香型酒气,弥漫在空气中经久不散,众客人一边吃的嘴角流油,一边不住的称赞着今天这酒席好丰厚,都说这是几十年以来村里过事,席面最好,最丰盛的一家。客人们还感叹着,这老好憨厚的羊娃早早死了他大(父亲),又跑了他姐,守着瞎眼睛老娘少吃没穿,没想到还有今天这风光的结婚场面,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酒席吃到热闹处,直听着那划拳声,打杠子(一种斗酒方式),劝酒声,此起彼伏,耳边只听着那一桌吼叫着;“哥俩的好啊!好就好啊!四季来财,三星照你,八匹马呀!六连升你…’”一听这肯定是一对平辈客人在划拳。这一桌也叫喊着;“高升起啊!八台你座,酒(九)是好酒(九),五魁首啊!二郎担山,”这一桌一听就知道是一位长辈和一个晚辈客在划拳,还有那不会划拳的桌子上也喊叫着;“老虎,虫,杠子,鸡,鸡,老虎,喝酒!喝酒!我老虎吃了你的鸡,哈哈哈!”


那沟那人那日子,那心慈面软的蕙女子(十一)

除过前排帮忙的执客以外,所有的客人,以及被安排负责后排酒席帮忙的执客,无论多少,全部入席,一次待过,菜是九碗十三花,八凉十四热,一共是二十二道菜,都是一碗一碗缓缓的上,客人们也是一口一口,不紧不慢的缓缓的吃,由于山区厨子速度设备都有限,有时候一道菜和一道菜的时间间隔十几分钟,大多数情况,一顿酒席,没有两个多小时,根本就吃不结束。

酒席吃到了一半,蕙女子和妈妈带着羊娃和新媳妇,开始给每一桌的每一个客人看酒(敬酒),并说着致谢的话,尽管新媳妇是聋哑人,不会说话叫人,但还是要给她介绍每一个人去认识,和称呼,聋哑新媳妇始终微笑着,会意的点着头,和羊娃给每一位客人看酒。等一圈酒看完,眼见得夜暮降临,瞅不清楚人脸了,酒席还没结束,执事总管赶紧派人把事先准备好的蜡烛,给每桌席上发一支点亮,众客人们就借着蜡烛的光亮继续吃席喝酒。直到每桌同时上了两荤两素四碗汤菜,和筛子簸箕端的小黑碗蒸米饭,这席也就吃到了尾声。客人们吃饱喝足也逐渐散去,众帮忙的迅速地收拾打扫清理吃过的酒席。

陪新媳妇送亲的娘家人路远,晚上赶不回去,也被早有准备的执事总管,派人领着送亲的客人,安排进了各邻里乡亲们家里烧热的闲炕上,早早睡觉休息。

最后本村邻里帮忙的前排执客,执事的总管,和蕙女子一家人,这才又坐了几桌子,消停的吃菜喝酒,由被安排吃过的后排帮忙的执客们洗刷,烧锅,端盘,下菜,直到晚上八九点钟,才基本全部吃喝结束。帮忙的执客们依旧忙着清理清洗,整顿打扫着酒席之后的剩饭剩菜剩酒,直到近12点,才拖着紧张忙碌了一天的疲惫身体,各自回去歇息了。

由于羊娃憨厚老实,媳妇是聋哑人,晚上耍新媳妇閙洞房的习俗,被蕙女子提前安排打招呼过了,不要他们像以前那样狂耍疯闹,村里的年轻人们也就象征性的意思了一下,让新媳妇给点个纸烟,让羊娃和新媳妇咬个苹果,就算闹过洞房了,然后便草草收场结束,各自回家睡觉,热闹喧嚣了一天的羊娃家,这才安静下来。

第二天蕙女子和羊娃又沿家沿门,把所有帮忙的邻里乡亲们又全都请来,把昨天没动过的剩菜剩酒又摆了好多桌,再次谢承了帮忙的邻里乡亲们,以及还没走的新媳妇娘家送亲的亲朋好友。这顿酒席后,送亲的娘家人也趁早赶路回去了,所有帮忙的邻里乡亲把卫生打扫擦洗干净,各家把各家标了记号的桌椅板凳,酒壶,托盘,大盆,盘子碗,都自行带回去。

大山沟里传来了好消息

那沟那人那日子,那心慈面软的蕙女子(十一)

蕙女子终于为憨弟弟羊娃操办完了婚姻,了结了一桩大事,剩余的事就留给妈妈,教着羊娃和媳妇自己办了,她在第三天就带着挡女子,秀云,荣娃又返回了省城,继续大开包子铺门,迎客做生意了。

眼看又临近新年了,蕙女又去女儿姑姑家看了一回女儿,送了一些过年的衣服和吃的东西。

到了腊月二十八,包子铺放了年假关了门,定到到正月初六开门,蕙女子带着挡女子,秀云,荣娃,去逛了康复路服装商场,给家人娃娃,给自己,都买了一身合适像样的衣裳鞋,又去超市买了不少山里没有的新鲜年货,蔬菜水果。

平头男人听说她们放假了,要回家过年去,看她们人多,带的东西也多,就用自己的桑塔纳小汽车,把蕙女子一众四个人直接送到了大山沟里的家门口,平头男人临走时,女人们都给平头男人送了好多山里的腊肉,核桃,红枣,黄瓜干,木耳,炸豆腐,炸面菜等土特产。

年前蕙女子带着羊娃和聋哑弟媳妇,去赶了最后一个大集,除了置办年货,还给羊娃置办了过完年和媳妇回门认亲的礼物。

过完年大年初二,羊娃就用扁担挑着礼物,聋哑媳妇也用挎篮背着礼物,小夫妻两个就回娘家,回门拜年认亲去了,直到蕙女子初六带着挡女子秀云,荣娃又回到省城开包子铺门,羊娃小两口还没从娘家回来。

阳春三月,百花齐放,杨柳吐绿,芳草萌芽,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季节,也是藏着梦想与收获的季节,秀云请假回去看她生病的娘家妈,回到包子铺给蕙女子带来了两个大山沟里的好消息,一个好消息是,羊娃的聋哑媳妇怀孕了,蕙女子听了很特别高兴,一个好消息是说大山沟里准备通电了,是国家帮扶一部分资金,农民自己在集资一部分资金,就开始给山沟里栽电杆,架电线,就能通电,用上点灯了。蕙女子听到这个消息,也很兴奋,她就专程回去了一趟,给弟媳买了好多营养滋补品,还带着弟媳妇去了一趟镇卫生院做了检查。然后又给妈妈,弟弟,弟媳妇交了拉电集资款。蕙女子听说村里有两户人家,身体病弱,子女幼小的贫困户交不起拉电的集资款,集资拉电的事就搁置起来了,蕙女子亲自去那两户人家实际看了情况,有一户是老婆身体有病,卧床不起,天天吃药,那男人身体也瘦弱,又要经管两个孩子,还要做饭,又没时间去赚钱,家里确实比较困难,根本拿不出钱来,另一户男人得病死了,丢下一个守寡的女人拉扯着三个男娃娃,还欠了一股股债,也一样没有钱,交不起集资款。蕙女子了解到真实情况以后,就出钱帮了这两家人,给他们买了米面油,还给他们交了拉电的集资款。

经过大山沟里人们齐心协力的努力大干,几个月后,家家户户都通上了明亮的电灯,告别了煤油灯和松节亮子。

通电了以后,蕙女子就给家里买了一台黄河黑白电视机,羊娃屋里就成大山沟里第一个有电视机的人家。蕙女子和弟弟羊娃费了老大的劲,把室外天线加长拉到了房屋后的山坡上,电视机才总算了有图像娃娃,只是雪花特别多,杂音也大,不过还能凑合的看。

全村人听说羊娃家有了电视,晚上没事的时候,大人领着娃娃,都来羊娃家看电视,看热闹,看新鲜。人少的时候,羊娃和媳妇还给乡亲们搬凳子招呼着,人太多了以后,也就顾不过来了。

那沟那人那日子,那心慈面软的蕙女子(十一)

开始电视机在放在房间里,后来看电视的人多了,房间地方太小,就把电视机挪到了堂屋板柜盖子上,只要到下午天一黑,随着电视机里那悠扬激昂的音乐;依稀往梦似曾见,内心波澜现……的响起,羊娃家里就坐满了看电视的邻里乡亲,当电视机里传出那清脆悦耳,银铃般的女孩叫声;“靖哥哥…”依然还有不少人打着手电筒,顺着坎畔外的小毛路上,陆陆续续的来到羊娃家看电视,有很多人都从自己家搬个板凳来坐,一时间羊娃家里成了全村人最热闹的地方,茶余饭后,干活做事,嘴里都谈论着在电视里看的那些人和事,分辨着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的武功高,谁的武功低。经常还争的红脖子上面。

后来村里有几户日子过得好的人家,也买了电视机,看电视的人流才分散了一些,不过后来羊娃家看电视的人又多起来了,原因是那几户有电视的人家有些吝啬,人们经常去,就脸色不太好看,慢慢人们也就不去他们家了。羊娃憨厚实在,人们都喜欢到他家里来。

秦岭腹地,山大沟深,电视天线信号太差,收台少,杂音大,还不清晰,后来蕙女子从省城又给送回来一套卫星电视接收锅,安装好以后,不但收台多,还特别清晰,羊娃家里看电视的人就更多了,要是天气好,就直接把电视机搬到了场院上让大家看,看完了,又搬回屋里去。有时候很多外村的大人娃娃,翻山越岭,赶老远的山路跑来看电视。

转眼又到了冬天了,羊娃媳妇肚子越来越大,眼看就要生了,这天早晨,羊娃媳妇躺在炕上,肚子疼的哇哇直叫,羊娃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羊娃妈妈知道这估计是要生了,赶紧就喊羊娃去请杨婆婆来。

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欲知蕙女子最终命运结局如何,敬请关注一章继续揭晓。


那沟那人那日子,那心慈面软的蕙女子(十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三星   心慈面软   场院   女子   包子铺   执事   嫁妆   酒席   邻里   姨妈   乡亲   姑姑   媳妇   客人   女儿   日子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