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的文化意象

中秋月的文化意象

中秋节的习俗有很多,大多数都是围绕着月亮进行的。今时明月照古人,可是人们对同一明月的情感表达却随着岁月流转而逐渐发生了变化,当单纯的祭月被取代后,月亮成为人们且祭且赏的对象,而且赏的成分明显更多,此时,那轮明月再也不是遥不可及,高高在上,而是成为人们心灵的一个最可信赖的凭依。

阖家欢聚喜意浓

无论平时亲人是否分隔两地,但只要这一天,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人们就会感到格外的满足与欢畅。中秋之夜,一家大小选取月照最佳处,先摆上时令瓜果及糕点等供品,焚香祭拜月神,求月神帮助自己实现心愿。

丰子恺先生在《忆儿时》一文中,深情地回忆了中秋节与父亲在一起吃蟹的场景。蟹的滋味固然鲜美,但真正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那些围坐一起吃蟹的人、一起吃蟹的场景以及吃蟹时的心情。

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

身在异乡的人更是惆怅万端,思乡、思亲、感怀身世的愁绪在中秋夜格外强烈。在人们的心中,月亮和故乡是联系在一起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游子思乡的最好表达。

团圆与和谐

“圆”代表了圆满、周全和完备。对“圆”的期待就意味着天地万物都呈现出一种圆满美好的和谐状态。在这样的心理期待中,八月十五的月亮作为一年之中最圆满的时刻,就特别令中国人感到满意和满足。

月亮的阴晴圆缺,恰好契合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和人生际遇,因此,当天空高高悬挂一轮圆圆月亮的时候,人们满心祈望人世间的一切都美满如意。

月光下的中秋成为中华民族生活中一种特定的认同、沟通和凝聚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即使人们相隔千万里,甚至远到天涯海角,但是却能清楚地感受到彼此的情感和吸引。人与人之间、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情愫通过节日的桥梁而得以尽情的诠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月神   供品   月亮   意象   团圆   中秋节   人世间   明月   故乡   中秋   圆满   场景   期待   和谐   方式   情感   文化   中秋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