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些生物学知识,藏着吃啥补啥的大道理啊

犹记得,小时候每逢期末考试,都会飘来伯父的一句话,“丫头,吃点核桃,补补脑,争取科科100分!”

那时候家里穷,伯父脑子灵活,不知从哪儿移植了几株核桃,补贴家用。大人们都舍不得吃,却在每次大考之前,伯父都会特意给几个读书的后辈送核桃。

也不知来自山旮旯的我,能进入985高校深造,有没有这些核桃的功劳呢?

无论如何,多年情真意切的关心,薇语在此谢过了,祝伯父健康长寿,天天开心~

原来这些生物学知识,藏着吃啥补啥的大道理啊

无独有偶,“多吃猪皮儿,对皮肤好哦!”这句耳熟能详的词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成了肉老板的销售神器。

哎呀,现在可不止猪皮,什么鸡皮鱼皮虾虾皮,真是皮皮周到啊,而且什么吃法的都有。

你吃过哪些皮儿呢?效果如何?这些满满的“吃啥补啥”,现在的你还觉得靠谱吗?欢迎留言讨论哦~

要弄清楚这一切,还得从人体营养物质的获得说起。

NO1.吃猪肉?吃的真不是猪肉

人体几乎所有营养物质的获得,全靠吃。

吃来主意的物质,只有到达了血液或者组织液,才能真正有机会为我所用(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物质只有通过运输抵达细胞,才算进入备用状态)。

能做到这一切,都得归功于消化系统,更源于其配备的两大功能——消化和吸收

为了让食物中的大块头,能突破血管屏障纳入血液。消化系统在胃、肠等各大战场安插了消化酶等强兵悍将,力争将大块头粉碎成可安然进入穿过血管壁的小个子。

消化系统把食物中的大分子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这个过程就是消化

与此同时,消化系统将直接召唤所有的小个子们向血液或者组织液涌进。小分子就从消化管转移到了血液,这就是吸收

只有被成功吸收的物质才是人体的一份子,从此,为人体的正常运转,倾尽所有。

原来这些生物学知识,藏着吃啥补啥的大道理啊

由此可见,消化,是为吸收服务的;吸收,才是消化系统的最终目的,本质上是为了吸收可利用的营养小分子进入血液。

初中生物学认为,人体有6大基本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

现代营养学,则认为是七大营养素,还加入了怎么吃进去就怎么排出来的纤维素,这种物质人体无法消化更不能吸收,却能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和排便。

结合高中生物学已及细胞的构成,还应该算上和遗传相关的物质,即核酸和脱氧核酸,只不过这两位来源广泛,目前没看到任何文献表示,需要特意进补。

在这些营养物质中,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个头,会直接吸收,除纤维素以外的其它大分子则需要消化后才能吸收。

糖类多消化成葡萄糖,脂肪的消化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则是氨基酸,还有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

由此可见,吃猪肉,吃的真不是猪肉,而是猪肉中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后的各种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氨基酸、核苷酸等等。

其它食物也是如此,不过是不同营养物质的占比不同罢了。

那除了不能消化吸收的纤维素,吃进去的物质都能为我所用吗?

当然不是,这不是还有便便吗?便便不还能养活屎壳郎吗?

没来得及消化、没来得及吸收的那些物质,和纤维素一起,就形成了便便,里面还是有很多营养物质呢。

幸好幸好,否则,虽然不长猪脑子,但浑身长猪肉的,也让臣妾受不了啊……

原来这些生物学知识,藏着吃啥补啥的大道理啊

NO2.营养物质和细胞有个约会

小分子进入血液的门户,主要在小肠,这是因为绝大部分大块头食物的消化都只能在小肠,而大块头需要消化后才能吸收。

胃和大肠虽然有一定的吸收功能,但都只能吸收部分种类,而且量非常少;口腔、咽、喉、肛门等,几乎不具备吸收能力。

即,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经过吸收,营养物质还在血液,而血液仿佛一个中转站,能把物质从来源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那营养物质到底会被运往哪里呢?

正所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所以,营养物质运输的目的地,就是全身各处的细胞,这就依赖于血液循环系统的物质运输和物质交换才能实现了。

细胞有了物质,就有了能量,万事俱备,就可以按照各物种各细胞既有的程序开始工作了。

那细胞会如何对待消化猪肉后吸收而来、又经过血液运输才抵达目的地的营养小分子呢?

原来这些生物学知识,藏着吃啥补啥的大道理啊

NO3.吃了猪肉长了人肉

正所谓物尽其用,细胞好不容易得来的小分子是有大用处的。

每种生物的细胞都有其独特的物质构建方式,所以鱼肉就是鱼肉,猪肉就是猪肉,它们和人肉是有本质区别的。而这些不同,是由生物独特的既定程序——遗传物质决定的。

细胞就像一个加工厂,会按照遗传物质的吩咐,把各种小分子转化为需要的形态

有些保持着原本的形态,比如维生素、液态水。

有些会参与其它物质的组建,比如无机盐。

其它消化后吸收而来的小分子,大都重新合成大分子。葡萄糖成了糖类,氨基酸再变成蛋白质,甘油脂肪酸重新组装成脂肪。

原来这些生物学知识,藏着吃啥补啥的大道理啊

仿佛转了一个圈,一切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敲重点,虽然是相同的原材料——营养小分子,参照的组装程序——遗传物质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最后的产物是不一样的。

人吃猪肉,小分子到达细胞,这些小分子会按照人类物质合成的程序,构建大分子。

所以,人吃的是猪肉,长的却人肉。以此类推,就算我们吃的鸡鸭鱼肉海鲜,最终长在我们身上的也只能是人肉。

那如果吃猪肉的是鱼呢?毫无疑问,长出来的肯定是鱼肉了。

你知道吗?凡事都有例外!

有一种已经非常风靡却相对成熟的生物技术,名为转基因技术,这项技术可了不得,可以修改细胞加工厂的原装程序——更改遗传物质,使得细胞能加工出原本不应该存在的物质。

比如,让小白鼠具备发光能力,或者让细菌能够吞噬并分解石油,还能大批量地产生如抗生素、胰岛素等医用物资。

原来这些生物学知识,藏着吃啥补啥的大道理啊

言归正传,正常情况下,摄取的食物,经过消化系统的加工和血液循环系统的运输,使得细胞具有了大量的来自食物的营养小分子,这些小分子就是编码人体物质的原材料。

NO4.那吃猪皮补人皮吗?

经过上面的分析,大家能轻松得知,无论吃什么,补的都是构建人体的小分子物质了。那么,吃猪皮能补充人皮吗?

猪皮和人皮,都是皮肤,构成皮肤所需要的小分子是大同小异的,而合成皮肤的这个过程,只能在皮肤细胞形成。

如果能保证吃下去的猪皮中,大量小分子都能到达皮肤细胞,吃猪皮补人皮还是大有希望的。

但从猪皮提炼出来又被吸收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将直接进入血液,血液是在全身循环流动的,既不会在某个点儿停留,也不会按照我们想要的线路把营养物质运输到特定部位。

那是不是吃猪皮保养皮肤就完全没戏了呢?

也不尽然,毕竟合成皮肤需要的小分子基数大了,皮肤细胞截获原材料成功的概率就更高了,吃猪皮对皮肤好也就有了一丝可能。

但,微乎其微。甚至,有意识地增加得过多,会被身体判断为物质富余,身体会想办法让血液把富余的物质转移到特殊细胞囤起来,产生绝对意料之外的效果。

原来这些生物学知识,藏着吃啥补啥的大道理啊

比如,糖类、蛋白质富余时,会转移到脂肪细胞,变成脂肪——以最节约空间的形态积累起来。但大多数人都不会高兴,想想我的游泳圈,有点叹气啊……

所以啊,吃猪皮对皮肤好,还是不要太理想化了。真想对皮肤好,还是好好锻炼,保持皮肤细胞活性,当血液运来相关物质时,能留得下来,能高效合成皮肤需要的物质,这皮肤想不好都难。

当然了,皮肤保养,甚至注射某些物质也能让皮肤短暂恢复光泽和弹性。但,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些外来物质都是一次性消耗品,贵而且费。

再如,以脑花补脑为例。脑花中含有构成脑的各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尽管会被消化成最小的原材料,但这些原材料本就是用来构成脑的基本原料,这样就避免了一个现象,其它来源可能会造成缺乏某些特殊材料的现象。

这样看来,吃啥补啥似乎也有迹可循?然而,尽管如此,脑花补充的原材料最终被用来建构大脑的,微乎其微,和猪皮儿的效果一样,更遑论吃核桃补脑了。

原来这些生物学知识,藏着吃啥补啥的大道理啊

看了这么久,吃啥补啥,你的看法是啥呢?你会给孩子准备核桃补脑吗?你会让家人吃猪皮改善皮肤吗?或者,你又有了什么好点子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哦~

如果你有感兴趣的生物学点子,不妨一并写在评论区,薇语将娓娓道来身边故事,新的视角新的享受~

原来这些生物学知识,藏着吃啥补啥的大道理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遗传物质   大分子   猪皮   无机盐   大块头   消化系统   大道理   核桃   生物学   猪肉   原材料   细胞   血液   物质   分子   皮肤   人体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