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尝过舌头的味道吗?什么感觉?


你尝过舌头的味道吗?什么感觉?

“纳尼,薇语啊,你今天难道要讲吃猪舌的滋味?”屏幕那头,某男一脸嫌弃!他可是最不喜欢猪舌的了。

“不是!当然不是,我说的是人舌头!今天我们来谈谈人舌头的味道!”薇语说完,可爱得笑眯了眼。

“啊……”旁边的某男,直接捂住嘴巴,仿佛这就能保住自己舌头似的。看着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薇语,竟一点儿也不觉得她这话是多么可怕。

“哎呀,你个大坏蛋!想什么呢?姑奶奶才没那么残忍!看看这篇文你就知道了。”

不知出于某种心理,某男迫不及待地点开薇语发来的链接,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你尝过舌头的味道吗?什么感觉?

舌头作为口腔内最重要的利器,无论吃饭还是说话,都是离不开的。

我们今天要聊的,就是人舌头的味道,自己的味道自己尝!

正常大概率事件是,舌头和口腔一个味道。但舌头上的味蕾才是味觉感受器,随着唾液渗透味蕾凹陷处,接触到味觉细胞,才能辨别物质的滋味。

所以,理论上讲,自己的味蕾,是尝不出自己舌头的味道的,毕竟,舌头了没法溶解在唾液中。

但,或许他人可以哦,想想那些正热吻的……

如上,只是基本情况,在舌头上有一种“味道”,不需要你或者别人的加工,也是可以直接品尝到的。

那就是,痛,各种痛,尤其是火辣辣的痛!

今天中午,最后一口饭了,可能肉没吃够,满嘴的饭菜不吃,偏偏把舌头狠狠地咬了一口,疼得某人龇牙咧嘴,眼泪都流出来了,好半天舌头都失去了知觉,麻麻的。活动两下,总感觉被咬左边长出了一截,好像咬出泡了似的,友人一看,舌头尖端都红了一个包。

顶着感觉异样的舌头回了公寓立马奔进浴室,瞅了瞅舌头被咬的部位,不看不知道,一看放心点了。幸好,只是舌头尖端被咬出了红点,略微有点肿大,并未出现血泡或者口腔溃疡,我已经很满足了。

果然是想吃肉的人呀,虽然中午饭菜里的肉还是挺不错的,难道是人肉新鲜一些?

你尝过舌头的味道吗?什么感觉?

可是为什么我们总会不经意间咬到舌头呢?薇语调查了下,大致有如下几种观点:

NO.1 一心多用,乱了节奏

作为食物消化的第一步,口腔消化时,舌头的搅拌和牙齿的咀嚼几乎同时进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默契度相当高。

倘若边吃边聊,聊得正嗨,舌头和牙齿失去了这股默契,二者就会起摩擦。关键是牙齿很硬啊,那就只有舌头遭殃了。

实际上,当我们注意力没有集中在咀嚼上,比如走神、或者边吃饭边特别投入地思考问题时,都极容易体会到舌头被咬的痛苦。

NO.2 速度过快,跟不上节奏

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吃过烫的东西不但容易烫伤口腔,还容易引起食管细胞癌变,影响胃的活性环境,妨碍胃的蠕动,对食物形成食糜的过程造成阻碍,进而增加小肠的消化负担。如果单纯吃得过快,口腔加工得不够,会增加吞噎的难度,增加肠胃消化难度。

简单一句话,吃饭得细嚼慢咽,既能做到最大化地吸收营养,也不妨碍消化器官的健康。

而且,饮食过热,会直接造成烫伤。而进食特别用力特别快时,狼吞虎咽或者咬牙切齿什么,就更容易咬到舌头,这味道真是值得品尝啊。

所以细嚼慢咽,不但有利于消化,而且还能避免受伤,尤其是对于特别容易遭殃的舌头。

NO.3 牙齿结构引起的

比如,绝大多数人是上排牙更靠前,但有少数人是下排牙更靠前,被成为地包天。

这种现象,咬合时容易错位,舌头受伤命中率极高。若有类似情况,吃饭真的是一件需要细心呵护的一件事儿了。

再比如,极少数人,牙齿排列过于混乱,总有那么几颗磨得不够光滑的牙,也可能是后天某些原因造成的尖牙部分,容易刮伤甚至扎伤舌头。类似的,还有缺牙、虫牙、损伤牙等情况引起的受伤。

所以,牙齿不整齐,趁着年少,矫正一下,还是能增加幸福感的。

NO.4 长期用一侧咀嚼

若长期用一侧牙齿咀嚼食物,这一侧的舌头就会变得肥大,而舌头的另一侧就可能萎缩,导致舌头左右两边不对称,不平衡的使用关系,也会容易致使牙齿舌头配合不到位而受伤。

NO.5 中风前兆

不是吓人,这个多见于老年人,且伴随有其它症状,且发病者多有三高史。

中风之前,因为神经和肌肉配合不恰当,容易造成误伤,而口腔上下颌和舌头使用频率太高,中招的概率可想而知。

千万别妄下判断,下结论,是需要专业医生确诊的。

NO.6 神经有病

如果频繁出现舌头被咬的现象,整个人又挺健康的,没有其他异常,那极有可能是口腔内部的神经出了问题。

甚至在不知觉的时候,比如睡觉时,也可能不自主地咬了舌头,起床后才因为疼痛感发现某部位被咬了。

轻微的可能是局部性的决定,严重时可能是神经系统大范围的疾病,无论哪个部位的神经对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最好找神经内科医生检查确诊,早发现早治疗,以免没机会了或者增加诸多痛苦。

你尝过舌头的味道吗?什么感觉?

那倘若真的被咬了,怎么办呢?

如果不是病理性的,都好办,不严重,比如咬红了有了泡,又或者是血泡,甚至轻微的溃疡,就让它自己恢复吧!如果严重了,那就找医生看看,遵医嘱用药?

如果是病理性的,尽早就医哟,现在医术这么发达,各方面医学技术的发展都是非常纯熟的,鼓起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该调整时就调整啊。

我是薇语,我正在分享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欢迎阅读,欢迎纠错。如果你有想要知道的生物学点子,艾特薇语吧,祝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舌头   味道   血泡   细嚼慢咽   味蕾   唾液   烫伤   味觉   生物学   概率   轻微   牙齿   口腔   神经   食物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