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和预防暴力行为?看这5个方面的方法

如何识别和预防暴力行为?看这5个方面的方法



前 序


虽说现在的社会文明程度比之前更加高,但并不代表着我们就遇不到暴力行为,它还是有小概率存在的。


只不过,当我们忽略它后,在突然意识到时,已然形成伤害。


不管它是对肢体的攻击还是语言的攻击,对被侵犯人来说,可能都会产生长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女性更甚。


下面就来谈谈下如何去识别和提前预防的手段。



1) 脑部特征上(以下为引用):


德国马德堡大学的精神病学家贝恩哈尔·博格特(Bernhard Bogerts)和同事利用 MRI和CT扫描,检测了暴力型和非暴力型罪犯的大脑。


他们发现暴力型罪犯会更容易出现大脑异常。


例如,162名暴力型罪犯中有42%的人至少存在一个异常脑区,而在125名非暴力型罪犯中只有26%的人存在异常,而在52名普通人中,这个数字是8%。


这些异常部位包括前额叶皮层、杏仁核以及其他控制杏仁核和下丘脑的区域。




2)外表上


看脸,往往有一些横肉或面相呈现出恶意的样子。


我们常说的相由心生,因为他的心理有着向恶的因素存在,也会从影响到外表面相,这方面也有一些生物分析做依据。


所以横肉或恶意的样子,并不是人们的猜想。


这方面,从我见过的人当中,可以看出:面相不好的人,其脾气也暴。


像我读小学时 ,就有一些校霸与这方面描述非常吻合,其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产生不爽,而攻击其他同学。


除此外,你也可以见到一些流氓人物,看到他们的面相,如眼光凶狠,脸部扭曲等, 就会产生一阵阵的惊恐,像有吃人的感觉。


反观一些性格和善的人,常面带笑容,很少有表现出恶意。




3)语言上


会说一些较粗的话,而且自己毫不介意。比如骂人就骂人家祖宗十八代,骂得很难听 。


反正在语言上欺负起他人来,绝不留一丝情面。


他们说脏话好像没有压力,也不会感到一点不对。但这对其它人来讲,就像恶梦一样,语言的暴力对心理产生的打击,不能小看。


有时候,会将他人折磨得要命。如果你反抗的话,他就会觉得自己吃亏了,下一步可能就会引起暴力冲突。




4)行为上


喜欢暴力,崇拜暴力。


喜欢暴力的原因就是给他人施加暴力以后,看着受害方被打得脸青鼻肿,自已会有一 种成就感。


这可能不是天生就有的情况,而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开始使用暴力,但没有得到约束的情况下,认为暴力行为是一种很好用的工具。


长大后,就加以使用,会产 生一种暴力上瘾的行为。还有看到自己使用暴力以后,可以为自己赢得好处。


比如:他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 ”,更多弱小者向自己“臣服”,认同他老大的身份。这会让他有一种使用暴力的行为,于是就更崇拜暴力。




5)环境上


有些人受到了环境的影响。比如父母经常吵架动手,小孩从小耳闻目睹,慢慢就觉得 使用暴力解决问题,比较容易。


也有一些人是被拉入到黑组织中,在各种恫吓之下, 必须依照团队的规则行事,被迫使用暴力,然后逐渐习惯了使用暴力。


此外,也有一些电视电影之类的媒介有关。


出现在屏幕上的暴力,比如打斗场面激烈精彩,让人大呼过瘾,就有一些人因为好奇而模仿,也会产生暴力行为。


综合来看,暴力的原因既与生理有关,也与外界环境有关。


如果我们能从上述几个方面来识别暴力的特征,就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脸青鼻肿   额叶   非暴力   横肉   面相   杏仁   罪犯   崇拜   暴力   大脑   恶意   外表   异常   语言   环境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