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苏菲的世界》,中小学生教科书式哲学探险故事


#全民荐书人#

目前,我国小学生在学校没有哲学课。哲学启蒙主要靠语文课文,如《小马过河》、《大象的耳朵》等等。语文有其人文性,但还有工具性的一面。语文课可以由哲学渗透,但终归不能完全代替哲学课。

《苏菲的世界》1991年在挪威出版,1996年才有中译本。它是一本风靡世界的哲学入门书,中小学生推荐必读图书。作者乔斯坦.贾德曾任高中哲学教师多年,以《苏菲的世界》一书奠定了全球十大作家的地位。《苏菲的世界》影响如此深远,可见中小学生对哲学的需求。

中国版《苏菲的世界》,中小学生教科书式哲学探险故事

《给孩子的哲学探险故事》被誉为中国版的《苏菲的世界》。这是一部以探险故事形式展开的青少年哲学普及读物,试图以一种通俗有趣的方式传达哲学之美,引导孩子思考和探索世界、认识自己。

海天,本名李灿亮,70年代生人,祖籍湖南益阳,现居北京海淀。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北京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海淀区作家协会会员,已在《百花园》等刊物发表文学作品一百余篇,现任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特聘战略咨询师,北京纵横知本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副总裁。虽是一位“理工男”,但海天自小喜欢文学与哲学。在这本书里,他以哲学为主题,讲述了一个精彩的少年探险故事。

中国版《苏菲的世界》,中小学生教科书式哲学探险故事

这本书在豆瓣评分是8.9,儿童文学理论家、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学会儿童委员会副主席、浙江作家协会副主席方卫平撰序推荐。

中国版《苏菲的世界》,中小学生教科书式哲学探险故事

从孩子的实际问题出发

孩子长到10以后,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到了一个很关键的时期——叛逆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子看,常以大人自居,对周围的事物都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大多表现为和父母师长“对抗”。这个叛逆期可以很长,有的可以持续到20多岁。

有位很乖很乖的小姑娘,从小就被老师和孩子们认为是典范或榜样,她真的是各方面做得非常好,是大家公认的好孩子。但是,到了四年级,有一次竟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在课堂撕毁试卷,表达对老师的不满。高中时,班长也和班主任当众发生过激烈的冲突。

叛逆期的孩子需要什么?思考。哲学就是教人思考自己思维的。

《给孩子的哲学探险故事》的主人公奇奇和妙妙就是14岁的孩子。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读书的意义等等问题,这不一早上就开始和妈妈顶撞了。

中国版《苏菲的世界》,中小学生教科书式哲学探险故事

这些问题看起来无理,细想起来不是每个大人都能解释清楚的,甚至也是一些大人的问题。

既然一切终归要死亡,那我们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既然不用读书也能赚到很多钱,还可以有大把时间游玩,读好多书的反而整天忙个没完,我们还读书干嘛?

作者海天从孩子生活中遇到的这些实际问题出发,带孩子们开启了一段哲学探险故事之旅。

集故事性和知识性于一体

哲学这个词本身就给人以高难之感,它是很多人都不敢碰触的。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哲学就在生活中。但写给孩子的哲学书,还是要适合孩子的心理特点。

故事以奇奇的梦开始,同样以奇奇的梦结束。

故事开始,奇奇是做的被机器霸王龙袭击的梦,他的内心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故事结束,奇奇做的是“蝴蝶梦”。庄周梦蝶,是大家都熟悉的故事。奇奇在经历了哲学探险之后,深陷哲学之中。

故事开头,奇奇还是爱做梦的小孩子;故事结束,奇奇是爱做梦的哲学达人。只不过,此梦非彼梦。

奇奇和妙妙通过智能手机、微信在神秘的“自由男神”指引下解开一个有一个哲学谜题,完成一次又一次哲学探险。不要说孩子,连我这个中年人都被作者所写的哲学故事迷住了,甚至读到最后竟然意犹未尽,没想到故事就这么结束了。真的希望这些故事能永远讲不完。

中国版《苏菲的世界》,中小学生教科书式哲学探险故事

中国版《苏菲的世界》,中小学生教科书式哲学探险故事

40堂哲学课,内容足够丰富。

世界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相信大家都曾被这个问题困扰过,不知有多少人得出了能够说服得了自己的答案。

奇奇和妙妙由物质层面思考到了精神层面。

如果您问题里的“蛋”是鸡蛋的话,我们认为是“先有鸡,后有蛋”,如果您问题中的“蛋”不一定是“鸡蛋”,我们认为是“先有蛋,后有鸡”。

中间的思考过程就比较复杂了,涉及到了很多知识,包括进化论。

哲学,重要的是思维的训练,真不愧为思维的思维。

正如方卫平教授所言:奇奇、妙妙和“自由男神”谈论的每一个哲学问题,都不是一个单独的问题,而是蛛网般的关联、触动着武术相关的思考和探讨。它们是广泛的,同时也是深刻的。

游戏性

中国版《苏菲的世界》,中小学生教科书式哲学探险故事

据说有一张哲学迷宫图,我是找了好几个半天才发现——封皮反过来看就是。这宝藏得可真够隐秘的。奇奇和妙妙的哲学探险经历都在这张图上了,小孩子最爱走迷宫,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这也是这本书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中国版《苏菲的世界》,中小学生教科书式哲学探险故事

还配有一个小册子,每个孩子都可以体验一把哲学游戏了。

书中每个章节后都配有漫画,在轻松幽默中回顾和总结本章内容。

中国版《苏菲的世界》,中小学生教科书式哲学探险故事

此外,故事中有许多谜题吸引大家去破解。如:贯穿整本书的婴儿的啼哭声、“自由男神”的真实身份等等。

《给孩子的哲学探险故事》是一本适合孩子的心理发展和生活实际,集故事性、游戏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难得的哲学启蒙书。

本文由故事老师红红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哲学   游戏性   故事   故事性   协会会员   知识性   世界   教科书   中小学生   中国   叛逆   小孩子   大人   思维   意义   作家   老师   孩子   苏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