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说 | 我害怕看牙医,就像我的来访“害怕”来做心理咨询


因为害怕疼痛,却演变成根管治疗

我从以前就有点害怕看牙医,尤其是曾经遇过很不OK的牙医,

因此每次牙齿出状况,我第一时间都会心想:「再看看」,

非得要等到觉得很不对劲时,才不甘愿地去挂号,

从去年开始我就隐约觉得牙齿好像偶尔会有些疼痛,

然而因为不太妨碍生活,也就不以为意,

直到过年后觉得真的好像怪怪的,才下定决心挂了我很信赖的牙医门诊,

没想到医生一看,就告诉我天大的坏消息:

「你的牙齿已经蛀到神经了,需要根管治疗喔!」

心理咨询师说 | 我害怕看牙医,就像我的来访“害怕”来做心理咨询

因为我天生有颜面神经导致无法张大嘴巴的限制,

加上喉咙很容易有异物感,

这两个麻烦都让我很不想要去看牙齿,

没想到却也因为怕麻烦、想靠自己忍一忍,

最后反而让我从年后到现在,一共去了6-8次牙医门诊,

而且因为根管治疗跟制作牙套的过程比较繁琐,

反而花费比我原来预计更久的时间才完成,

很庆幸的是这周我即将结束所有的疗程,可以顺利摆脱牙医的噩梦了。


看牙经验跟心理咨询,其实有点像

当我上次走出诊所时,心中忍不住想着:

「其实看牙齿跟接受心理咨询,还真是有点相似」

不少来预约咨询或催眠的当事人,都会经过一段「挣扎期」,

就象是我一开始也不太想要预约牙医门诊一样,

一来想要节省时间,二来希望可以节省费用,

最重要的是,「怕痛」,

心理咨询师说 | 我害怕看牙医,就像我的来访“害怕”来做心理咨询

对于要预约咨询的人来说,担心咨询时会崩溃、面对伤痛后会承受不住是很正常的,

甚至有些人光是想象要跟心理师,再次提起那些伤心事,情绪就已经涌到喉咙了,

不少人可能也误以为心理咨询就只是同理、安慰自己,于是深怕会离不开心理师。

事实上心理咨询的功能不单单只是抒发情绪,

而是陪伴有困扰的人去面对自己正面临的挑战

这个过程当然不一定都会很舒服,

不过就象是根管治疗时会上麻醉药,减轻我们的身体不适,

心理师带有同理心的回应或情绪支持,也发挥着类似的作用,

让我们可以提起勇气,一次次回到晤谈室里,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与心理师一起找到可能的出路。


每个人能在咨询中找到平静的方式都不一样

就象是有些人之所以怕看牙医,是因为机器发出的噪音,

而像我则是不喜欢过程中喉咙跟下颚的紧绷跟侵入感,

每个人在咨询中会感觉不太舒服的理由可能都不太一样,

根据我的经验,通常分成两种类型,


第一种人通常在咨询前一两次特别容易觉得不舒服

可能是因为不习惯跟人分享心事、对自己的困扰感到羞愧,

或是担心自己太过于依赖心理师,

因此在第一次或第二次咨询时,特别容易感觉紧绷跟心神不宁,

甚至因为觉得压力太大,于是谈了一两次后就决定中断咨询,

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这样的倾向,那么在第一次的开端,

先提出你觉得很重要且担心的疑问,会蛮有帮助的,

例如:「我担心自己需要一直来咨询」

「我想要改善困扰,可是怕没有足够的预算」

「我担心你无法帮助到我,因为….」

「我很容易紧张,光是来到这里就觉得不太自在。」

这些疑问,会帮助心理师更了解你此刻的心情,

也帮助你从心理师的回应中,评估自己是否想要继续深谈下去。

心理咨询师说 | 我害怕看牙医,就像我的来访“害怕”来做心理咨询

另外一种人则是在刚开始时很愿意揭露与分享

谈了三四次后,虽然情绪获得宣泄与释放,

却觉得晤谈进展似乎慢慢停滞下来了,

这种对于「还没有达到让自己满意程度」的焦虑,

是另一个让人想要结束咨询晤谈的理由,

其实通常会有这种感觉出现,反而意味着彼此都来到了真正的探索阶段,

当我们开始逼近核心议题时,潜意识就会出现自然的抵抗,

好保护我们不需要看见那些真正困扰自己的源头,

这是因为有时候太快逼近困扰核心,可能会挑战到你原来的信念,

这时候如果可以多一些耐心,让自己放轻松,反而有可能继续深入下去,

有经验的心理师,也会在观察到这个现象后主动提出来,

这是因为他想跟你一起去看看这个停滞背后,具有什么样的潜意识意涵?

(如果心理师一直没有提出这件事,那你可能需要考虑换个心理师了)


心理咨询跟健身、理财一样,都是一种长期投资

就跟我满心期待挂号后,医生可以迅速替我把牙齿处理好一样,

当你在生活中有些不舒服时,很自然也会想要快点好起来,

甚至觉得四到六次的咨询感觉很久,

不过我常会用健身或储蓄来向被服务的人举例:

你可以想象自己每周运动30分钟,两周后就瘦5公斤吗?

又或者是你一个月只存3000元,半年后就顺利致富?

相信如果是朋友这样诉说自己的期待,你一定会立刻回答:「不可能」

有效的心理咨询虽然可以帮助你尽快恢复到平静与舒服的心情状态,

尽可能帮助你在解决生活困难的过程里,变得比较顺利,

然而即使是号称「快速改变」的催眠,基本上仍然需要四到六次,

才能完整地探索与疗愈到一个段落。


因此,心理咨询可以被当成是一种帮助自己迈向健康的长期投资

就象是你每周持续安排运动时间,几个月后就可以逼近理想身材,

或者是每个月固定规划储蓄或理财投资,几年后就可以顺利累积足够的资产,

咨询也是透过持续进行的晤谈,循序渐进地帮助你迈向理想的自我,#心理咨询师说#

心理咨询师说 | 我害怕看牙医,就像我的来访“害怕”来做心理咨询

反过来说,当我们太想要只靠自己解决那些事实上无法化解的困扰,

或是在情绪快要撑不住时才来预约咨询,很可能会搞得每次都只是来「急救」,

勉强让心情振作后,生活仍然一团混乱,


最后反而让咨询的过程拖得更久、更不舒服,就跟我的牙齿一样。

不少人都更容易被外在环境影响自己的心情,

必要时,选择适合的心理师陪伴自己,可能会是重要的行动呢!~


本期作者:张义平(中国台湾),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心理辅导研究所

心理咨询师说 | 我害怕看牙医,就像我的来访“害怕”来做心理咨询

张义平(中国台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牙医   心理咨询   都会   可能会   门诊   喉咙   牙齿   困扰   舒服   害怕   情绪   顺利   担心   过程   心理   心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