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孩子“读懂”,是家长对阅读最深的误解

要求孩子“读懂”,是家长对阅读最深的误解

·

勇读精选 今日上新

三五锄原创

儿童阅读指导套装

要求孩子“读懂”,是家长对阅读最深的误解

关于阅读,家长们有两大天问:

我怎么知道孩子读懂了没有?

我自己也没读懂,怎么引导孩子读懂?

在三五锄多年回应家长们困惑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大家常常从这三个维度衡量孩子的阅读能力:能不能复述故事、说明中心思想、做阅读理解题。

但一直用这三个标准去要求孩子的家长往往会发现一个问题——孩子越发不爱阅读了

要求孩子“读懂”,是家长对阅读最深的误解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死循环呢?因为家长在提出天问的时候,就问错了问题!

以“是否读懂”来衡量阅读结果,就是大家长久以来对阅读最大的误解。

许多家长对阅读缺乏足够了解,常常以自己从小学习的应试思路,来“指引”孩子们的阅读成长路径。

当家长不了解阅读的本质,就会被自身的“阅读理解应试思路”捆绑。

除了两大天问,由“阅读理解应试思路”延伸出来的类似问题还有很多。

要求孩子“读懂”,是家长对阅读最深的误解

自2016年三五锄勇读开始为家庭进行亲子阅读推荐后,我们在社群、微博收到关于阅读的高频问题有这些:

在持续不断接收到家长困惑的过程中,三五锄一直在思考——

2020年11月,三五锄推出全国儿童读书会项目——“和好书做朋友,和朋友读好书”。

三五锄儿童读书会是什么?

三五锄全国儿童读书会,每期90天,现已成功启动2期,集结了300多支队伍,每支队伍12个孩子。

目前三五锄儿童读书会已开启了2期,我们收到了大量来自队长和家长们的良性反馈:

要求孩子“读懂”,是家长对阅读最深的误解要求孩子“读懂”,是家长对阅读最深的误解要求孩子“读懂”,是家长对阅读最深的误解要求孩子“读懂”,是家长对阅读最深的误解要求孩子“读懂”,是家长对阅读最深的误解要求孩子“读懂”,是家长对阅读最深的误解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但我们也在交流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在这里把它称为:“儿童阅读中的传话筒游戏效应”。

传话筒游戏玩过吧?第一个人说的话,可能传到第三个人的耳朵里已经变了样。

在一次又一次回应家长们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三五锄对阅读理念进行的解释和阐述是什么,不同的人在理解时总会加入自己对阅读的主观想象。

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是以自己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但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哪怕在理念和孩子之间只隔一层家长,这个理念都可能因为家长对阅读认知的不同而产生极大的偏差。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偏差非常难被家长自己发现。

偏见盲点(bias blind spot):人们能够看到他人的认知偏见,却无视自身存在的偏见。

举个例子,我们不断强调,峰终指数的使用,是为了让家长观察孩子的阅读,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刻及时出现。

但依然有大量家长忽略了观察与支持,只用孩子能否读完或“读懂”来判定结果,这就导致,孩子的阅读力仍然停留原地,甚至被打压阅读热情。

我们相信,在我们看不到,家长也没有反馈的地方,一定有家长在错误地使用阅读理念却不自知。

为了避免家长在不了解阅读的情况下,使用错误的方式打击孩子的阅读热情,也回应海量家长“想让孩子在阅读完后做点什么”的盼望。

三五锄特别推出

原创儿童阅读套装

勇读笔记+我的100本阅读清单!

点击本行文字或下图抢购!

要求孩子“读懂”,是家长对阅读最深的误解

勇读笔记:儿童主用,父母参考其中理念

我的100本阅读清单:家庭共同使用

适用人群:小学一年级以上的阅读者(年龄低于一年级的家庭,家长可以参考勇读笔记中的表格和孩子进行互动)

主要功能:

给予儿童阅读支持,内含三五锄原创阅读指导与设计

备注:

【我的100本阅读清单】分为【有磁吸挂】和【无磁吸挂】两款。区别在于:【有磁吸挂】的那款上部有挂绳,能够把整张清单悬挂起来。

【我的100本阅读清单】尺寸:长x宽 80x28.5cm

三五锄一直在思考如何实现家长端认知偏差环节的跨越,以相对更直接的方式抵达孩子;同时,在“做什么”、“怎么做”的部分,给予家长更直接的指导,

在这样的思考之下,这套原创阅读套装诞生了!

先来说说套装里的“勇读笔记”,以及它能给到孩子、家长什么样的阅读支持。

1、三五锄原创勇读笔记

要求孩子“读懂”,是家长对阅读最深的误解要求孩子“读懂”,是家长对阅读最深的误解要求孩子“读懂”,是家长对阅读最深的误解

△左:笔记本第一页,诗《但是还有书籍》+小勇读者签名区

右:序言,告诉小勇读者们这本笔记本的诞生原因

我们希望能通过勇读笔记,让孩子接触到不同于以往的“阅读真相”——

“阅读的真相,不在于大人说你应该看到什么,而在于每一本书里都蕴藏一个打开的心灵。当你打开‘这一本书’,它就想跳出来,喋喋不休地打动你。

在这本笔记本里,你将记下自己和‘这一本书’,乃至‘这一个心灵’交手的过程,你可以喜欢,也可以不喜欢一本书;你可以放弃,也可以迎战一本书;你可以在这上面记下你因此产生的各种奇思妙想。”(语出序言)

勇读笔记的设计,以三五锄的原创阅读理念为基础,提取了其中最为核心的5个阅读概念,并从中延伸设计了6个表格配合孩子的日常阅读进行使用。

要求孩子“读懂”,是家长对阅读最深的误解

每一个主题都包含三个版块:1、给家长的话 2、给孩子的话 3、孩子的创作区:阅读表格

1、给家长的话(爸爸妈妈须知)

在给家长的话中,除了阐述三五锄的阅读理念,说明每一个版块要实现的功能外,重点依然是希望给被“阅读理解应试思路”限制的家长和孩子共同“解绑”。

好比“峰终指数”,家长们常常会忘记它的要义,记得到这里温故而知新!

要求孩子“读懂”,是家长对阅读最深的误解

勇读笔记内页-爸爸妈妈须知(关于“峰终定律”)

2、给孩子的话(小朋友的独门武器)

在给孩子的那一页说明里,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专属于他们的“阅读独门武器”,并且给出表格的填写示范。

好比,峰终指数对应《记录我的“wow”一刻》表格,鼓励孩子们记下读书时电石火光的瞬间:

要求孩子“读懂”,是家长对阅读最深的误解

勇读笔记内页-小朋友的独门武器(记录我的“WOW”一刻)

可能对于某些相对“严肃”的家长,有许多的示例看起来太“不正经”了。但家长和孩子对阅读的刻板印象都太牢固了,要在这样的刻板印象中凿出洞来,重新让光照进去,必须得出其不意。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看似“搞怪”的案例,开拓孩子们的思路,为他们提供更为开扩的书写自由,以此传递阅读的真相——阅读没有正确答案,开放你的想象吧,任何想法都是独属于阅读者的真实收获……

3、孩子的创作区:阅读表格&自由绘写页

读完一本书后,孩子会跟着前面的理念指引,在表格区域,回顾他们阅读的心路历程,6大版块、6个表格一一对应儿童阅读过程中的时间线。它们分别是:

①《我的斯通星级》

喜欢或是不喜欢一本书,是每个阅读者的权力,通过斯通星级表,我们希望把选择的权力有理由地“还”给孩子。

一个独立自主的阅读者,能够有理由地阐述自己喜好。通过斯通星级表,我们不仅是在帮助孩子清晰化TA的阅读偏好,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培养具有思辨力的思考者,而不仅仅是用简单结论定义一切的人。

②《我的“WOW”一刻》

我们都有屏息凝神迫不及待地捧着书阅读的经历,在某一个瞬间,我们会由心而发“WOW”的感慨,让故事进入自己的内心最深处。

在这一刻,我们与他人的命运相遇,获悉世界的秘密,正是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时刻,把我们打造成硬核的阅读者。

③《我喜欢作者这么说》

阅读是心灵和心灵的交流,我们总会被一些文字打动,厉害的写作者会把我们心中尚未成形的想法呈现于笔端。

传统的摘抄把“好词好句”引向了“标准套路”,我们希望打破它,让孩子以创作者的视角,来思考这些好词好句究竟为何打动了自己。通过思考,发现文字中的写作奥秘。

④《我能驾驭阅读》

你可以把这张表看做,这是我们为孩子提供的“自救&自夸指南”。

阅读时遇到困难非常正常,“妈妈/爸爸,你能给我读吗?”,孩子们常常这样求助,但很多家长忽略信号,反而把注意力放在“你怎么还不能自主阅读”上,孩子压力更大。

通过这个表,我们向孩子和家长共同释放这个信息:没有人必须独自面对困难,我们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我们可以向他人提供帮助。而无论孩子通过什么样的形式独自或是有支持地读完一本书,Ta都值得最大程度的自我肯定。

⑤《读这本书让我想到……》

读一本书最重要的,不是读懂,而是联结。

但“联结”是什么?从应试教育当中成长起来的成年人往往手足无措。我们能写出一个道理,希望让孩子重述故事主旨。可一旦跳脱这个套路,成年人就仿佛失去了方向。

为了避免家长们在不确定的状态下,盲目地强势地“引导”孩子进行讨论,我们设计了这款表格。

我们长期观察和跟踪儿童阅读,发现孩子完全有能力和书中的内容进行联结,只是许多成人用应试思维,将他们塑造成另一个只追寻“正确答案”的伪阅读者。

⑥《考考你》

阅读,并非读完就结束,正如学习不是听完课就结束了一样,但也并不需要用长篇大论的方式去写读后感。

我们曾给儿童读书会队长们(家长)布置了一项作业——用自己的语言和事例再次阐述“峰终体验”。因为,如果不能将听到、看到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说明在理解上存在断层。

我们希望通过易于操作、快捷、同时富有趣味的方式,来帮助孩子与书之间进行更深度的交流,于是《考考你》应运而生。

在“勇读笔记”的最后,我们还设置了一个大型版块,把更多的自由表达权交到——每一个驾驶着宇宙飞船的小勇读者手中。

帮大家总结一下,勇读笔记能给孩子的阅读提供哪些支持:

  1. 《我的斯通星级》,帮助孩子梳理并理解自己的阅读偏好;

  2. 《我的“WOW”一刻》为孩子积蓄冲击阅读高峰的能量;

  3. 《我喜欢作者这么说》打破传统好词好句的摘抄模式,找到真正打动孩子的词句;
  4. 《我能驾驭阅读》表让孩子知道,在阅读中遇到困难非常正常,重要的是想办法去应对困难;
  5. 《读这本书让我想到……》从最简单之处落笔,让孩子轻巧掌握阅读的核心和本质;
  6. 《考考你》让孩子开动脑筋,以更为有趣的方式与书进行深度对话。

讲完原创儿童阅读指导套装中的“勇读笔记”,再来说说“我的100本阅读清单”

2、我的100本阅读清单

要求孩子“读懂”,是家长对阅读最深的误解

(△“我的100本阅读清单”页面模样)

“我的100本阅读清单”共有两款,如果你入手了无磁吸挂款,那么可以将它钉/贴在适合的墙面上;如果你购买了带磁吸挂款,那么可以将它悬挂在墙上。

要求孩子“读懂”,是家长对阅读最深的误解

就像许多人年初时会给自己立flag,“我的100本阅读清单”就是给孩子们的阅读flag。

只是它比起许多flag都要显眼,显眼得像一面帆,希望一年当中每次经过都会努力提醒你去阅读。

我们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尝试过多种大小,但最后考虑到对孩子和家庭的激励效果,选定了这款,长80cm,宽28.5cm。

孩子每读完一本,就把书的大名填上吧~

我们在表上设计了3个填写项:

阅读的时间——哪一天读完;

书名——读的书叫什么;

峰终评分——评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挑战程度,1分是几乎没有难度,5分是读起来特别辛苦,难度最大。

我们建议把它挂在家里最容易看到的地方,每登记一个书名,既是仪式感,也是一种有形的“信心补充站”——“我能读,我已经读了这么多,我还要继续读下去”。

要求孩子“读懂”,是家长对阅读最深的误解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来填这张像书架一样的表,共同完成100本书的阅读挑战。

在这个“书架”上,大家会发现一些特别的“摆件”,这些摆件原型来自经典的文学作品(是我们特意埋下的“彩蛋”)。

要求孩子“读懂”,是家长对阅读最深的误解

家长们不用特意提早告诉孩子,只需要在合适的时刻,让孩子把他的阅读经验、观影经验和书架上的摆件联系起来,直到TA找出全部摆件的答案。

相信孩子们通过一本又一本的阅读,会找出它们是什么!(我们不提供标准答案,答案藏在每一个家庭的书架上)

要求孩子“读懂”,是家长对阅读最深的误解

套装的适用年龄为小学一年级以上的阅读者,如果是年龄低于一年级的家庭,家长可以参考勇读笔记中的表格和孩子进行互动。

这套儿童阅读指导套装,算是我们对长期以来家长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的一个回应:真要让孩子阅读之后做点啥,不如做勇读笔记!

与其翻来覆去要求孩子复述故事破坏ta的阅读兴趣,不如创造ta自己勇读笔记来得受用!

我们能做的都努力尝试了,你能做的,就是把不同的深入阅读方式带回家,戳右边,带走三五锄给孩子们的阅读指导指南!

要求孩子“读懂”,是家长对阅读最深的误解

想获取更多优惠资讯

把三五锄原创儿童阅读指导套装

带回家!

勇读精选,已有7年成长经验,我们精选让孩子叫好叫座的优质图书,我们亲自测评亲子共玩的产品,我们甄选自己使用过的好物,分享给热爱阅读,热爱生活的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斯通   家长   孩子   读书会   摆件   星级   误解   清单   表格   套装   理念   儿童   方式   发现   家庭   笔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