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科学家也有朋友圈……

说到科学家,你会有什么联想?古板、严肃、正经……类似的词汇涌入你的脑海。

除了科学家,对于科学定理,你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恐怕会回忆起自己在高中课堂上上课的情景:懵懵懂懂地听老师讲课,自己的思绪却不知道飘到哪里了……

曾经的我也是这样思考的,直到最近,我才改变了我的想法。因为我读到了一本有趣的书——《科学家的脸书狂想》。

如果科学家也有朋友圈……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群90后,他们是一群理科生,但他们也是信息时代的”土著“。他们相信如果以前的科学家也跟我们一样用FACEBOOK的话,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表现一定会很有趣。


如果科学家也有朋友圈……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爱因斯坦、牛顿,还可以看到中国的科学家如张衡、墨子等人在FACEBOOK上和大家的互动。

01 我和你如同两条平行线

欧几里得是古希腊数学家,著有《几何原本》。

如果科学家也有朋友圈……

一天,一群年轻人来到位于雅典城郊外林荫中的柏拉图学园。只见学园的大门紧闭着,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 ”这是当年柏拉图亲自立下的规矩,为的是让学生们知道他对数学的重视,然而却把前来求教的年轻人给闹糊涂了。有人在想,正是因为我不懂数学,才要来这儿求教的呀,如果懂了,还来这儿做什么?正在人们面面相觑,不知是进是退的时候,欧几里得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只见他整了整衣冠,看了看那块牌子,然后果断地推开了学园大门,头也没有回地走了进去。

很多人也许听说过三行情诗,用数学写的情诗也很美。

我更害怕的是

我们俩是交线

相遇后就相离

02 墨子也是科学家?

印象中,墨子是个哲学家,诸子百家里的人物,没想到他也会出现在《科学家的脸书狂想》中,虽然是最后一个出场的。

原来,除了创办墨家学派之外,墨子还和他的学生,做出了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

把一支削得尖且细的铅笔,在一张硬纸片的中心部分扎一个小孔圆圈。小孔的直径约三毫米,设法把它直立在桌子上,然后拉上窗帘,使室内的光线变暗。点上一支蜡烛,放在靠近小孔的地方。拿一张白纸,把它放在小孔的另一面。这样,你就会在白纸上看到一个倒立的烛焰。我们称它是蜡烛的像。前后移动白纸,瞧瞧烛焰的像有什么变化。当白纸离蜡烛比较近的时候,像小而明亮;当白纸慢慢远离蜡烛的时候,像慢慢变大,亮度变暗。改变小孔的大小,我们再来观察蜡烛的像有哪些变化。你可以在硬纸片上,扎几个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孔,孔和孔之间相距几厘米。这时候在白纸上,就出现了好几个和小孔相对应的倒像。它们的大小都一样,但是清晰程度不同,孔越大,像越不清楚。孔只要够小,它的形状不论是方的、圆的、扁圆的,对像的清晰程度和像的形状都没有影响。

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后世的人开玩笑说应该颁个诺贝尔和平奖给墨子。

刘德华还拍过墨子的电影。

他在墨子的社交媒体上留言:你知道那部电影有多难拍吗?

03 世界越快,心越慢

在《科学家的脸书狂想》这本书中,一共介绍了40位知名的科学家。相信其中一定有你喜欢的科学家,喜欢看纸质书的朋友也可以买二手书来看,更环保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墨子   科学家   欧几里得   柏拉图   小孔   情诗   纸片   学园   狂想   白纸   社交   蜡烛   朋友圈   形状   大小   数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