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物资的国家那么多,为何日本频频上热搜?

疫情阴云之下,全民投入奋战,俄罗斯、韩国、巴基斯坦等许多国家也纷纷伸出援手。

在众多善意之中,一衣带水的友邻日本,以其捐赠物资上的赋诗,频频登上热搜。

在日本舞鹤市捐赠给大连的物资上,印着一句唐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富山县向辽宁省捐赠口罩的包装箱上印着“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引发朋友圈好评一片。

此前,还有“守礼之邦,源远流长”、“山川异域,风月通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同样接连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


捐赠物资的国家那么多,为何日本频频上热搜?


捐赠物资的善举收获了国人的感激,赠诗却赢得了尊重。

抛开历史因素不谈,日本此次在中国大大刷了一波好感。

热点背后,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为何日本捐赠物资包装箱上所赋的唐诗,会引起国人如此刷屏赞叹?


捐赠物资的国家那么多,为何日本频频上热搜?


除了人道主义情感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得益彰,这背后显露的是我们对中国文化传承现状的惭愧与忧心。

不少网友评论,“很惭愧,作为中国人,居然第一次见这几句诗!”,“别人学到的,却是我们丢掉的。”


捐赠物资的国家那么多,为何日本频频上热搜?


同为抗疫标语,我们在此次疫情中多为口语白话:“出门打断腿,还嘴打掉牙”、“今年上门,明年上坟”、“聚餐就是找死,拜年就是害人”、“今年过年不串门,来串门的都是敌人,敌人来了不开门”。

相比之下,“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已经属于文雅的表达。


捐赠物资的国家那么多,为何日本频频上热搜?


为何捐赠物资,成了日本“飞花令”的赛场?日本人的汉语功底从哪儿来?

自始至终,日本从未否认过自己的文化传承来自于中国。

江山之美,边塞之情,所谓众国仰慕的“盛唐气象”,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诗句里那些富于浪漫气息的精神面貌中。


捐赠物资的国家那么多,为何日本频频上热搜?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以言志,源远流长,古人在诗词中留下的人生感悟,跨越千年与我们一脉相通。

诗词的意蕴滋养着我们的心境,简单的文字组合,却有着口语白话无法替代的美。

国家危难之际,并不一定要咬文嚼字的抒情。

在非常时期,“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短小精悍,振奋精神;“带病回乡不肖儿郎,传染爹娘丧尽天良”、“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地府相会”等劝告也能走进人心,达到一定劝阻效果。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但却不能只会写这一种。“写白话”和“只会写白话”,有着根本的区别。


捐赠物资的国家那么多,为何日本频频上热搜?


“想看唐朝就去日本,想看明朝就去韩国”,我们可以把这一句话当做调侃,如今,却也是实实在在的现实。

如同一位学者所说,这些诗句“火的不是时候,却也正是时候”,我们在夸赞日本有心之余,也应该反思,为什么中国的文化被别人引经据典,而我们却有些词穷?


捐赠物资的国家那么多,为何日本频频上热搜?


在五千年文明的史山上,我们曾有过那么多高光时刻,今天,也理应不忘中华璀璨文化的有效传承,让每一代国人都能感受穿越千年的力量和诗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日本   富山   物资   包装箱   源远流长   韩国   武汉   白话   疫情   中华   诗句   唐诗   中国   国人   国家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