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信,比体罚还伤害孩子的是吼孩子

昨晚和闺蜜在微信聊天,她突然这样问我:“你说,我是不是一个不及格的母亲?”

原来,她忍不住对儿子大吼大叫。

她的儿子咳嗽得很厉害,医生告诉他不要喝凉水。 结果,儿子不仅偷了冰箱里的冰淇淋,而且还不肯承认。 她气得直喷出恶毒的话,响彻整个屋子:

“就知道吃吃吃,咳嗽还想要好吗?”

“咳死了,算了!”

儿子这时候被叫了一声,转过身来,二话不说,也没有哭,就回房间去了。

晚上,听到儿子大声咳嗽,她又后悔又愧疚,就起身给儿子倒了一杯温水,并道歉。

但儿子背对着她,什么也没说。

更何况,倔脾气一上来,这两天她都不认识她了。

她心疼地说:“我感觉孩子离我越来越远了。”

我想起了国际资深记者周以军的一段话:

我周游全国,得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在孩子面前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因为一旦情绪爆发了,以后再怎么道歉也没有用。 你看他沉默不语。 事实上,有很多事情已经造成伤害了。

被骂不说话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

看完以下三个故事,或许我们可以从其中找到答案。

第一个故事来自贴吧一位妈妈分享的亲身经历。

那一年,她的婚姻遭遇破裂,事业遇到瓶颈。 她每天都在火灾中,7岁的儿子不可避免地成了她的出气筒。

她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冲儿子大吼:

“怎么又在墙上乱写了,你聋了吗?”

“你再不捡玩具,我就把你扔了!”

“你只是个油瓶,养你有什么用!”

渐渐地,每次被骂的时候,儿子都低着头站在一旁,闭着嘴,两只小手紧紧地抓着衣角,情绪低落。

一开始,她还有些沾沾自喜,喊了两声,她就乖乖听话了!

直到有一次,她无意中发现儿子在日记里写了这么一段话:

妈妈一定不要再爱我了!

今天,妈妈又生我的气了,脸色凝重,眼睛像铜铃似的,不时用手指戳我的头。 我喊了好几次,“如果我知道,我会想你的。”

我好害怕,怎么才能不让妈妈生气呢?

她儿子的话像针一样刺痛着她。

她记得那天儿子在游乐园里没看到她,哭得满头大汗,生怕被甩在后面。 当她想到儿子小心翼翼地想弄明白她的脸时,她就崩溃了。

有人曾说过:“父母生气时,孩子的恐惧就像被几只老虎逼到墙角。”

你对你的孩子大吼大叫,他不会停止爱你,但他会活在不被爱的恐惧中,越来越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和安全感。

第二个故事来自广西一个22岁的女孩。

她说:“我永远不会忘记妈妈对我的伤害。”

那天同桌输了5块钱,翻书包没看到,怀疑是她拿的。 争执之下,两人开始打架,身上都挂上了血色。

为此,老师邀请了家长来学校。

她被罚站在办公室门前,看着妈妈气呼呼地朝她走来,不顾情况,不顾她的伤势,也不顾楼道里来来往往的人,直接喊道:

“每天不好好学习,你就会到处惹麻烦,要你什么用……”

她好几次想张嘴解释,却被妈妈吼了回去。 那一刻,她的心都碎了。

妈妈的声音很大,大脑一片空白,只想闭上耳朵,让风暴快点过去。 至于她妈妈说的话,她没时间听,也不想听。

放学回家的路上,她望着天空,一团阴霾,就像她的心情一样,母亲的吼声把她推到了心里的死胡同。

她开始想,如果自己离家出走,找不到她的妈妈会不会生气,如果她死了,妈妈会不会每天擦眼泪后悔?

复仇的念头在她心中越来越强烈。 她走到水库边,跳了下去。 幸好,她被路过的大叔及时救了起来……

教育专家陈鹤琴说:孩子幼小的心灵很容易受到伤害,任何粗鲁、武断的教育方法都是过时的。

父母对孩子大吼大叫、脱口而出的伤人情绪,会让孩子感到不被信任、不被接受,同时也会生出愤怒。

但大多数时候,他们不是把矛头指向父母,而是瞄准自己,通过伤害自己来报复父母。

第三个故事来自江苏初级管理学院的小伙子小林(化名)。

他说,小时候,父亲喜欢吼他,还喜欢喝酒,一喝酒就打他。

父亲脾气不好,喜欢大喊大叫。 有时,当他犯错时,他会发出一声怒吼。 小家伙看着父亲扭曲的脸,就像在电视上看到了可怕的怪物……

他非常害怕,不敢回答。 每次父亲大喊大叫,他都会装作没事,跟朋友避了出去。

后来,父亲越是喊,他就越是叛逆。 当他的父亲对他大吼大叫时,他也吼了回去。

到了初中,他已经麻木了,开始自暴自弃,沉迷于网络游戏,心想:“反正我什么都做不好。”

有一次,他因为被朋友骂,在玩游戏时和朋友发生了冲突,这勾起了他小时候被父亲骂的痛苦回忆。 他找了一把水果刀,刺了他的朋友三刀!

事后,父亲非常后悔:“都是我的错,他一直看起来很乖,我误以为骂了两次也没事,于是又提高了嗓门,越骂越凶。 不想...”

范登老师解释:

“有些孩子没有反应,但孩子不知道如何处理伤害,所以他们把它压在潜意识里。

为了自保,表面上似乎无所谓,哪怕是嬉皮笑脸,但内心却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

父母对孩子大吼大叫,孩子往往只接受情绪,但孩子终究是孩子。 他们还年轻,消化不了,只能继续在内心压抑。

直到最后,情绪被引爆,伤害了自己和他人。

三个故事,三个孩子,让我们看到一件事:

对于父母来说,可能只是一两分钟的大喊大叫,但对于孩子来说,伤害可能会持续一生。

一项调查显示,全国近90%的父母曾对孩子大吼大叫。

而经常被骂的孩子,很可能会有这些性格问题:

自卑,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

习惯性取悦别人,怕被伤害;

缺乏安全感,亲密感弱;

脾气暴躁和冷漠。

试想父母的怒吼有多可怕?

闺蜜说:我特别想把孩子收好,我讨厌这样的自己,但我控制不了自己,我太需要帮助了。

的确,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会累、会无助、会纠结、会失控、会犯错。

就连著名教育家陈鹤琴也头疼地说:“养个孩子好辛苦。”

所以,在这条戒吼的路上,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我们一起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孩子   安全感   脾气   小时候   恐惧   生气   情绪   后悔   儿子   父亲   父母   妈妈   喜欢   朋友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