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低的父母,才会不停地给孩子讲道理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强调智商的重要性,因为智商高代表着聪明的大脑和更好的表现。 事实上,情商在很多情况下比智商更重要,但往往被人们忽视。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身边有太多情商低的父母,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对的,但他们不知道自己实际上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我朋友的儿子天天在读小学四年级。 与低年级相比,他的功课不仅多得多,而且难度也更大。 所以天天的功课每天都是错的多。 只要他发现天天有问题,我的朋友和她的丈夫就会轮流批评天天。

朋友会告诉浩浩学习的重要性,告诉他好好学习就能找到好工作,学习不好生活会很辛苦; 父母赚钱也不容易,所以要珍惜学习机会,有很多孩子无法上学,因为家里没有条件……

父母总以为跟孩子讲道理,就是对孩子负责,对孩子好。 但是当我们一直在孩子耳边唠叨唠叨这些大道理时,孩子会怎么想? 他们不仅不会感激父母,反而会厌恶父母啰嗦,不愿与父母沟通。

教育家卢梭认为,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情商低的父母,才会不停地给孩子讲道理

情商低的父母只会跟孩子讲道理

我和我的朋友带孩子们去吃饭。 桌子旁边坐着一个可爱的小男孩。 他看起来还不到三岁。 他妈妈帮他点了一碗意大利面。 这对男孩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因为他无论如何都很难做到。 叉子和筷子不够用,面条总是散落一桌,有的还顽固地搁在男孩干净的外衣上。

看着孩子试着吃面条的样子,我和我的朋友都笑了。 他真的很可爱。 但男孩的妈妈看到后,开始指责男孩,说他粗心大意,吃不下面条,弄脏了刚刚穿的衣服, 这真是没用。

男孩一开始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妈妈,后来妈妈越说越激动,男孩的心情也越来越低落,最后低下了小脑袋,眼泪在眼眶里倔强地滚了下来,对妈妈说:我错了。

男孩的妈妈终于满意了。 在这场没有火药的战斗中,他的母亲赢了。 她开始督促孩子快点吃饭,晚点去早教。 只见孩子面无表情,却小心翼翼地埋头吃面。 他眼中的小委屈,让人心疼不已。 我觉得他这个时候应该是怨恨自己的妈妈,还是真的在反省自己,把自己定位成妈妈眼中的一个不值钱的孩子。

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感,这使得他们习惯性地以大人的态度对待孩子。 父母会把自己的苦心教育作为对孩子负责的行为。 当然,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臣服于自己。

因为很多家长喜欢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一旦发现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计划发展,就会软硬兼施,通过各种说教或粗鲁的方式让孩子选择顺从。

家长用自己的方式教孩子,这是明显的观念偏差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当自己辛辛苦苦收拾的客厅,突然堆满了孩子的玩具; 刚给孩子们穿的衣服洗干净后,不经意间沾上了五颜六色的颜料……这时候,他们的心注定要崩溃,难免会抓着孩子抱怨。

但孩子们只是想尝试不同的玩具,只想画一幅美丽的图画。 他们不明白,自己不哭不闹,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静静地驰骋。 为什么他们会激起父母的愤怒? 老师不是说要多做多做吗? 为什么父母要剥夺他们本应拥有的权利?

显然,家长们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因为孩子的这些行为会让他们不得不再次打扫房间,不得不再次洗衣服,这在第一时间是可以避免的。 但毕竟孩子没有大人的思维,他们也不会理解父母的想法。 所以,父母说教的语言对他们来说是那么苍白无力,他们自然不会从心里接受。

说教真的有用吗? 言传身教的作用会更大

情商高的父母不会总是盯着孩子的错误,也不会花很多时间和孩子讲道理。 他们更愿意实践,为孩子树立榜样。 因为这样不仅效率更高,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就像父母总是告诉孩子不要玩手机一样, 如果父母能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带孩子玩游戏,走出家门接触社会,孩子自然会远离手机。


情商低的父母,才会不停地给孩子讲道理

总结

我相信,如果父母在生活中情商高,那么孩子自然不会差,因为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孩子在潜意识中总会以父母为榜样。

放弃那些无用的说教,因为父母眼中的所谓原则,真的不适合孩子。 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做一个高情商的父母。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好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卢梭   情商   父母   面条   习惯性   榜样   智商   眼中   家长   男孩   自然   妈妈   孩子   朋友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