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奇女子宣姜:红颜祸水?不,我只是为了生存


《诗经》中的奇女子宣姜:红颜祸水?不,我只是为了生存


传言,春秋时期,齐宋出美女。如果哪家公子能够迎娶这两国的女子,那就是走上人生巅峰!

“衡门之下,可以棲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诗经·陈风·衡门》

横木为门城东头,横木底下好栖身。流水滔滔沁丘下,清水可以治饥渴。

难道想要吃鲜鱼,一定要鳊鱼才如愿吗?难道求娶女子,一定要是齐姜才欢颜吗?

难道想要吃鲜鱼,一定要鲤鱼才吃吗?难道求娶女子,一定要是宋子才开心吗?

《诗经》中的奇女子宣姜:红颜祸水?不,我只是为了生存


那么,齐国女儿到底有多漂亮呢,竟让诸侯各国竞相争夺?

《诗经·卫风·硕人》里面有一篇是赞美卫庄公的夫人“庄姜”,内容如下: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身材修长又苗条,锦绣嫁衣多美丽。她是齐侯娇女儿,如今嫁作卫侯妻。齐国太子亲妹子,邢侯子女称小姨,谭公是她的妹婿。

手指纤细像柔荑,皮肤白皙如凝脂。颈如蝤蛴白生生,齿似瓠瓜子整齐。丰润前额弯眉毛,浅笑盈盈就靥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据说这是题咏美人文学作品的“千古之祖”。但是今天不说庄姜,我们来聊一聊齐国另一个女儿,宣姜的故事。

《诗经》中的奇女子宣姜:红颜祸水?不,我只是为了生存


01、《新台》:强娶

“十八年,初,宣公爱夫人夷姜,夷姜生子伋,以为太子,而令右公子傅之。右公子为太子取齐女,未入室,而宣公见所欲为太子妇者好,说而自取之,更为太子取他女。”

——《史记·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第七》

首先出场的是“夷姜”

夷姜,原本是卫庄公的妾室。卫庄公死后,夷姜与还未即位的卫宣公姬晋有私情,并替其生下三子,一名伋、一名黔牟、一名顽,其中,公子伋被立为太子。

伋长大成人后,卫宣公为他聘娶齐女,此女便是“宣姜”。但是宣公听说“宣姜”非常漂亮,就想据为己有,于是先下手为强,在两国交界的黄河边修建一座小城,起名“新台”

当齐国送亲的队伍到达这里的时候,卫宣公就在这里举办了一场婚礼,只是新郎变成了自己

《诗经》中的奇女子宣姜:红颜祸水?不,我只是为了生存


虽然太子公子伋敢怒不敢言,但是卫国百姓却不耻自家国君的所作所为,编了一首歌谣讽刺卫宣公,把他比喻成丑陋的癞蛤蟆。

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诗经·邶风·新台》

新台城啊新幽幽,黄河的水啊滚滚流,奔着快乐美好来哪,不想蛤蟆占上头。

新台城啊光鲜鲜,黄河水啊上接天,奔着快乐美好来啊,一只蛤蟆占了先。

设个网来捕鱼,不想蛤蟆落了网,奔着快乐美好来约,得了一个癞蛤蟆。

我国文论专家周振甫对此诗也有一番别有风味的翻译:

新台照水倒影明,河水长得与岸平。求的安顺夫婿好,嫁个蛤蟆不像人。

新台靠水造的高,河水涨满浪滔滔。求的安顺夫婿好,嫁个蛤蟆不得了。

渔网设备为捕鱼,捕个蛤蟆空怜渠。求的安顺夫婿好,得这蛤蟆怎么了。

《诗经》中的奇女子宣姜:红颜祸水?不,我只是为了生存

宣姜嫁给卫宣公后,卫国老百姓也作了一首歌,表达他们的同情之心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王真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诗经·鄘风·君子偕老》

对于这首诗,人们的理解褒贬不一。

有人说这是在讽刺宣姜:你长得那么漂亮,穿得那么美丽又怎样,还不是嫁给了自己的公公,所以,我们不会喜欢你这样的不善良的人的。

也有人说,这是对宣姜不幸遭遇的同情:明明是要嫁给一个翩翩少年郎,不想中途却被公公截胡,被迫嫁给一个类似“癞蛤蟆”的糟老头子,“子之不淑”就点名了该诗的主题。


《诗经》中的奇女子宣姜:红颜祸水?不,我只是为了生存


02、《二子乘舟》:丧子

卫宣公强娶宣姜之后,公子伋的母亲夷姜就自尽于世

桓公十六年:初,卫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夷姜缢。——《左传》

宣姜与卫宣公结婚后,为其生下两个儿子,一个是公子朔,一个是公子寿。其中哥哥公子寿与太子公子伋关系极好,但弟弟公子朔与两位哥哥就有点不相容。

宣公正夫人与朔共谗恶太子伋。

宣公自以其夺太子妻也,心恶太子,欲废之。及闻其恶,大怒,乃使太子伋於齐而令盗遮界上杀之,与太子白旄,而告界盗见持白旄者杀之。

且行,子朔之兄寿,太子异母弟也,知朔之恶太子而君欲杀之,乃谓太子曰“界盗见太子白旄,即杀太子,太子可毋行”。

太子曰“逆父命求生,不可”遂行。

寿见太子不止,乃盗其白旄而先驰至界。界盗见其验,即杀之。

寿已死,而太子伋又至,谓盗曰“所当杀乃我也”盗并杀太子伋,以报宣公。


《诗经》中的奇女子宣姜:红颜祸水?不,我只是为了生存

这一天,公子朔又在卫宣公面前说太子公子伋的坏话。卫宣公很生气,本来就因为自己抢夺了儿子的老婆而疑神疑鬼,被这么一告状,就更加讨厌太子,想彻底除去。

于是,卫宣公就派遣太子出使齐国,并给了太子一根“白旄”。另一边卫宣公又安排了一群杀手,告诉这些杀手,谁手上有白旄就杀谁。

卫宣公和公子朔安排这些事情的时候,并没有避开公子寿。公子寿后就赶去通知太子公子伋,让公子伋赶紧逃跑,说父亲想要杀他。

公子伋可能也是生无可恋,听闻这个消息后,并没有离开,说:“既然是父亲的命令,就不能违背。”

公子寿见劝不动太子,就把太子灌醉,自己拿着白旄离开。等到太子公子伋酒醒赶去的时候,公子寿已经被杀,太子愤怒地对杀手说:“你们要杀的是我,为什么要动我的弟弟?”并让人把他也杀了,于是,太子也死去了

卫国百姓也写作了一首词纪念兄弟二人: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诗经·邶风·二子乘舟》

你们俩乘船走了,船儿越飘越远。我们多么思念你们啊,心中是如此烦躁不安。

你们俩乘船走了,船影也渐渐隐没。我们多么思念你啊,希望别再遭遇灾祸!

哎,真是可惜可叹!

《诗经》中的奇女子宣姜:红颜祸水?不,我只是为了生存


03、《墙有茨》:再嫁

卫宣公连折二子后不久去世,公子朔即位为国君,史称卫惠公

卫惠公即位时年幼,庶兄公子顽与母亲宣姜私通,并生有五子: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

彼时卫国宫室内部丑闻再起,卫人作诗讽之:

“墙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诗经·鄘风·墙有茨》

墙上长蒺藜,没办法扫除。宫中淫乱事,不能道分明。若要道分明,污秽不可听。

墙上长蒺藜,没办法去除。宫中淫乱事,无法细细讲。若要细细讲,说来话可长。

墙上长蒺藜,没办法约束。宫中淫乱事,不能乱开口。若要说出去,言语使人羞。

诗中用“蒺藜”的疯狂生长,暗示宫中淫乱之事遮掩不住,每句以“不可道”、“不可详”、“不可读”结尾,大卖关子,后面更是以“丑”、“长”、“辱”三字结束,讽刺意味甚浓

《诗经》中的奇女子宣姜:红颜祸水?不,我只是为了生存


结语

对于宣姜的遭遇,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没有资格对其品头论足,尤其是进行道德绑架:为什么不以死明志

一个女子要想在乱世生存,本就不易,更别说掺杂了那么多的利益纠葛。所以,不用把自己标榜得那么高尚,想想如果是自己换作宣姜,又会如何自处?

《诗经》中的奇女子宣姜:红颜祸水?不,我只是为了生存

罗子言,爱好写作,80后全职妈妈,从校服到婚纱,生活满满的正能量与幸福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诗经   国君   安顺   生下   横木   蒺藜   夫婿   齐国   癞蛤蟆   祸水   宫中   蛤蟆   河水   太子   公子   红颜   夫人   女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