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不应该只有女孩

#情感点评大赏#

性教育,不应该只有女孩

为人父母者,最大的愿望应该就是,孩子一生都喜乐平安

但人心的复杂,人性的不可控制,都让这种简单至极的愿望变得最难实现。

尤其是女性,从古至今,在男尊社会里挣扎求生,再加上特有的身体构造,让女性承受了许多的痛苦。

所以,即使是在现在这个社会,对于女性的保护,依然要大于男性。

如果我有一个女儿,我肯定从她小的时候就开始对她进行性教育,对出现在她身边的人会小心谨慎。

性教育,不应该只有女孩

对于男孩的性教育,大家的重视程度要低于女孩。

我也是这样的。

我一直都只是教育我儿子不能随便亲别人,尤其是小女孩。

我以前的观点就是:女孩的父母教会女孩保护自己,男孩的父母教会男孩如何不去伤害别人。

我觉得这样各司其职是很好的,但是,我却忘了,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受到的伤害不仅仅来自于同龄人。

当他们没有反抗能力的时候,伤害更多的是来自于比他们大很多的成年人。

性教育,不应该只有女孩

男孩也不安全

曾经追剧的时候,看到女主调戏男主“男孩子在外面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时候,我把这句话当作段子,一笑而过。

但我还是太孤陋寡闻了,人性的猥琐,世间的黑暗,我低估了。

BBC纪录片《被性侵的男性:打破沉默》中,有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每小时,大约有8男性遭到性侵!

有人说,这是国外的数据,不能代表中国。

真的是这样吗?

同样都是从远古进化而成的人类,同样都是经历了残酷血腥的淘汰才留存至今的血脉,为什么我们就这么放心他人不会伤害我?

湖北武穴7岁男童,遭受老师性侵7年,从而患上性病;

山东一16岁的男生,在遭受继父性侵后,挥刀20多次,杀死对方;

湖北大叔被指性侵多名少男,被捕时正与两个男童躺在床上;

男老师多次性侵两名男童,二审被判刑14年。

……

现在,我们还能说这样的事情只会发生在其它国家吗?

《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综合报告2005》中显示:每100个男生中,有2-3个人曾有过被迫发生性行为。

所以,家里有男孩的家长应该重视,再不能因为男孩不会受到伤害而放松对男孩的保护。

性教育,不应该只有女孩

他们也很痛

现代社会女性意识觉醒,一直都在追求与男性同等的地位与尊重。

但无论如何努力,总会有一些偏见,让我们女性同胞“恨而生为女子”。

但我们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会发现:

不仅女性在遭受性别偏见的苦,男性也深受其害。

社会风气规定:我负责貌美如花,你负责挣钱养家。

如果我们违背这个规定,女的会被人定义为不是好女人,因为她不顾孩子与家庭;而男的就会被贴上“没出息”的标签:看吧,还要女人来养他!

社会风气规定:女孩被摸一下应该奋起反抗,男孩被非礼那是叫有魅力。

性教育,不应该只有女孩

所以,面对男孩的控诉,许多人都以调侃的口吻,说着不以为然的话。

最终,将惊慌失措,弱小无助的男孩推入绝望的深渊!

男孩被性侵后,其实与女性一样,他们也会有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也会感到不安,也会有恐惧的固定习惯。

他们想忘记,但是他们的身体会告诉他们,这一切不是幻觉。

性教育,不应该只有女孩

有些人在遭受性侵后,甚至会有直肠溃烂、瘀斑,有的会肛门撕裂、骨折,更有甚者,会因此染上性病。

身体的痛苦时刻提醒着他们,如影随形,有些人,一辈子都摆脱不了这样的噩梦。

他们害怕与人交往,痛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遭遇,所以,他们性格孤僻,心理扭曲,有的从此改变性别取向,一辈子都要生活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下。

有的人甚至想要报复,做出一些偏激行为。

因为,他们也痛,他们也恨,即使他们被社会要求“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

性教育,不应该只有女孩

男孩的悲剧,是整个社会在助力

虽然有这么多的受害者,但我们在社会上很少听到有关男性被性侵的新闻。

东京奥运会主会场,一位30岁的乌兹别克籍男大学生涉嫌性侵一名同样在此打工的20多岁女性。

性教育,不应该只有女孩

这个消息很快就登上了热搜。

大家都知道娱乐圈潜规则多,尤其是关于女性的权色交易,但很少听到有关男性这方面的消息。最多就是谁谁谁入赘,谁谁谁成为豪门女婿,瞬间少奋斗十年。

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让这些罪恶如此逍遥法外呢?

仔细想想,是全社会之过,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此负责。

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多,对男性的要求也不低。女子可以软弱,男主必须坚强。

尤其是大家在性这一块会不自觉地认为,男生在这种事情上,吃不了亏。即使是年龄比较小的幼童,大人也只会觉得这是因为他家孩子招人喜欢,没什么大不了。

正是这种不以为然的态度,才会在男孩受到伤害时,无法求助。

性教育,不应该只有女孩

根据英国最大的男性性暴力受害者公益机构公布的数据,2010年-2014年间的67万名男性受害者中,只有不到4%的人会选择事后报警,剩下的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沉默。

因为羞耻,他们不允许自己的自尊受到伤害!

对男孩实施性侵暴力的人,有可能是直男,有可能是同性恋,也有可能是女性。

因为力量悬殊,施暴者会对受害者使用体力优势进行胁迫。

性教育,不应该只有女孩

即使当男孩长大,有了反抗的力量,他们也有可能被录像带所威胁,从而更加沉默。

但地位的不对等,让即使有力量反抗的人,也会选择服从,古代公主养面首就是很鲜明的例子。

一切的迫害,都是利用了受害者的脆弱,尤其是还很弱小的男孩。

在中国,法律上的强奸罪只有男性才有,女性只有“强制猥亵罪”,或者“故意伤害罪”。但这两个罪名的惩罚力度都轻于强奸罪。

所以,许多男性性侵案都是不了了之。

说起来,还是性别偏见惹的祸!

性教育,不应该只有女孩

帮助沉默的受害者

无论是女孩还是男孩,受到伤害,都会让人很心痛!

作为父母,只能拼尽全力去保护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去乞求别人的善良。

耳提面命,要让孩子知道,什么行为是可以的,什么行为不可以。

比如有人喜欢你,捏捏脸没关系,但是亲脸蛋就不行,更不要说触碰秘密部位。

比如一起玩没关系,但是别人要求你触摸他的秘密部位,这个就不行!

总之,要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是坚决不能做!

当然,性教育不仅仅是警惕,还应该有生理知识的输入,但这是个长期过程,家长只能坚持。

性教育,不应该只有女孩

有些孩子受到伤害时,第一时间选择告诉父母。如果父母这个时候不以为然,会葬送孩子逃离深渊的希望。

根据公益机构“儿童保护”发布的《2018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显示,在所有儿童性侵案中,近7成是由熟人作案。

在2018年媒体公开报道的317起案例中,有210起是熟人作案。

所谓的熟人,有可能是我们的亲属,有可能是我们的老师,也有可能是经常接触的邻居。

所以,不要当把自己孩子送进火坑的那个推手!

性教育,不应该只有女孩

有些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经常把孩子送到自己相熟的人的家里,请他们帮忙照看,甚至吃穿都在别人那里,孩子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

有些父母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送去寄宿制学校,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孩子远离了父母,就远离了最坚强的保护。

所以,尽量让孩子大一点,力量强一点才去面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吧!

性教育,不应该只有女孩

结语

养孩子不容易,但父母还是多花点心思在孩子身上。

因为,有些伤害,永远都不会痊愈,谁都对比无能为力!

性教育,不应该只有女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性教育   女孩   男童   偏见   受害者   熟人   沉默   男性   父母   男孩   力量   儿童   孩子   女性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