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男女:我们生而不同,但可平等相待

头条上有个人问:孩子9个月,母亲年纪大带娃吃力,但是妻子不同意辞职,我该怎么办?

楼主可能只是想要从网友这里寻找一点建议,但是没有想到评论区是一边倒地在质问他:为什么必须是妻子辞职带娃呢?

致男女:我们生而不同,但可平等相待

01.我们生而不同

在产房外面,医护人员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男孩还是女孩”、“母子是否平安”,这足以说明,性别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如果一个无法确定性别的双性婴儿诞生,医生和家庭都会为这个婴儿选择一个性别,因为,从社会意义上来讲,人类在性别选择上,有且只有一个选项:“要么男性,要么女性”。

致男女:我们生而不同,但可平等相待

哈里斯(Harris,1998)提到:“人类共有46染色体,其中有45 条与染色体无关。”

所以,男性和女性在许多方面其实是差不多的。

身体特征:坐立、行走等。

心理方面:智力、创造力、自尊、幸福感等。

情感:友情、爱情、亲情等。

尽管有这么多的相似之处,但是,男性和女性之间仍然存在着许多差异。

致男女:我们生而不同,但可平等相待

与他人联系方面,与男孩在谈话时更多关注任务本身和大环境的不同女孩则更加关注个人关系

比如女性和朋友之间的聊天时间更长,也愿意和朋友分享各自的生活。

工作偏好方面,男性更愿意选择那些具有增强性别之间不平等的工作,比如航海者、军人等。

致男女:我们生而不同,但可平等相待

女性需要关注他人的职业中,从业人数比较多,比如护士、教师等。

维系家庭方面,女性会花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和老人。

致男女:我们生而不同,但可平等相待

即使女权运动已经开始了这么多年,但社会仍然是男性处于统治地位,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在工业国家,女性的平均工资比男性的低33%,但是在这个差距中,只有1/5的差距可以用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等因素加以解释(世界银行,2003)。

也就是说,即使受教育程度相同,工作经验相同,女性的社会竞争力也远不如男性。

致男女:我们生而不同,但可平等相待

男性在体力方面天生优于女性,偏爱一些具有力量美感的活动,也经常参与需要力量优势的行动,比如战争、打斗等。

2001年,美国联邦调查局指出,在美国,92%的罪犯是男性,犯谋杀罪的男女比例是10:1.

致男女:我们生而不同,但可平等相待

02。但是,我们都被偏见包围

人类聚群而居,不管愿意与否,总存一些社会信念约束言行举止。

现在社会对女性的公然偏见已经没有以前那么严重,但是,偏见依然存在,或者说依然严重,只是更加细小和隐蔽

大学毕业找工作,遇到很多次面试官问:“有男朋友吗?”“结婚了吗?”,甚至有些直接表示他们不招女性,或者说不招没有结婚生娃的女性。

致男女:我们生而不同,但可平等相待

终于进入职场,但女性的升迁机会明显比男性少

韩剧《82年出生的金智恩》里面的女主角,向她的主管询问为什么她没有升迁,明明她的业务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她的主管回答她:“因为你是女人。”

致男女:我们生而不同,但可平等相待

其实,世人是无法摆脱社会对其的设定,大家觉得,女孩应该有女孩的样子:温柔、顾家……,男孩也应该有自己的独特气质:坚强、果敢……

大家都觉得养家是男性的责任,所以,当有父亲辞职当全职奶爸的时候,会遭受到比全职妈妈更多的歧视。

因为社会潜在规则就是丈夫要比妻子挣得多,就应该承担起养家的责任,否则,这个男性很容易被人贴上“无能”的标签。

致男女:我们生而不同,但可平等相待

我哥当初辞职照顾我侄子,触发了我父亲敏感的神经,训斥我哥“不中用”“一个大男人窝在家里洗衣做饭看小孩,没出息”。

最后,我哥也在各种压力下,只照顾了他儿子两个月就决定复职。

致男女:我们生而不同,但可平等相待

03.有差别,但平等

男女之间,差异是肯定存在的,社会不可能让双方完全平等,但是我们可以从认知上改变:减少性别偏见——没有什么是应该做,也没有什么是不应该做。

小男孩摔倒的时候,不要再说“男子汉大丈夫,站起来就是了”。男孩女孩都一样,都有情感需求,都是需要用心呵护。

当一个家庭有了孩子之后,不要再理所当然地觉得“女人就应该照顾小孩”。孩子是父母两个人的孩子,母亲可以为了孩子辞职,老公也是可以为了孩子归家。

致男女:我们生而不同,但可平等相待

当女性获得事业成功的时候,请不要再说“背后肯定有关系”。没有证据可以证明,男性比女性更聪明。

所以,“男性成功靠努力,女性成功靠关系”的想法是极其不对、非常不成熟。

男性控制不住眼泪的时候,请不要再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同女人一样,男性也是需要倾诉和表达。流泪并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一个人正常的生理反应,没必要过度解读。

如果人想哭的时候不能哭,那泪腺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致男女:我们生而不同,但可平等相待

总结

男女双方,多一些包容,多一些认可,多一些尊重,那么,因为性别而被铐上的枷锁将会少一些。

消除性别偏见很难,但是可以携手共同努力!

致男女:我们生而不同,但可平等相待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罗子言,80后宝妈,爱好写作,希望能汲取更多的知识来指导我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男儿有泪不轻弹   染色体   偏见   平等   性别   妻子   男性   人类   男孩   男女   关系   孩子   女孩   家庭   女性   社会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