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能力只能让你考60分,那60分就是你的价值

嗨,晚上好,今天是我第23次和你聊天。

啊,我今天又成一个深夜小十一了,头大。

我今天想和你聊我观察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先说结论: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如果你的能力只能让你考60分,那60分就是你的价值。你不要想着也许试卷简单或者也许刚好考到你会的内容,那你就能考90分100分。你应该想的是,你应该怎么样学习,学习什么内容,转化什么知识,让你能考65分70分。

学习的道理如是,生活的道理亦如是。

是这样的,我有个学生,非常懒惰,上课常常假装在思考,课后作业都是百度答案写上去的,前期的时候,这个孩子非常愚蠢,把答案原模原样地抄下来,我提醒了数次无果,后来和家长沟通了,自己做了两次作业,做得乱七八糟,两次以后,又开始做得非常“优秀”,和参考答案高度雷同。

就这样的一个孩子,之前每周一次课,40分钟,孩子妈妈也知道40分钟讲不了太多内容,但又心疼课时,于是让我课上不要让孩子写笔记,课后再补。

那其实做过老师的人都知道,课上有些笔记写了会更好,比如阅读的答题方法、或者作文的大纲,这样的笔记写了,后续孩子看阅读理解或者写作文的时候,是可以高效率解决问题的,毕竟大多数孩子,无法对老师讲的内容过目不忘。

那么有的家长不理解,认为老师让孩子课上写笔记是在占课时,于是要求老师讲给孩子内容,课后再补笔记,课上讲题,不要停。往往,课堂效率更低,因为那些孩子根本不记得老师说的内容,反而在解题时走了更多弯路、浪费更多时间。

道理其实很简单:磨刀不误砍柴工。

更何况,有些孩子,课后根本不会去补笔记......

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明天要去考试,今天家长找到我,说加一节课,给孩子突击突击。

我......一口气差点上不来不是?40分钟,给孩子突击考好一点,老师是神吗?

我冷静了一下,问家长说:“一节课讲不了什么内容啊,孩子是有什么题型不会没思路吗,这样的话我就给他专门讲讲(意思就是讲某一个知识点,40分钟讲清楚某一个点,可能性比较大)?”

家长说:“加一节课,给孩子讲讲考试的重点,做做题,万一给碰上了呢?”

我:......

我一瞬间懂了,这哪是来听课的,这是来买心里安慰的。她哪知道孩子不懂什么,孩子也不一定知道自己不懂什么,只想着老师能不能“刚好”给孩子讲到要考的内容。

我又冷静了一下,说:“好的。”

这不,今晚这孩子上课,刷题,一篇阅读的一个考点,昨天刚讲过,今天一问三不知,我说:“你看看笔记,想想我昨天怎么和你讲的。”他说:“我笔记还没写完。”

嗯,我一点都不意外。

无独有偶,我有两个学生是同班同学,他们17号考试。一个学生妈妈一个月以前来找我加课,希望我给孩子规划一下带他复习。另一个孩子今天下课的时候,孩子妈妈说:“老师,孩子17号考试,你明天给他加一节课讲讲。”

这两种孩子的不同态度(当然孩子不同态度的背后也是家长不同态度的体现),致使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有了不同,最直观的就是成绩的不同。

当然我在这不是说要多补课的问题,补不补课、该补多少这个因人而异。我是想说,透过这样的现象看本质,你会发现那些比较弱的人,他们的思想本身就是一种弱势文化的表现,他们希望破格获取。

这种弱势文化属性表现在平时并不认真学习,而在考试时寄期望于老师能不能帮他突击成功,或者寄期望于运气能不能足够好,刚好考到老师头一天复习的内容。

他们不遵循客观规律——好好学习、转化知识、有所收获,他们没有自信与强者在同一个规则下竞争,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救赎”,或者得到运气的“救赎”,从而能够破格获取。

这超低的概率使得整件事情莫名搞笑。

我还是想说:没有救世主,谁也渡不了谁,我们只能自我救赎,这个道理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要想做强者,就先放弃等待别人救赎的思想,打造自己的强势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作业   课后   课时   弱势   强者   道理   态度   家长   能力   妈妈   老师   价值   孩子   笔记   内容   考试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