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危害的可不只是打工人

嗨,这是我第16次和你聊天。

这两天聊的内容里提到了内卷,今天看到有小可爱问我内卷是啥?哈哈哈,翻她的牌子,我们今天就聊聊内卷吧。

我们先来看看“内卷”的官方定义。

内卷化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一个叫吉尔茨(Clifford Geertz)的文章里,吉尔茨在《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提到内卷化的概念,这一概念最早是用来研究爪哇的水稻农业。在殖民地时代和后殖民地时代的爪哇,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原地不动,未曾发展,只是不断地重复简单再生产,不能提高单位人均产值。

说人话就是:

爪哇岛这块土地就那么大,用来种植水稻的土地有限,而不断增长的人口无法扩展到其他的土地上种水稻(因为没有土地了),于是新增的劳动力不断填充到有限的农业生产之中,农业内部变得更加精细和复杂,但单位人均产值却并未被提高。

而我们把这个词迁移到社会或文化领域时,内卷化被定义为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现在网络上流行的被内卷,可以理解为是这两个定义的引申义,即我努力工作但我的边际收益接近于零。

这里涉及到一个边际收益的理解,边际收益的定义是: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

说人话:

例如我有10个蛋糕,每个蛋糕的成本是10元,售价是20元,那么每卖出一个蛋糕我的利润是10元。

当我卖出5个蛋糕后了,每卖出一个蛋糕我获利10元,这时我的总利润是50元,但我的边际收益是10元。

假设我现在卖不出去了,于是我选择特价出售,例如每个蛋糕卖15元,我卖出1个,那我卖出的第6个蛋糕,获利5元,此时边际收益是5元。

如果此时我又降价,每个蛋糕卖10元,我把余下的蛋糕卖完,余下的蛋糕每个获利0元,边际收益为零。

那这时候我的“努力”卖蛋糕就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还付出了时间成本或者人力成本等等,加上各种成本后,也许卖出最后这几个蛋糕反而降低了我的总利润,使我未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当我们努力工作,边际收益却接近于零时,即为内卷,我们可以将内卷理解为无效竞争。

这里我们举个例子,《排华法案》是美国于1882年5月6日签署的一项法案,这是美国通过立法的方式来排斥华人。华人是在1848-1855年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中开始大量进入美国的,起初,那里有着充足的表层金,所以华人的到来被容忍。然而当容易获取的金的储量缩小,淘金竞争加剧的时候,美国人对华人的憎恶也随之加剧。本土主义者团体开始声称,加利福尼亚的金子是美国人的,而后开始对外籍淘金者进行肉体侵害。华人们在被强行驱逐出金矿之后迁入了城市,主要是旧金山,从事薪酬劳动和仆役。

到这里我们进行一个设想,当大量的华人来到城市之后,他们必须谋生。例如,开理发店。

假设一个小镇原本有一家理发店,小镇上100个人都到这家店理发,理发店老板每天9点开门,12点关门吃饭,中午2点开门,5点下班,周末休息带孩子出门野餐。

这时一个华人来到小镇,也开了一家理发店,但这个人非常勤劳,他每天早上9点开门到晚上9点关门,中午也不吃饭了,抽个间隙随便对付一下,周末也正常营业。

渐渐地,小镇上的人发现到华人这儿来理发更方便,随时想来就来,于是华人的小店生意越来越好,他抢占了这个小镇中100个人里的绝大部分消费资源。

这个时候,美国人的选择有两个:要么不干了,要么他也“996”.

如果他选择了“996”,我们假设两家理发店的服务一样好,各种情况都一样,因为小镇上100个人需要理发,这个数量并没有快速增长,那么最终的结果应该是大约50个人在美国人开的理发店消费,50个人在中国人开的理发店消费。

那回到最初,如果这个中国人刚来的时候就“955”,两家理发店各种情况一样,那么最终的结果依然是平分市场。

那这样,“996”相比于“955”之下多出来的工作时间,并未产生更大的利润,多出来的工作时间即可看为无效竞争。

因为工作时间的加长,休息时间、娱乐时间相对变少,两人的收入没有增加,反而降低了幸福感。内卷不仅影响了两个人本身,也会影响到小镇的其他行业发展。

试想理发店的老板因为要加班,没有时间去消费了。原本美国人下班后可能会去喝杯咖啡、看场电影,但因为现在要加班,他不去消费,就影响了别的人的收入,这又进一步影响到了小镇上其他行业的发展。

从这个设想我们大约可以猜到,当年美国人排斥华工,因为他们被内卷了呀!

回顾我们现在社会上的竞争,因为经济增量速度的变缓,市场资源有限,人人在这个有限的市场中竞争,虽然愈发努力,然而因为边际收益的降低,所以个体也无法实现利润最大化。内卷发生,幸福感降低。

刚刚我们讨论的是个人的例子,放到公司里来看,老板应该喜欢内卷吗?

假设一个公司,正常上下班时间是“965”,这时来了一名员工,他因为个人能力问题工作效率低,于是每天加班到很晚,甚至周末也到公司加班。

有一天,老板无意中发现这名员工每次都主动加班,于是给这位员工嘉奖。而后,公司其他员工纷纷效仿,大家下班都不回家了,本来5点钟能做完的事情,非要拖到7点钟。

这是员工们的工作时长虽然增加了,但员工们并没有在这个时间内产生新的利润,此时的工作就是低效率的。

当“996”成为一种常态之后,老板也不嘉奖员工了,仿佛“996”是应该的。甚至是如果员工不“自愿”加班以完成更多工作内容,就会出现被以各种形式惩罚的现象。

这种情况下,有能力的优秀员工若是不想加班,大概率会选择跳槽,长此以往,公司优秀的员工大多都离开,只剩一堆低效率员工,公司无疑会蒙受损失。

由此看来,内卷危害的可不只是打工人!

(注:今天的分享,为了讲清楚内卷,我在百度上引用了一些资料,即蓝色字体部分内容。案例也是看了别人的解释后按自己的理解编写的,看的是王见现先生的《终于有人把内卷和囚徒困境讲明白了》这篇文章,如有雷同,不是巧合。同时,因为我是学习了之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分享出来的,若有错误或不足的地方,还望指正。)

关于如何应对内卷,明天学习思考了再分享,今天累了。哈哈,晚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吉尔   爪哇   加利福尼亚   美国人   理发店   美国   边际   镇上   收益   蛋糕   工人   利润   老板   员工   竞争   华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