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考后是知识遗忘最快的时间段?

为什么考后是知识遗忘最快的时间段?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思思。


6、7月孩子们将陆续迎来大大小小的考试,前有中高考,后有期末考。思思发现有些孩子仍然是临时“抱佛脚”,抱着“考前记住一门是一门,考完一门就扔一门”的心态,好像学到的知识是有“保质期”的,考试结束就是最后的有效期限。


当然,记忆确实是有时间长短之分的。在一段时间内,学习后又忘记都是正常现象。但知识考了就忘,无法内化,归根到底还是缺少专业系统的学习方法和记忆方式。


大家来回忆一下,中学时代要求全文背诵的《出师表》当时“劝退”了多少人?现在又还有多少人记得?应该非常少了。但有些经典名句,却深深刻在我们的大脑里,这背后其实有着一套知识内化的逻辑体系


为什么考后是知识遗忘最快的时间段?

图 | 怕了吗?


如何将知识从大脑中的“保质期”(短期记忆)进入到“深度储存”(长期记忆)阶段呢?


思思从学而思培优各个学科(脑科学、认知心理学)的老师那里挖到了不少宝藏,让孩子从“学了就忘”的学习怪圈里走出来,帮助孩子们轻松记忆。


01 好记性是记得住,也能想得起


我们开篇说到,考试结束后很多知识点都会产生大量遗忘的现象,下次考试还要再重新背,背完又快速忘记,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最重要的是知识一直处于流水的状态,永远无法被沉淀在我们的大脑里。想要更好的记忆知识,我们要熟悉大脑的工作模式。


首先,思思带大家来看看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进行信息加工和处理的。


为什么考后是知识遗忘最快的时间段?

图 | 阿特金森和谢弗林的记忆加工模型


也就是说,信息进入我们大脑需要三个阶段:编码、存储、提取。想要知识形成长期记忆,随时提取,就需要对知识点进行编码存储。也就是课堂上,老师们常说的理解记忆,其实理解记忆就是在给信息编码存储的过程,日后想用的时候,才能随时调取出来。这就是为什么考后是知识遗忘最快的阶段,因为短期记忆全靠死记硬背,缺乏编码自然忘得也快。


02 如何才能记得快?多感官、多项能力并用


思思相信,语文或者英语课堂上,老师现在都会重复这句话:“放开声音大声朗读背诵!” 不过很多孩子还是会选择默默地背诵,其实老师这么做还是有依据的。


据学而思培优脑科学实验室孙佰虎老师分享:


1. 尽可能利用多感觉通道学习。简单说就是视、听、触等多感官齐上阵,利用多重感觉通道的学习方式可以激活更多的脑区。学生在学习时涉及的方式越多,建立的记忆输入的神经通路就越多。比如,在背单词的时候需要听说读写齐上阵,利用口、手、眼、耳,一起帮助记忆。同时,对于那种孩子总是记不住的知识点,佰虎老师建议可以尝试一下内隐记忆。


2. 利用“内隐”记忆。家长可以把这些知识写在纸上,字号大一些,贴在家里孩子学习的地方。虽然不用刻意去识记背诵,但时间一长,这些内容可能就会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孩子的记忆中。研究发现,这种方法也确实会帮助孩子记忆。因为这些内容可能会通过一个“秘密通道”进入到了人的长时记忆中。心理学上,将这个秘密通道称为内隐记忆。这种内在能力对于难记的内容比较有效。


03 如何才能记得久?故事联想法,多线索提取


为什么考后是知识遗忘最快的时间段?


让各位老母亲炸毛的场景,有木有很熟悉?“煮豆燃豆萁,漉菽什么来着?”孩子这种开书马冬梅,合书马什么梅的情况,简直让老母亲情绪管控能力飙升10级。究竟是谁偷走了孩子大脑中的知识,如何让孩子记得住,还能记得久?


学而思培优家庭教育中心的王玉霜老师给我们推荐了故事联想法。比如,孩子语文学习背诵古诗时,可以用故事联想法去代替死记硬背。每一首作品都有它的时代背景、情绪表达以及人物关系,通过多重线索,将要背诵的内容串联成一个故事,就更容易记得牢,因为大脑对于故事有着天生的喜爱


当我们可提取的信息越多,也就更不容易忘记。就拿曹植的《七步诗》为例,我们在了解哥哥给弟弟出难题的故事背景后,再将豆子、豆萁、锅的依靠关系类比到兄弟手足的依存关系,这样就很快将一首诗以故事的方法记忆下来了,且在一段时间内很难忘记,同时也增加了孩子背诵的趣味性。


为什么考后是知识遗忘最快的时间段?


04 分散记忆,减少干扰,清晰记忆的脉络,给大脑减负


在知识点记忆方面,相对于“趁热打铁”、“专项突破”,佰虎老师更建议分散练习而不是集中练习。


脑科学研究表明,趁热打铁式的集中练习,虽然起初可以让孩子学得更快,但是并不能很好地将知识整合到长时记忆中去,就像考试前一天晚上的突击学习或许可以帮助通过一次考试,但是这种方式很快就会遗忘,也就是学得快,忘得也快。而分散练习则可以促进知识和技能的保持。比如,背单词的时候,不要追求每天“一个小时背下几十个单词”,而是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分散背诵。例如,用睡前、做作业前的时间去背,量也不要太多,这样一个是记得清晰,一个是减少大脑的记忆疲劳。


同时,还要减少记忆内容之间的干扰,在学习易混淆的内容时,在时间上不宜太接近,应该在透彻地掌握一个概念之后再引入另外一个。比如,孩子回家写作业的时候,最好不要把英语作业和拼音相关的作业连起来做。更依靠记忆的作业可以安排在最开始或者最末尾,这些知识受到的干扰就会显著减少。


为什么考后是知识遗忘最快的时间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豆萁   脑科学   知识   作业   知识点   时间段   分散   大脑   通道   最快   记忆   老师   孩子   时间   故事   内容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