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孩子有必要“合群”吗?这部6分钟短片给了答案

内向的孩子有必要“合群”吗?这部6分钟短片给了答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思思。


大家觉得我们现在最缺什么?(闲和钱)是注意力!


信息大爆炸让我们的注意力被切得四分五裂,人手一部“挪不开眼”的手机,耳机一戴世界与我无关。总之,对外的印象管理就是“我很忙,别理我”,不知何时,“社交恐惧症”却慢慢地找上了我们。


真的那么忙吗?下面这些场景可能戳穿了不少“社恐”患者的内心真相。


这是今天、昨天和明天的你吗?(可能是每天的你


内向的孩子有必要“合群”吗?这部6分钟短片给了答案


这是在不同社交场景下,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吗?(战斗力逐步丧失


内向的孩子有必要“合群”吗?这部6分钟短片给了答案


是不是感觉生活被监视?

内向的孩子有必要“合群”吗?这部6分钟短片给了答案

成年的世界也逃不掉被“社恐”支配的恐惧,我们也曾努力过、挣扎过、犹豫过,最后还是回归了孤独。



内向的孩子有必要“合群”吗?这部6分钟短片给了答案


作为成年人,我们一边享受着“社恐”,一边又被“社恐”深深地支配着。可我们却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为一个向往舞台、侃侃而谈的人。所以,每年思思都能看到一批又一批孩子学演讲、参加诗朗诵以及参加各种户外拓展,但有些孩子仍然对于社交充满畏惧,不愿意走进人群、不愿意与他人交流、也不会主动寻求他人帮助……


该如何摆脱社交恐惧症?思思认为这不仅仅是孩子需要面对的问题,这是家长与孩子需要共同解决的难题。


内向的孩子有必要“合群”吗?这部6分钟短片给了答案


就今天,思思特别想给大家推荐一部动画短片《洞穴》,该短片于今年3月,获得第93届奥斯卡金像匀最佳动画短片提名,虽然没台词、没字幕,也丝毫不影响它温暖治愈的本质,短短6分钟只为教会我们如何摆脱“社交恐惧症”。趁着暑假,也别绞尽脑汁地想怎样与孩子搞好关系了,不如看部电影。


我们就从这只萌萌的兔子开始说起吧!


内向的孩子有必要“合群”吗?这部6分钟短片给了答案

内向的孩子有必要“合群”吗?这部6分钟短片给了答案

学会接纳自己,去极端完美主义


影片的背景是一只小兔子想在地下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温馨小窝,图纸和工具都准备好了,正准备挖洞,邻居小鼹鼠就来串门,并拿出了自己周全的设计方案想给小兔子一些帮助,与邻居的设计图纸相比,小兔子的小窝设计图瞬间失去了光彩。


内向的孩子有必要“合群”吗?这部6分钟短片给了答案

图 | 自己的设计图VS邻居的设计图



只能用相形见绌来形容。由于羞愧,小兔子迅速“跑路”了。肯定会有小伙伴说,这哪是什么“社恐”啊,这明明就是不自信!不着急,听思思慢慢说,之前有本专治社恐的书籍,名叫《社交恐惧症》,该书提到:“真正的自信源自自我接纳,源于可以接受最不堪的自己,而虚假的自负则来自试图把自己的一切变得完美,超越身边所有人。


这只小兔子正是觉得自己的设计不够完美,不愿意接受真实的自己,才恐惧与小伙伴交流,遇到“人”就跑,在整个地下城里疯狂逃窜。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害怕接收到负面评价,也害怕不完美的自己展现在别人面前,越是想要趋近完美,越是害怕暴露,为了隐藏真实的自己我们可能要付出几何倍数的代价,最终人际关系和完美人设都会崩塌。


内向的孩子有必要“合群”吗?这部6分钟短片给了答案


过往,思思采访过不少学而思培优的优秀老师,他们在激励学生时,都会强调的一点是:“做过程激励,而不做结果激励。夸勤奋,不夸聪明。”让孩子明白自己不是天之骄子,唯有不断地付出与努力,通过一点一点进步累积才能取得卓越成绩,接纳真实的自己,而不是被困在“我很聪明”的完美人设中。


摆脱社恐的本质在于敢接受那个有些小不足、小缺点并不完美的自己,将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大家,慢慢地我们也会吸引来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许那个健谈的你会真心被大家喜欢。

内向的孩子有必要“合群”吗?这部6分钟短片给了答案

享受独处,但也绝不沉溺

“社恐患者”有个标志性的特点,那就是喜欢独处,希望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就像电影里这只拼命寻找自己“世外桃源”的小兔子一样。


内向的孩子有必要“合群”吗?这部6分钟短片给了答案


思思认为喜欢有个人空间、喜欢独处,没有什么问题啊。毕竟,古代先贤庄子都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人只有在独处之时,才能与天地有精神往来,看清生命的真相。但是绝对不能沉溺于独处,否则我们必定会吃认知受限的亏,因为个人的经验和信息承载量总是有限的


短片中的小兔子,为了逃离人群,就拼命地往地底去挖,不熟悉地形的小兔子没想到挖穿了地下水,不仅自己想建造小窝的梦想泡汤了,还殃及到了邻居们的屋子。


内向的孩子有必要“合群”吗?这部6分钟短片给了答案


惊慌之下,小兔子不得不求助獾来帮忙。在獾的一声吼叫下,整个地下城的动物小伙伴都出来帮忙了。


内向的孩子有必要“合群”吗?这部6分钟短片给了答案

内向的孩子有必要“合群”吗?这部6分钟短片给了答案


这社交影响力也是杠杠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小伙伴们迅速想出应对方案,最后拯救了大家“共同的家”。


内向的孩子有必要“合群”吗?这部6分钟短片给了答案


尽管独处会帮我们省掉很多社交麻烦,我们不想麻烦别人,也更不想别人麻烦自己。但有些麻烦真的可以省掉吗?我们总会有认知盲区和搞不定的麻烦,需要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如果小兔子当初愿意接受小伙伴的帮助,就免走很多弯路,也不会遇到这么大的麻烦。所以独处久了,也别忘记时常向外看看,打开认知、接受温暖。


记得采访过一位优秀学员的父亲,他就曾这样说过:“孩子性格内向,喜欢独处,我始终不会认为这种性格是缺陷,反而是这种性格成就了他很多方面的优势,比如魔方就拧得非常棒!但我还是希望他多出去看看走走,多和小朋友们去相处相处,因为我发现他笑和闹的次数越来越多了,很高兴。”

内向的孩子有必要“合群”吗?这部6分钟短片给了答案

在社交关系处理中,学会适当的示弱

内向的孩子有必要“合群”吗?这部6分钟短片给了答案

内向的孩子有必要“合群”吗?这部6分钟短片给了答案

图 | 之前的图纸VS伙伴们修改后的图纸



地下水的问题解决了,但还有一个问题没解决,那就是小兔子的家还没着落。通过这次“拯救地下城”的行动,小兔子明显发现光靠自己的力量去建造家,确实会付出很多无效努力。这个时候,小兔子也就不再拘泥于自己不完美的图纸,主动寻求与大家的沟通,把自己的图纸拿给大家看,小伙伴在原来图纸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


这个小兔的原型正是《洞穴》这部短片的导演玛德琳·莎拉芬(Madeline Sharafian):


其实兔子就是我自己。我非常不愿意向别人展示我粗糙的作品,即便我在皮克斯的故事部门工作也是这样。如果我在创作故事,我会变得非常没有自信,不想与同事们分享,但这是错误示范。制作这个短片后,我觉得我改变了不少,变得乐意和同事交流。


我们总是想试图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有能力实现梦想,越蛮干越加深了这种“自我欺骗”,把向他人求助当成了一种自我能力的否定,也就越发恐惧与人沟通,“社交恐惧症”也会一直缠着你。

内向的孩子有必要“合群”吗?这部6分钟短片给了答案


有时候在人际关系中,适当的示弱,反而会使得关系更加紧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社交需求是很重要的一环,也就是人与人之间是相互需要和相互依赖的,也是一种彼此成就。


小兔子向大家求助的那刻,也就意味着从心里层面上融入了“地下动物城”大家庭。不仅收获了更别致的小屋,还有一帮可爱优秀的好朋友,而这个大家庭因为有了小兔子,又多了一份力量和智慧,这时候的小兔子在群体中不再惶恐、无措。


内向的孩子有必要“合群”吗?这部6分钟短片给了答案


最后,思思想跟大家说的是,“社恐”不高级、也不是时髦,千万不要沉溺其中,也千万不要有与众不同的迷之优越感,接纳真实的自己,不逃避与他人沟通交流。


但我们也绝不试图从别人的评价中去寻找自我价值,悦纳生活,静心观己,好与不好只要是真实的我们,就很好。


摆脱“社交恐惧症”,唯有认识真实的自己,才是治愈一切的核心疗法 ,这个自己虽然还不那么优秀,但内心却最为真实、单纯。这样的我们极具成长空间与无穷的潜力,同时,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也不必沉溺,把目光向外探探,或许会发现一个更加丰富、不一样的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皮克斯   短片   孩子   都会   设计图   好朋友   图纸   社交   认知   麻烦   答案   自我   真实   优秀   完美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