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过后,三位老师共同揭秘了这些孩子惊人的“强者法则”

中高考过后,三位老师共同揭秘了这些孩子惊人的“强者法则”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思思。


不得不说,8月的幸福感总是比想象的多!


思思最近在各种社交平台上,看到大家陆续收到理想学府的录取通知书,透过屏幕都能感受到孩子们对未来无限的憧憬与期待。


中高考过后,三位老师共同揭秘了这些孩子惊人的“强者法则”

图 | 网友晒通知书



孩子们清澈的眼神里,好像此刻只能装得下喜悦。但仔细想想两个月之前,他们也是在中高考战场上“拼杀”的斗士,为目标、为理想、也为所有热切的盼望。


中高考过后,三位老师共同揭秘了这些孩子惊人的“强者法则”


这些最终能够以优异成绩突出重围孩子们其实都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法则”,或许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的共性,捕捉到一些高效学习的本质。这周思思对话了三位学而思培优的优秀老师,说说那些成绩优异的孩子,他们有哪些高度“雷同”的共性。


中高考过后,三位老师共同揭秘了这些孩子惊人的“强者法则”

不把自己逼太紧,

对目标进行弹性化处理


从结果导向出发,大家都明白好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目标制定得合理。不论长期还是短期目标的达成,远不止“坚持”二字这么简单,如何将目标与预期结合进行弹性化调整也很关键。


深圳分校的卢治能老师在学而思培优工作的这五年,优秀的孩子着实见过不少。他发现优秀的孩子强的不仅仅是执行力,还有就是能“聪明”地制定目标。他们不会把自己逼得太紧。在给自己制定目标时,会设置一个区间,区间的一端是最低目标,一端是最高目标,在这个区间内平衡自己的学习状态。


中高考过后,三位老师共同揭秘了这些孩子惊人的“强者法则”


“对于最低目标,比如说某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或者某次学校诊断情况,一旦低于自己的最低目标,他们就会及时找到自己的问题,并立刻采取行动,然后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进步,而不是'破罐子破摔’。一旦下限被突破,结果只会越来越差,给自己立一个最低目标,能保证孩子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再根据孩子的学习状态进行灵活调整,逐步向自己的最高目标进发。”


所以,给学习目标设置一个阈值,也是一种保护学习动力的方式,只要在安全范围内,我们就有可能蓄积力量,去实现自己更高一步的目标。目标可以牵引行动,促成个人的高成就,但缺乏弹性的目标,也有可能变成束缚个人进步的枷锁。


中高考过后,三位老师共同揭秘了这些孩子惊人的“强者法则”

运用效率思维,

让学习不再是一件“苦差事”


什么是效率思维?顾名思义就是有意识地将效率贯穿在我们的行事风格中,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对此学而思培优深圳分校的两位初三老师郑捷和卢治能深有体会。据他们观察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效率思维更显著,他们会给日常学习任务排优先级,并且会有意识地延迟自我满足感。


优秀的孩子更追求高效的课堂,并对课余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张弛有度。他们从来不会被动式地进行学习,对事务处理有明显的主次之分


比如,今天上课学习的内容,这帮孩子一是上课专注度非常高,二是课后巩固会做得非常好,不需要老师特殊强调或以任务式的方式安排,他们也能主动去进行巩固,不会觉得知识点巩固、记忆是种学习负担,反而让孩子们获得了更多探索学习的乐趣。


中高考过后,三位老师共同揭秘了这些孩子惊人的“强者法则”


再有一个就是孩子们的自律能力,他们不会先“享乐”再学习,而是先学习再“享乐”,对于延迟满足感这件事儿,在他们看来再正常不过了,这样既能提升学习效率,也能提升玩的效率。


简而言之,优秀的孩子总能从效率出发去思考、去行动,让自己获得高成就感。


中高考过后,三位老师共同揭秘了这些孩子惊人的“强者法则”

论抓学习细节,

他们可以为“细节控"代言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可能早早就烙印在孩子们的心里,通过对于学习细节的处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优秀是种必然。


这种“抠细节”的习惯,我们不仅能从笔记本和错题本的整理中直观地发现。“他们对于自己没有掌握的内容,会及时巩固直到彻底解决掉,坚决不拖沓,绝不让小问题攒成大问题。针对错题部分,他们会做错因分析,但不会盲目的归结于马虎粗心,一定会挖掘出问题的根源。”治能老师说。


中高考过后,三位老师共同揭秘了这些孩子惊人的“强者法则”

图 | 孩子们的笔记



比如,错因是概念不清晰、性质不明确、审题习惯不好还是其他具体原因,他们都要找到,直到这些题目无论被怎么“包装”,他们都有应对方法。通过抓学习细节,也培养了孩子们举一反三的能力,对于题目也能够一题多解,探究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不断拓宽孩子们的解题思路。


对于某些问题和知识点,有时候的我明白了,并不代表我们真正的会了。从“我会了”到“我做到了”,孩子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细节之处见真章


中高考过后,三位老师共同揭秘了这些孩子惊人的“强者法则”

质疑与抬杠,

两个概念他们界限分明


在生活中,我们的很多质疑与追问会被他人理解为“抬杠”,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很多人的提问能力,但我们要知道提问与倾听对于个人发展来说同等重要。


中高考过后,三位老师共同揭秘了这些孩子惊人的“强者法则”

图 | 与老师探讨问题的孩子



在学习上拥有自己强大的思辨能力,也就是传说中的不读死书,对于老师讲解的内容,如果跟自己的理解有偏差,孩子们不会就直接默认老师是对的,他们敢于质疑权威,会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最后再去跟老师进行探讨、求证。


对于题目的解法,除了老师讲解的常规方法之外,孩子们也会有很多自己的解题小技巧,他们绝不会为了问问题而问,目的一定是解决问题、虚心求教。


爱因斯坦有句经典名言:“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是好奇心极强而已。”在提升认知的路途上,“未知”与“无知”成为了构建好奇心的底色,敢于质疑便是在保护自己珍贵的好奇心。


中高考过后,三位老师共同揭秘了这些孩子惊人的“强者法则”

放弃多容易啊,比那种

日复一日的坚持与忍耐容易多了!


在求学的路上,我们从来都不缺少励志的故事,直到现在我们都深受感动。触动我们的绝不仅仅是故事本身,而是对那种不轻言放弃、杀出重围的精神。


治能老师时常都会想起自己带过的一届初三毕业班的一个孩子,至今备受鼓舞。这位同学在初三的时候成绩起起落落,并不是很理想,在大部分人看来,这孩子在深圳的中考浪潮中很难走上岸。


所以,包括老师、家长都准备建议她考虑一下职校,其实这对孩子来说,还没有中考就建议孩子走职校是对于孩子一种很大的否定与打击,导致孩子也开始怀疑自己,完全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


中高考过后,三位老师共同揭秘了这些孩子惊人的“强者法则”

图 | 孩子与老师的打卡约定



这个孩子中考前的两个月几乎是崩溃的状态,但是她并没有放弃,而是从每一道不会的题入手,一题一题扎扎实实的来,有不会的问题会经常性地与老师语音沟通寻找解题思路,压力大的时候也会跟老师倾诉自己的烦恼,最后她挺住了!仅仅两个月,她扭转了身边所有人对她的看法,她在中考考出了自己历史最好成绩,如愿进入了自己最理想的中学。


逆袭的故事总是让人心潮澎湃,她向所有人诠释了一个道理:只要自己不放弃,只要自己不服输,就没有人能否认你,就没有人能打败你。很多优秀的孩子在学习上的那股韧劲,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这也告诉我们,作为老师、家长,千万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也许我们一句鼓励的话,就能让孩子重拾信心。


中高考过后,三位老师共同揭秘了这些孩子惊人的“强者法则”

父母能够看到,

孩子分数背后更重要的东西


在谈及这些优秀孩子与父母的相处模式时,思思从老师们的口中得到了统一的答案:孩子和父母更像是朋友


治能老师说:“目前我接触过了上千位家长,跟家长沟通过程中我发现优秀孩子的家长在沟通过程中从来不会唯分数论,家长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对孩子的学习状态和课堂表现会更关注,包括知识点的理解和对错题的总结情况,然后会根据老师的反馈,跟孩子好好沟通当前存在的问题,跟老师打好配合,让孩子学起来更有动力。”


中高考过后,三位老师共同揭秘了这些孩子惊人的“强者法则”


分数在中、高考的选拔中固然重要,但是那并不代表一切,想真正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在分数之外,我们应该看到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中高考过后,三位老师共同揭秘了这些孩子惊人的“强者法则”


思思希望大家能够从上述的分享中获得一些可以借鉴参考的东西,与心中那个优秀的自己更近一步。


成功哪有别人说得那么云淡风轻,不自己探索一遍,你永远不知道“难易”它就是一把浮动的尺子,会随着我们不断强大也发生着变化。


真正的强者,他们会善待自己,不辜负时间,他们比谁都能坚持,对于天赋他们异常珍视,但也绝不敢轻视厚积薄发的力量。不论自己现在处在什么位置,他们都绝不轻言放弃,因为只要坚持,下一秒就有赢的机会,或许这就是他们的“强者法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老师   孩子   知识点   深圳   好奇心   强者   法则   弹性   惊人   细节   效率   最低   家长   状态   成绩   目标   能力   优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