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个“有想法”的孩子?请停止用刻板印象限制他们

如何培养一个“有想法”的孩子?请停止用刻板印象限制他们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思思。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关于刻板印象对个人影响这趴事儿,思思猜多数人应该或多或少都被刻板印象影响过吧?严重一点的可能还会被一些“偏见”束缚住手脚。


直到现在,思思还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言论:


“你这种内向的性格不好,将来是一定是会吃亏的。”


“女孩子家家的,就应该穿一些色彩鲜艳的裙子。”


“男孩子画什么妆啊?比女孩子还精致。”


我只能用这个表情作出回应:

如何培养一个“有想法”的孩子?请停止用刻板印象限制他们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与众不同的,但实则却在拿所谓“大众标准”这支笔,给孩子们画好了一个框框,只要出了这个范围,孩子们就有可能“犯错”,我们宁愿从源头上不给孩子试错的机会,可我们知道这么做的严重后果是什么吗?


扼杀孩子的思辨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


如何培养一个“有想法”的孩子?请停止用刻板印象限制他们


前些日子,社交媒体上一篇名为《儿子今天被同学掀裙子了!!怎么办!?》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这个决定穿裙子去上学小男孩,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对于这位家长的做法思思非常欣赏。


如何培养一个“有想法”的孩子?请停止用刻板印象限制他们


一位全职爸爸,分享了儿子因为穿裙子去学校,被同学们欺负的故事。这位爸爸的两点做法思思深有感触:



由此思思也联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少家长已不止一次向思思反映过,“自家娃很容易跟着别的孩子想法走”、“不爱提问”、“遇到问题不爱思考,想直接得到答案”……


简言之,就是自己家娃不爱思考、没主见、别人说啥都认同,辨别能力弱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思辨能力缺乏的表现,而这种能力的萌芽或许就隐藏在孩子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就像那个穿裙子去上学的男孩,作为家长,我们是不是也曾像这位爸爸一样保护过这颗思辨的小种子呢?


究竟该如何才能培养出一个“有想法”的孩子?思思找到了几位学而思培优经验丰富的老师,坐下来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件事儿。


如何培养一个“有想法”的孩子?请停止用刻板印象限制他们

为孩子创造言论自由的空间


早前,思思曾看到一位博主这样描述过自己从小的家庭教育观念“枪打出头鸟”,父辈希望自己思考周全,又在时不时压制自己输出观点的行为,久而久之自己也就不愿意思考了,思维惰性也随之产生。


在培养孩子思辨能力这个方面,学而思培优小高语文教研的高文老师,认为最关键的是先让孩子有表达的自由,只要不出现底线或者原则性的辱骂问题,无论孩子说什么都尽量不要简单从是非对错来评价,不要粗暴干涉或者打断他们的表达,充分理解孩子的一切想法都是有理由的,建立对孩子思维方式的理解和同理心,让孩子的想法被看见,尊重他们的表达自由。


生活中,家长一定要珍惜孩子们很多个有感而发的瞬间,这些时刻可能是提升孩子思辨能力的重要切口,千万不要错过。不仅如此,还可以在日常随意的聊天中,多设置开放性的话题,可以刻意指出在某些话题上很多人的想法不一致,引导孩子了解多角度思考。


一旦这样的思考习惯形成,孩子们对于很多事情就会保持一种更加开放和兼容并包的态度,辩证地看待身边发生的一切事物,偏见就很难再支配孩子们的思想。


如何培养一个“有想法”的孩子?请停止用刻板印象限制他们


别让孩子的问题被拒之门外


“大家还有什么要问题的问题吗?”

“……”


这是多少人经历过的名场面,最怕空气突然安静。不论是工作会议还是学生的课堂,我们似乎都显得那么不擅长提问,甚至说是害怕提问……


但面对孩子的敏感胆怯,不善提问,我们却着急了。这个问题绝非是孩子自己的课题,需要我们和孩子共同面对。不提问或者不敢于提问,有很多种原因,思路不清晰,不知该怎么问、答错了怕别人笑话,归根到底还是我们不敢接受自己或孩子的平庸与无知。


清代文学家刘开在《问学》中说:“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质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但是,由于害怕背上无知的名声,人们对于提问普遍感到不自在,因为真正的学习首先要直面自身的无知。


可恰恰提问就是弥补无知,强化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的提出问题,有敢质疑和探索的勇气,才会推陈出新,我们的大脑也会越来越灵活,思维越来越开阔,更应该通过提问把这种“无知且勤学”的态度传递给孩子。


所以,即使作为家长,我们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如果一时无法解答,我们也不必觉得羞愧,拒绝回答孩子的问题,或者直接把问题抛给伴侣和学校。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明确问题,告诉孩子很多问题我们不明白是很正常的,形成提问的能力也是我们难能可贵的品质,然后通过各种途径去查阅资料、验证观点,引导孩子思考、认真倾听、给出反馈就好,让孩子掌握思考的方法更重要。


如何培养一个“有想法”的孩子?请停止用刻板印象限制他们

思辨能力,源自厚积薄发的耐力


任何先进成果的产出,都离不开前人的经验和教训,这是思考与辨析的基础。个人或团队通过反复实验,才能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晶。反观家庭教育,如果想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就必须依赖大量的阅读与积累,借鉴前人最优秀的知识和观点,还有思维模型,培育思辨土壤。


语文作为一门对于阅读储备要求极高的学科,处处都在考验着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小到词语辨析,大到古诗文、作文题目的思考、辨析和立意。除了课堂学习外,家长应该积极鼓励孩子大量涉猎,包括时事新闻,不要因为孩子年龄小,就觉得没必要关注。时事新闻本就是锻炼孩子思辨能力的优质素材,近些年作文题目更是对加大了对孩子实时新闻思辨的考核力度。


之前,思思就采访过一位家长,三年级之前家长很担心孩子的作文和阅读理解,三年级之后因为喜欢上了古诗词,开始大量积累古诗词并不断拓展阅读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看完之后孩子也会经常和家长、朋友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疑惑,以获得新想法的碰撞。据一诺爸爸分享,孩子在写作文表达观点的时候也不会像以前那么单调了,会运用环境描写,人物对比等等方法,进行多角度构思文章。从老师评语中都可以看到孩子作文水平和思维能力的进步。此外,一诺整个人都自信很多,以前很敏感胆小,现在面对全班同学都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自信满满。“这正是知识积累与储备形成的个人能力,带给孩子从思维到性格的改变。”一诺爸爸说。


在阅读积累的过程中,高文老师还建议:家长可以多引导孩子阅读一些以打破常规主题的故事,让孩子想象自己是文中角色,帮助孩子融入故事情节,打开思维,同时还能提升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如何培养一个“有想法”的孩子?请停止用刻板印象限制他们

用益智项目,陪孩子勤做思维训练


除了广泛的阅读,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思维启蒙也尤为重要。可以经常陪孩子做一些益智类项目,逐步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比如:复原魔方、搭建乐高、写编程等,这些游戏项目都在引导孩子做一件事儿——思考“怎么做?”“如何做”的问题。


就拿魔方来说,它有4300多亿亿的变化数,孩子在学习中有各类题目千变万化,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分析,最终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思考、辨析给出答案,且答案不止一种。通过亲自动手告诉孩子们,事物它不只一面,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只有一种。


如何培养一个“有想法”的孩子?请停止用刻板印象限制他们


如果说魔方是通过多种方式锻炼孩子的横向思维,那么编程、乐高等项目就是在锻炼孩子的纵向思维,我们已经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我们就拆分步骤和单元模块去一点一点构建、塑造,直到把大脑中的想法变成现实。


除此之外,其实还有很多项目,都可达到帮孩子思维训练的目的,比如:扑克牌、24点游戏等等,通过手、脑并用的方式来验证自己思维方式的正确性,同时也增加了过程的趣味性,无论对错,都给了孩子很大的尝试空间。


对于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学而思培优小高语文学部的薛侠老师建议可以不定期找一些有趣的话题,来展开一场家庭辩论会,家庭成员各抒己见,可以互相反驳、相互论证,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思辨能力。


如何培养一个“有想法”的孩子?请停止用刻板印象限制他们


思辨能力,被教育学家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很多家长之所以希望能够培养出一个“有想法”的孩子,并不是希望他们能够成为多能言善辩、无所不能的人,而是希望孩子们进入社会,在与人相处、待人接物方面都能够拥有自己的一套智慧准则,绝不随波逐流、绝不轻言听信、绝不混淆是非,也绝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最后,思思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思辨能力和自己独一无二的世界观,别再被那些所谓的刻板印象框住,毕竟一个有趣、开心、自由、智慧的灵魂胜过一切,努力成为自己心中那个向上的少年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想法   印象   孩子   目的   有理有据   思辨   魔方   无知   思维   爸爸   观点   家长   能力   老师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