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众志成城,有人却以一己之力致4000人隔离,这种人什么心理?

最近养成了一个新习惯,每天睁眼先刷刷头条新型肺炎确诊人数,每天都在希望有好的消息传来。但就在全国憋着一口气,准备跟着该死的病毒死磕到底时,今天刷到一个狗血的新闻,让我有些气愤!

我们众志成城,有人却以一己之力致4000人隔离,这种人什么心理?

2月2日,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通报一起感染新冠肺炎病例。据称该确诊男子1月从武汉回到福建老家,恶意隐瞒出发地,谎称从菲律宾回来。1月21日、22日连续两天参加宗祠宴请,同时参与人员多达近3000人;这还不是高潮,现实往往比电视剧还狗血,高潮是这货几日后又参加了表妹的婚宴,同时参加人员将近1000。恶意隐瞒来自“疫区”就算了,还不主动自我隔离,前后10天,他以一己之力让将近4000人被迫隔离,7人被确诊,这波“骚操作”让全国网友大跌眼镜。

无独有偶,我的老家甘肃某十八线小城,17年前的“非典时期”无一人感染,这让我以为这次疫情我们也能坚挺到最后。万万没想到,从武汉来了一家探亲的朋友,这家朋友明知自己从武汉过来,不自觉隔离,竟积极参加家庭聚会,聚会后还去了人口密度最大的地下商场逛街,一直到发病前还奔波在各种探亲的路上!果不其然,他被确诊后,亲戚朋友4人依次被确诊。更惨的是那些饭店服务员、商场逛街的人,现在也全部在观察隔离中!

我们众志成城,有人却以一己之力致4000人隔离,这种人什么心理?

我相信类似的事情也绝不仅仅就这两例,新闻联播天天播疫情形势有多严峻,各地政府都在加大力度宣传疫情防控,有些地方为了杜绝隐患连路都挖断了,怎么就有些人视而不见,闻而不听呢?这些人到底什么心理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总有些人因为“认知偏差”而盲目乐观!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认知偏差”,它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特定的思考、行为倾向,会导致理性或判断产生系统性偏差。

我们众志成城,有人却以一己之力致4000人隔离,这种人什么心理?


认知偏差根据不同的环境会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其中就有一种被称为乐观偏误(Optimism bias),是指人们通常会低估负面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可能性,相信自己比其他人更不容易遇到不好的事。简单的说,我们通常都会盲目地认为,别人一定比自己更倒霉。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盲目的自信不仅表现在消极事件上。事实上,人们在积极事件时也会有一样的态度。比如,喝酒的人会认为自己得肝癌的概率低于他人;我们也会认为自己在经济上比他人更独立。研究还发现,甚至在某些动物身上,比如,鸟类、老鼠也会存在这种偏见。

而造成这种“乐观偏误”原因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我们众志成城,有人却以一己之力致4000人隔离,这种人什么心理?

1,我们习惯期待好的结果。

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让我们做事之前习惯往好的方向想,毕竟事情还没开始做,谁都不愿意“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所以“乐观”就成了大多数人做事之前的心态。但“乐观”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各种实际状况,就比如福建这位大哥,如果你不想告诉亲戚朋友你来自哪里,那起码你要自己隔离,而不是盲目的认为“我没发烧,身体没问题!”。

2,每个人认知机制存在差异。

认知机制存在差异这一点也很好理解,每个人获取知识的来源不同、理解能力不同,认知自然会存在差异。就像前段时间朋友圈的一个段子,“如今劝父母戴口罩,就像当年他们劝我们读书一样难!”。归根结底,其实就是认知机制存在差异,年轻人更容易认识问题的严重性,而老年人由于消息来源、接触人群等原因,认识会相对晚一些

我们众志成城,有人却以一己之力致4000人隔离,这种人什么心理?

3,每个人信息来源不对等。

年轻人每天刷着网络信息,获得的资讯自然比老年人更快更全,所以对问题的认识深度也不同。还是上面戴口罩的例子,年轻人每天刷各种新闻、图片,带来的视觉冲击会让他们立刻行动。而老年人大多数也就听听周围年轻人讨论,听村里大喇叭喊喊,这种效果自然会差一些。

4,心境存在差异。

不得不承认,每个人的心境确实存在差异。同一件事有些人看到的是希望,有些人看到的是深渊,心境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决定我们下一步的行动。还以福建这哥们为例,如果是平时为人谨慎,那么这次就一定不会让那么多人暴露在病毒之下!

虽然,在积极事件中的乐观偏误可以提升幸福感和自尊,但在消极事件中的乐观偏误反而会增加个体卷入危险的可能性。

“乐观偏误”的典型表现与危害

心理学家曾对美国大学生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要求学生们分别列出“起薪超过1万美元”和“结婚数年后离婚”,发生在自己身上和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理由。结果学生们普遍认为:薪水超过1万美元会发生自己身上,平均有2.53个理由,而不发生的只有0.83个;离婚则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平均理由为3.58个,发生的理由为0.84个。从实验看出,人们往往对自己的未来表现出一种非现实的乐观态度,而这种态度则很容易让我们陷入困境。

我们众志成城,有人却以一己之力致4000人隔离,这种人什么心理?

首先,“乐观偏误”会让我们轻视困难。“乐观偏误”很容易给我们“这很简单”的暗示,让我们还没开始做事时,就从心理上开始有轻视态度,让我们以为工作、生活中的挑战都很简单,从而低估困难,不能充分准备,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就像上文提到的福建确诊病例,他聚餐前一定认为这只是一次简单的聚餐,却不曾想自己早已被感染!

其次,“乐观偏误”容易产生虚假的控制感。乐观偏差会让人产生“这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中”的错觉,从而忽略一些重要的细节。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决定命运。”但乐观偏误的人却内心假设并希望,事情都是按照原定计划在发展,这往往会让他们错过问题出现的预兆,以及事后补救的机会。

最后,“乐观偏误”会混淆幻想和思考。很多乐观偏误的人会将不切实际的幻想,误以为是积极的思考。福建这位大哥,肯定也思考过自己是否要坦白从哪里来,但他的“乐观偏误”让他误以为对自己的身体非常有把握,既然身体没有任何症状,那为何还要说出来,让他人造成恐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呢?这种思考其实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假设”上面,他“假设自己身体没有问题”,然而当假设不成立,这一切都将变成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们众志成城,有人却以一己之力致4000人隔离,这种人什么心理?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不知何时结束,所有的人都在期待,但在战疫还没结束前,还是恳请大家再坚持一下,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那些在一线为我们用“命”隔开生死的医护人员,也为了那些牺牲小我甘愿隔离的武汉同胞。春天已经来了,一切都将过去,等到疫情过去,人们可以不戴口罩大口呼吸时,我们再把酒言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都会   众志成城   福建   武汉   疫情   偏差   老年人   认知   盲目   差异   乐观   态度   身上   年轻人   身体   理由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