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最重视教育 在我国被取消 未来30年我们孩子拿什么和别人比?

前两天在头条热榜上看到一个新闻:4月15日温州一名初三学生,在跑步期间晕倒后经抢救无效身亡,此时距离开学仅过了一天。从网友提供的截图来看,操场内有不少同学在跑步,于是很多家长愤怒留言:

“特殊时期为什么要让孩子去跑步?安安静静上课不行吗?”

“建议取消今年全国中招体育考试!特殊情况下首先要保证每个考生能安全健康地参加文化考试,取消今年的体考吧,他们不是铁打的!”

外国最重视教育 在我国被取消 未来30年我们孩子拿什么和别人比?

不知是否与此事有关,4月16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通知:今年中考取消体育测试。也许今年这个特殊时期,体育考试确实有一定难度,临时取消一次虽然我们也能理解。但从这件事的处理来看,却再一次将我国“体育教育”的短板暴露了出来!

“体育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短板!

这几年,我国学生军训猝死、长跑猝死、体测猝死、打篮球猝死的新闻比比皆是,孩子们健康监测不是肥胖就是过瘦。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已经高达90%以上,2019年,儿童行为研究中心调查给出了一组数据,全国仅有17%的中、小学生经常运动学生中18岁以下的超重孩子人数已经高达1.2亿,12岁到18岁的孩子中有1.9%患有糖尿病!

外国最重视教育 在我国被取消 未来30年我们孩子拿什么和别人比?

看看这些数据可怕吗?课后补习班、兴趣班等已经完全占据了孩子们的课外时间,82.3%的孩子无法保证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运动量不达标已经严重威胁了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

数据还不是最让人担心,最让人揪心的其实是学校和家长对待体育运动的态度。很多家长认为体育可有可无,我们甚至默认“四肢发达就会头脑简单”。所以,体育课成了众学科中最尴尬的一个存在。学校里,明天要语文测验,语文老师会说“明天体育课上语文!”;后天学校要组织数学公开课,数学老师会说,“下午的体育课改上数学”,体育成了那个随时被取代的存在。

“体育”才是教育的精髓

芝加哥曾做过一个“零时体育计划”项目研究,学校要求学生每天7点到校,跑步、做运动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而且学校还会强制要求学生的心跳要达到最高值或最大摄氧量的70%。这个项目一启动,就遭到了很多家长反对:早起运动,难道想让孩子们上课补觉吗?但一段时间后,家长惊奇的发现,孩子不仅没有打瞌睡,反而思维更活跃,记忆力、专注力也都大幅度提升。也正因如此,国外教育非常注重“体育”。

在英国,“精英教育”的核心就是体育。

外国最重视教育 在我国被取消 未来30年我们孩子拿什么和别人比?

跟着《他乡的童年》镜头,才知道英国那些“精英教育”的核心原来是“体育”英国的“精英教育”在于,他们需要一股能推动社会改变的力量,而不是独善其身的个体。他们要的是一群懂得相互协作、富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精英;而不是一个个人能力很突出的个体。

所以当镜头出现在英国公学的操场时,你会发现这里的孩子们玩网球、板球、飞盘,你追我赶,嬉戏打闹,好不热闹!Dulwich College London的副校长说:“从早晨7点开始,就会有学生在泳池游泳,在健身房里锻炼。”

外国最重视教育 在我国被取消 未来30年我们孩子拿什么和别人比?

在英国,体育能力强势的孩子非常有优势,而那些英国的贵族们,也非常擅长各种体育活动。甚至在英国的贵族学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没有喜欢的运动,就可能会没有朋友”。

在日本,政府通过立法监控日本的体育教育!

日本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了,1961年日本就颁布了《体育振兴法》,在日本平均每2000人就有一个体育场,从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报告来看,日本已经成了肥胖致死率最低的发达国家。这都得益于日本的“体育教育”。

外国最重视教育 在我国被取消 未来30年我们孩子拿什么和别人比?

在日本,幼儿园教育是“体育当先”。日本的孩子每天都会有体育课,放学后老师也会留1小时锻炼的体育作业;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学校会要求跑步,200米的操场,一、二年级的孩子要跑10圈,五、六年级的孩子要跑20圈。在日本,有40%以上的孩子能坚持每天锻炼2小时。

比如,下面这个跳木马项目,这些小小的孩子看着比自己高出一头的木马,丝毫没有恐惧。这种项目要放在国内幼儿园、或小学会被家长喷死吧?

外国最重视教育 在我国被取消 未来30年我们孩子拿什么和别人比?

在美国,体育意识已经深入每个家庭

日本的“体育教育”靠的是政府重视,而美国的体育教育则靠的是家庭意识。在美国,5~8岁的孩子会跟着父亲和兄长去打棒球、橄榄球;9~12岁的孩子早就把运动当成了日常,打球、跑步、健身这些,孩子们都会去尝试;13~18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们,体格已经明显强于中国的孩子;18岁以上,进入大学后,很多孩子边工作,边学习,同时还会抽出时间锻炼。

外国最重视教育 在我国被取消 未来30年我们孩子拿什么和别人比?

反观我们的孩子,中学之前几乎都是在家写作业,在外上补习班,很少有家长会主动带着孩子一起运动,我们习惯“体育为考试让路”,临近考试复习时间不够,家长首先会做的就是减少孩子的体育活动:“马上就要考试了,还打什么球?”。而那些上了大学的孩子,又没养成运动的习惯,再加上远离家长大部分会选在宅在宿舍、放浪形骸,运动?那是不存在的!

国外如此重视“体育运动”,我们家长的思维却是要取消体育考试!如此忽视,那么30年后,我们的孩子拿什么跟别人比?

体育不是学习的阻力,反能促进孩子大脑发育。

《运动最能改变你的大脑》是TED一个非常著名的演讲,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Wendy Suzuki结合自己的研究告诉听众:运动能从结构和生理机能上改变大脑!运动会增加大脑的灰质,从而提高孩子认知力、执行力。数据显示,那些体能好的孩子,数学比同龄人强67%,语言比同龄人强45%。

外国最重视教育 在我国被取消 未来30年我们孩子拿什么和别人比?

前段时间,黄磊女儿多多练习瑜伽的视频上了热搜,很多家长留言羡慕这样的孩子,小小年纪学习、运动两不误。其实,多多这次上热搜,除了自带热搜体质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对运动的态度,小小年纪动起来一点不含糊,一招一式像极了一个瑜伽老手。再加上多多一路走来,开挂似的人生经历:写小说,翻译剧本,演舞台剧,配音,参加钢琴比赛等等,种种经历让我们这些吃瓜父母甚是羡慕。我们都误以为体育运动会耽误孩子前途,看看黄多多好像并不是这样!

外国最重视教育 在我国被取消 未来30年我们孩子拿什么和别人比?

其实,早在2004年儿科专家就提出:一周运动3到5次,每次30到45分钟,就能大大提升孩子记忆力、注意力和教室行为的正向效果。即便是短暂的运动也能换来孩子专注力提升,促进孩子学习效率。

对于不爱动的孩子,家长需要正向引导

我国孩子的运动量普遍偏少,再碰到类似前面提到的取消体育中考政策,相信很多孩子会继续减少运动量,如何做到劳逸结合,让孩子爱上运动呢?

首先,抓住孩子运动敏感期。

研究发现13个月练习爬楼梯的孩子,比12个月开始练习的孩子动作更灵活,反应更机敏,这是因为13个月是爬行关键期。事实上这样的关键期还有很多:

外国最重视教育 在我国被取消 未来30年我们孩子拿什么和别人比?

其次,放弃“功利性”运动,树立榜样的力量

很多孩子讨厌运动是因为,我们往往要求孩子“功利性运动”,要么几分钟内跑完2公里,要么跳远要达到多少,这种功利性运动会让孩子压力倍增。事实上,过量的运动强度对孩子成长非常不利,孩子心、肺能力都还未发育完善,过激的刺激会给孩子带来损失

外国最重视教育 在我国被取消 未来30年我们孩子拿什么和别人比?

家长可以从开始引导时,就给孩子树立榜样的力量,比如,孩子喜欢跑步,就去搜寻几个跑步明星,平时交流中用着几个人的经历引导孩子;或者可以以身作则,就像黄磊老婆孙莉做的那样,从小带着孩子一起练习瑜伽。看着父母,孩子自然会更加热爱运动。

最后,建立习惯,每天保证有运动

习惯的力量超乎想象,如果让孩子爱上运动,帮他们建立运动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美国儿童医生建议:8~14岁的孩子每天需要至少1小时的运动。这个运动量在我国很少有孩子能达标,究其原因是我国家庭没有美国家庭那种运动习惯。

外国最重视教育 在我国被取消 未来30年我们孩子拿什么和别人比?

每天给孩子一点运动时间,哪怕只有十分钟带着孩子动一动,哪怕只是在家做几十个深蹲,让孩子先建立起运动的习惯,慢慢地运动量自然会有保证。

柏拉图曾说:为了让人类有成功的生活,神提供了两种管道——教育与运动。而运动不是孩子一个人的责任,需要整个家庭、整个学校都参与进来。作为家长,其实真的很不希望看到孩子跑步身亡这种新闻,这是否也在侧面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注重“体育教育”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孩子   运动量   英国   日本   美国   大脑   敏感   重视   家长   外国   习惯   未来   我国   家庭   学校   考试   体育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