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颖离开1000多天:弟弟性格突变 父亲欠债60万 欲卖房替女儿建墓

这两天刷头条热榜,看到章莹颖父亲“卖房还债”的新闻,不由自主点进去了。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关注章莹颖这件事,每看一次这个新闻就会心疼一次,那么好的一个孩子,太可惜了!这次看章莹颖父亲接受采访的视频又难受了好久,其中有这样一段:

莹颖离开1000多天:弟弟性格突变 父亲欠债60万 欲卖房替女儿建墓

记者:莹颖在美国的东西都带回来了吗?

章父:带回来一部分,她的房间现在是我在睡,一睁开眼,都是我女儿,快活不下去了,胸口一直都疼,也查不出来啥毛病。

记者:对以后的生活,家里人有什么打算吗?

章父:出事后,她弟弟的性格都变了,在家里都不说话。我们想着让他们夫妻两个照顾好自己,我和她妈妈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换换环境。

记者:家里经济情况怎么样?压力大吗?

章父:我一个月有2200多工资。她妈妈没有工作,在家里帮着带孩子。我儿子在一家餐馆当学徒,基本上也没有收入。全家五口的生活开支加上外债都指着我了。总共欠了60多万的外债,打算把房子卖了还债。

痛失爱女已让莹颖的父母彻底崩溃,章父说,他们不敢出门,就怕听到“女儿”二字;他还说,去年家里新添了小孙子,但新生命的到来也没能驱散失去女儿的痛苦;他心里有愧,他说:女儿出国,她妈妈是不同意的,但我支持她,我如果不同意她就不会去,也就不会出事!

莹颖离开1000多天:弟弟性格突变 父亲欠债60万 欲卖房替女儿建墓

虽然莹颖离开已经1000多天了,但这种锥心之痛,仍每天都折磨着她的亲人!最让人心疼的是,章父说:凶手去年已经判了终身监禁,但女儿还没有带回来,连根头发丝都没有看见,原打算在老家给莹颖立一个墓,现在也没做成

自从优米出生,真的看不了任何孩子受到伤害,更看不了那些亲人的悲痛欲绝。今天想从心理学角度说说莹颖亲人的反应,希望对他们能有点帮助。很明显,莹颖的亲人因为她的离开,受到了严重的心理创伤,甚至已经有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一些典型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来源

人们在遭受重大刺激后,很容易出现精神崩溃的现象,这其实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心理学上将一个人经历、目睹或遭遇了涉及自身或他人死亡,或受到死亡威胁,或严重受伤后,所导致的个人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心理障碍,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简单的说,当人受到重大刺激后,对创伤性事件做出一系列负面心理活动的行为,都可归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莹颖离开1000多天:弟弟性格突变 父亲欠债60万 欲卖房替女儿建墓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那些重大刺激离我们很遥远。但事实上,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大约有50%以上的普通人,在有限的生命中至少会受到一次创伤性事件,而这些被创伤的人中又会有10%~20%会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我们以创伤后10%的概率来算,那就是说我们这辈子可能有5%的概率碰到创伤后应激障碍事件。

对于PTSD研究,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创伤来源于恐惧、焦虑。但近几年最新的研究发现:PTSD与恐惧和焦虑还存在本质区别。恐惧、焦虑本质上来说是人类一种正常的情绪。

恐惧虽然会让人感到不适,但整体而言持续时间较短,而PTSD则会持续至少一个月以上;焦虑则是人们对生活事假的一些反馈,属于焦虑障碍范畴,而PTSD则属于应激障碍范畴。三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表现

很多受到创伤后刺激的人会出现噩梦、失眠、内疚、难过等症状。就像接受采访的章父,他一直认为是自己支持女儿去国外才导致女儿出了意外,这种错误归因”已经属于创伤后应激范畴了。我们都知道,父母支持儿女的决定本无可厚非,但这个意外让章父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他将女儿的死归因给自己,这让他异常痛苦!

莹颖离开1000多天:弟弟性格突变 父亲欠债60万 欲卖房替女儿建墓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除了出现错误归因外,还可能出现:

第一,回避(Avoidance):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会发自内心抵触创伤事件相关的任何事。就像莹颖的父亲在采访时说的“现在连门都不想出,出去怕见到人,怕人家议论,也怕听到‘女儿’两个字。”这就是典型的“回避”表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不愿意看到亲人的遗物、不愿意经过出事地点。生活中,他们会尽量回避任何创伤相关,如果无法避免,他们则会选择沉默或自己生闷气。

第二,延迟发生:从统计数据来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一般都会存在一个潜伏期,少在数天,多则数月,每个人会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这和创伤事件强相关。

莹颖离开1000多天:弟弟性格突变 父亲欠债60万 欲卖房替女儿建墓

第三,闪回现象(flashback):闪回现象简单地说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会不由自主在脑海中回忆创伤事件,这种回忆会很生动,经常让应激障碍者异常痛苦。这种闪回现象,很容易因创伤事件相关或类似的刺激诱发,比如,莹颖父母拒绝出门,其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听到“女儿”二字会勾起他们闪回。除了外界刺激,闪回现象还经常发生在梦中,应激障碍者会一遍遍在梦中回忆刺激事件。

第四,警觉性过高(heightened vigilance):创伤后应激障碍者会变得异常警觉,尤其在谈到与创伤事件相关的事情,他们表面似乎冷淡、漠不关心,实则内心早已波涛骇浪了。就像莹颖的弟弟突然变得沉默,这与姐姐离世后刺激以及在美国的种种经历息息相关,那么善良的姐姐因为亲信他人赔上了性命,这种刺激只能让弟弟选择沉默。

莹颖离开1000多天:弟弟性格突变 父亲欠债60万 欲卖房替女儿建墓

逝者已去,伤害往往会留给生者这种刺激下,章父还能专程赴济南感谢“神笔警探”林宇辉,真的很让人感动,希望今后的岁月能对这家人温柔点,再温柔点。

那么,我们要如何帮助应激创伤者呢?

心理学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在这几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美国心理学家斯蒂文.海斯(Steven C.Hayes) 提出了ACT接纳承诺疗法,对应激障碍者帮助很大。所谓ACT是指通过提高应激障碍者的心理改变能力或坚持功能行为,从而让应激障碍者走出创伤。具体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承认痛苦,接纳当下。

当代精神病理学的行为理论发现:“经验性回避”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恢复起到了阻碍作用。回避反而会让创伤者更加警觉,这种痛苦的经历,会让创伤者常常以非常清晰的、极端痛苦的方式,反复出现闯入性、创伤性体验。所以如何防止回避,让创伤者接纳现实,这就显得尤为重要。

莹颖离开1000多天:弟弟性格突变 父亲欠债60万 欲卖房替女儿建墓

当然,接纳并不意味着忍受,我们这里的接纳是让创伤者从一个较为平和的角度去对待过去的事件,用接纳来代替回避。比如,这次记者采访对章父来说就是很好的一次接纳当下的活动:研究人员发现,人通过组织语言可以让理性思维占主导,而回避则多调用的是感性逻辑,大脑中当理性思维调用的越多,感性思维就会对人的影响越小。所以此次采访,在一定程度上记者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实际是在帮助莹颖的父亲接纳当下。

第二步,帮助应激障碍者“认知解离”

所谓的“认知解离”实际上就是,引导创伤性应激障碍者把创伤性体验与思维的分离。很多时候创伤性应激障碍者会出现错误归因,就像莹颖的父亲,他把莹颖出事归结为自己同意女儿去出国,这种错误的认知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对这件事的态度,巨大的思想负担已经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莹颖离开1000多天:弟弟性格突变 父亲欠债60万 欲卖房替女儿建墓

那么此时,最好的帮助就是引导章父认知解离,我们没法改变章父同意女儿出国的事实,但可以引导改变想法的功能。比如,通过实例告诉他,绝大多数父母都会做他会做的事,孩子的成长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行。哪怕当初他不支持,如果成长需要,章莹颖也会自己决定去国外。通过这种认知解离,让创伤者逐步接受现实。

第三步,认清自身价值,承诺行动

很多创伤后应激者会对自己产生质疑,他们会觉得生活没有了意义,就像章父接受采访时说,每天都浑浑噩噩的,这对创伤者恢复非常不利。

莹颖离开1000多天:弟弟性格突变 父亲欠债60万 欲卖房替女儿建墓

此时,最好有人能引导创伤者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就像莹颖的弟弟生了孩子,两个年轻人可以适时地用孩子吸引老人的注意,让老人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新生命上。随着孩子长大,他们自身的价值感也会逐渐增强。通过这种价值练习,重建创伤者生命的意义。

章莹颖的离开对她的家庭而言是无尽的黑暗,但如何能让她的亲人在绝望中找到生的希望,这个真的很难!但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帮助有类似经历的人,减轻一点自责,缓解一点痛苦,也许现在很艰难,但请相信一切都会过去,阳光也会再次升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弟弟   父亲   女儿   突变   创伤   焦虑   认知   障碍   恐惧   亲人   思维   性格   痛苦   现象   父母   事件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