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物欲/不购物=极简主义?

看到这个标题,各位应该很惊讶吧?我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专门聊过极简主义了,那为什么会有这篇呢,其实是我在改一篇胶囊衣橱的文案,想发到小红书,结果改着改着,发现自己写了一篇新的推文出来。

整挺好,于是就干脆拓展成一篇推文吧。

我与极简主义

先跟不了解背景的新朋友们说说吧。

我是从2016年开始接触极简主义的,当时简直打开人生新篇章,扔东西扔得异常疯狂,一年不到的时间,可以说我把家扔得差不多了,也正是因为那一阵经常分享践行极简主义的心得,而获得了一批小伙伴的关注,当初的极简主义在国内还算新鲜,我也算踩到了一个风口hhhh。

减少物欲/不购物=极简主义?减少物欲/不购物=极简主义?

不过后来我慢慢也没那么疯狂了,但基本处于理性消费阶段。

可自怀孕生娃后,初为人母的焦虑让我再次陷入疯狂买买买中。尤其是屁屁出生后的第一个双十一,我还在坐月子,现在回看确实是产后抑郁了,每日心情苦闷,无处发泄,正好屁屁又有很多东西要买(新生儿的东西真是爆炸多),那时候,一次收的快递月嫂帮我堆成了一堵墙,蔚为壮观。

减少物欲/不购物=极简主义?

现在,我已脱离产后的抑郁阶段,也不会再那~么疯狂的消费,但也并没有再标榜自己要做一名极简主义者了。

因为这一年多的成长,让我意识到:极度克制并不是一种自洽的状态,背后其实暗藏着更大的欲望,同时,我也不想再给自我做任何设定。设定自己是极简主义者,那我就不能享受化妆的快乐了?我就不能买花花绿绿的漂亮裙子了?就不能到处交朋结友了?就要隐居山林了?

减少物欲/不购物=极简主义?减少物欲/不购物=极简主义?

设定,意味着减少了可能性。

每个人的自我,都是复杂的、变幻的、丰富的、流动的。有激进的我、有温顺的我;有自私的我、有不计较的我;有邪恶的我、也有善良的我;有成熟的我,也有幼稚的我……即便是一个罪人,在面对爱人时,也可能有他温情的一面。

也许在某个方面,我可以很极简,但某个方面,我也可很繁冗。

我们不是只能活成一种人,并不一定要让每个自我都对立起来,有你没我,有我没你。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的内在,一定是常常无法自洽的,因为人的复杂性就是现实。我要学习的,是接纳不同的自己。

我现在的想法

那现在的我对于依然风靡全球的极简主义,有什么想法呢?

首先想说的是,极简主义真不是「扔」出来的!扔只是最表面的第一步,人人都可以效仿,但你为什么要扔呢?扔东西前,先搞清楚底层逻辑吧。

减少物欲/不购物=极简主义?

01 购买行为本身

并不是「消费主义」

TO MINI MALISM

很多初期践行极简主义的人,都会特别排斥购物,甚至会觉得购物是一件错事,一旦有购买行为,就会各种解释,尽量撇清自己跟消费主义的关系,甚至会有罪恶感。原来挺开心一事,怎么就无法好好享受了呢?

其实购买行为本身,并不是消费主义。

减少物欲/不购物=极简主义?

可从另一方面讲,现代人确实很难完全跟消费主义脱离干系,因为现在就是一个消费社会,除非你不生活在这个时代、这个社会里。

有时候我们甚至连自己都分不清楚,这个需求是真实的、出于内心的,还是被社会「熏陶」出来的。

或多或少吧,每个人肩上都会沾染到一些消费主义的尘埃,只要我们对生活还有期待,就无法完全躲避消费主义。

所以,就正视这件事情吧,只要我们尽量保持清醒,不让尘埃变成沙尘暴,把自己淹埋即可。放松一些,不过分要求自己出淤泥而不染(完全不受消费主义沾染,也算是另一种精神洁癖),才更容易达到我们想追求的自洽吧。

02 极度压抑的背后

隐藏着极大的欲望

TO MINI MALISM

物欲,也是一种本能的欲望。

承认它,看到自己迫切想要斩断物欲的背后,真正缺失的究竟是什么,而不是一味用极端行为去抑制它,这才是真正做到自我极简的第一步。

我们(作为中国人)都太擅长压抑自己的欲望了,从小就被灌输「要懂事」「要学会克制欲望」的思想,所以很多人潜意识里常把欲望跟罪恶、羞耻联系在一起,认为享乐是可耻的。

减少物欲/不购物=极简主义?减少物欲/不购物=极简主义?

当欲望出现时,就开始自我否定「我怎么能那么想呢?我是不对的」、「我怎么啥都想买呢?不行!」……

可欲望一直都是人的本能啊,极度地压抑它们,必带来极端的反弹。

所以,在物欲这一点上,我并不太认同「一年不购物」之类的挑战,这是在挑战人性啊。

我现在更倾向去看到/观察自己的欲望,而不是打压它。

03 扔还是买?

自我意识是前提

TO MINI MALISM

举个例子,我曾经也是一个精神男人的女性(也就是男权思想内化了的女性),穿着打扮上,更多的是为了取悦别人,于是常买显身材/但穿着并不舒服的衣服,别人觉得好看就行,一切以别人为准。

随着自我的成长和觉察,我意识到了内在的喜好,其实并不喜欢那个努力讨好/取悦别人的自己。

减少物欲/不购物=极简主义?减少物欲/不购物=极简主义?

所以现在的穿搭,我首先会考虑舒适度,舒服了再考虑好看,也不会全然不考虑好看,毕竟好看了自己也挺开心的,又舒服又开心,多好。

于是我扔了以前很多衣服,但同时也买了很多衣服。

人会变,身边的物也会变,变化意味着迭代,那必然会扔,也必然会再买,这很正常,有物欲也很正常,买买买这个行为本身也没有错,这里面,甚至能看到自我的成长。

那为什么要抵制购物呢?其实不需要抵制购物的,但我们要非常警惕:无意识的跟风行为。

04 一定要警惕

无意识跟风/瞎买

TO MINI MALISM

比如看直播,就很容易进入无意识状态,因为没有时间思考。

比如口红营销,有必要买100支么?这个斩男、那个御姐,其实都是快时尚/主流媒体做出来的营销卖点,不给你制造需求,你哪来那么多需求?没需求怎么掏钱?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湿鞋可以,但千万别被河水淹了,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出自刘擎教授)。只要足够清醒,就很难被消费主义侵蚀。而反过来,能真正发自内心地践行极简主义生活方式,也恰恰是清醒看清内在需求的结果。

买之前,多思考,多做功课。虽然爽是没那么爽,但至少出错率,以及日后的闲置率会大大下降。毕竟能买到心仪之物,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减少物欲/不购物=极简主义?减少物欲/不购物=极简主义?

这里不得不聊一下接推广的问题,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几年),我都在矛盾中拉扯:一边是喊大家要理性消费,一边是品牌给我的一长摞营销卖点(你要怎么怎么写,让读者买买买)。

真的是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矛盾,有时甚至觉得痛苦,可作为自媒体,自我实现的一部分,确实来自于变现。我曾想象,如果有10亿,我还继续输出吗?答案是肯定的(我已经意识到自己热爱表达这件事了)。

而我有这么多钱,还会不会接推广呢?答案还是肯定的。出于人性,我不可能拒绝自我实现的,而被喜欢的品牌找到,那简直一种双向奔赴的爽感。

减少物欲/不购物=极简主义?

我觉得我一直尬的点在于,把「推崇理性消费」和「接推广」二元对立起来了,有点非黑即白的意思。其实仔细想想,我自己买的很多好东西,也常常是跟着博主们推广团购买的。

买不买,其实完全在我啊,只要我作为消费者是清醒的,就OK啦。而如果这个博主即使做推广,还不忘鼓励大家理性消费,讲真,我是会更欣赏和信任ta的(好了,我自洽了hhh)。

突然觉得两者同时存在,挺好哈,尤其我有理性消费的清醒认知,那就更能帮大家先筛掉鸡肋的、实用性差的、不让我讲真话的、营销大于实际的、不喜欢的、品质差的品牌……可以了,问心无愧了。剩下的选择权,就交给大家。

减少物欲/不购物=极简主义?

综上,我真诚建议在践行某个主义前,先做一个清醒的人,去探索自我,保持觉察。因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你无论做什么,都是在跟风而已。

拥有了自我意识,购买的决定权就在我们自己了。那你这一年是不买衣服,或是一年都在买衣服,都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不会自我否定,而是一种自在、自我接纳的状态,这样的人生才是好的人生,与物品多少也并无关系。

周五愉快!

减少物欲/不购物=极简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物欲   主义   都会   清醒   舒服   好看   确实   欲望   衣服   状态   需求   自我   东西   疯狂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