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输得一塌糊涂,后来用15个月翻盘人生

我好像从来没写过自己逆袭之类的文(因为没有),所以,今天这篇文也不是我写的,我本人大概属于用15年逆⻛翻盘的类型吧哈哈哈。

这个高效逆袭者是我喜欢的博主「黛⻄」。她在高考失败后,用15个月逆⻛翻盘,进入了德国排名数一数二的慕尼黑工大,这中间发生了什么,读完文章就知道啦。

而且我俩居然是同行,不过她人在德国,曾是法兰克福投行的金融分析师。有娃后,转身做了博主:公众号「天赋一饼」,名字来源于黛⻄的女儿饼饼,是我常看的公号之一。

黛西几乎能做到日更,且逻辑性非常强,好笑之余,金句频出,简直是“育儿界的人间清醒”,比如这一篇防渣指南 | 在女儿遇见渣男之前,我得先给她洗个脑。我还尤其爱看她写高效工作、笔记法啊之类的非育儿类文章,脑洞很大,收获不少。

而且她对「儿童情商和社交培养」非常有研究,能把一些你想不通的事从新⻆度讲清楚,用文字治愈了很多容易焦虑的妈妈。

如果你没有娃,也非常值得关注她,她写的「自我成⻓和赋能」,会在潜移默化中为你赋能,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今天把黛西介绍给你,别错过这个宝藏博主啦。

我曾输得一塌糊涂,后来用15个月翻盘人生

今天这篇文章是黛⻄的“谷底翻盘史”,让人看了想赶紧扔了手机去奋斗!

作者 | 黛西

来源公号 | 天赋一饼

Hi, 我是黛西。

可信吗,我这个育儿博主,写公号以来第二常被问到的竟然是:

听说你去德国前,用一年通关德语,有什么学语言的秘笈吗?

你问我学语言秘笈,如果我说全靠努力,你肯定不愿相信。如果我说靠天赋,你肯定想翻我白眼,因为那些号称靠天赋上岸的人,据说都在关着门偷偷努力。

所以,来听听我的真实故事吧。

NO.1

「 论关键时刻掉链子 」

「 我只服自己 」

我们80后上学那会儿,有句话叫“一考定终生”。

我的成绩在高考前一路绿灯,重点班尖子生的人设一路伴随我。

在我印象里,学生时代的大考,我只失利过一次。

好巧不巧,那次大考的名字叫高考。

我曾输得一塌糊涂,后来用15个月翻盘人生

我的高考成绩比最差一次模拟还低了100多分,按照我们山东老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分就差出去一万人”的公式,你们自己套进去算下。

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我没有复读的勇气,又不甘心认命,家里没有矿,关系也不够硬,没有别的退路,我想到了出国。

看到这你肯定气笑了,高考失利,于是选择出国,你这叫没退路?!

我说的出国,跟你想象中的出国肯定不太一样。

当时的我并不知道出国意味着什么,那时候“出国镀金”的说法还很流行。

现在出国11年了,我早已明白一件事:在国内都做不好的事,出国做只能更困难。

NO.2

「 人生至暗时刻 」

「 我把一天过成了五天 」

比起英美国家,德国的教育体制对工薪家庭非常友好,如今很多州已经全免学费了,留学只需要提供生活经济担保。

当然了,你还得有一张名叫“大学录取通知书”的A4纸。

德国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真的就是一张A4纸,没有红丝绒的套,也没有镶金边的字,连防伪标志都没有。

它好像在暗示你,被录取并没有什么好庆祝。

请记住这句话,后面要呼应的。

我曾输得一塌糊涂,后来用15个月翻盘人生

现在问题来了,德国讲德语,我连德语字母都没见过,是货真价实的零基础,上哪去弄这张A4纸?

经济学对语言要求极高,念书可以选择英文授课的国际项目,但毕业找工作,难道我要跟雇主说只接国际客户的case?

本来能力就不足以撑起梦想,就别再拖梦想的后腿了——这是我决心火力全开学德语的全部动力。

高考后的第一年,是很多人敞开了谈恋爱喝酒打游戏泡吧的一年。

而我那一年的全部生活,就是学德语学德语学德语。

只要睁着眼,我不是在学德语,就是在去学德语的路上,当然了,路上的时间也很宝贵,要听德语磁带。(好有年代感的一句话)

我用13个月学完了别人六年的德语教材,从真·零基础,达到高校德语专业毕业水平之上。

我报考了德福考试,它是留学德国的重要门槛之一,难度参考英文的托福雅思。

德福考试满分20,德国大学经济专业要求达到16分,这个门槛不知道卡掉多少外国学生。

成绩出来了,我捧着接近满分的证书哭成狗,不是为自己的努力没白费而激动,而是我姥爷在那天去世了。

我曾输得一塌糊涂,后来用15个月翻盘人生

证书上的4555分别是阅读/听力/写作/口语分数,

唯一的1分丢在阅读,可以说很奇葩了

我如愿拿到慕尼黑工大的录取通知书,高考失利把我卷入的败局,在15个月后,被我硬生生翻盘了。

高考跟我开了个玩笑,但没能定了我的终生。

NO.3

「 以为是完美结局 」

「 其实是刚刚开始 」

入学后我才明白,为什么德国大学录取通知书做得那么随意。

德国大学的政策是“宽进严出”,录取只是开始,没人答应跟你好聚好散。

慕尼黑工大在德国教育部大学科研排行第一,考试出名地变态,基础课挂科率70%,补考只会难上加难。

同一科目补考3次不过,即被自动退学,连演哭戏的地方都没有。

德语不是我的母语,除了需要花同等脑力理解专业知识以外,我还得付出德国同学的几倍努力,才能达到他们差不多的语言理解水平。

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我硬是把本科学分提前一年修完,读研究生也只用了不到三学期。

同时,我还在罗兰贝格和西门子等公司做了实习,工资就可以基本满足我在德国的生活和学费。

我曾输得一塌糊涂,后来用15个月翻盘人生

德国的实习证书也是A4纸...

毕业后,我拿到十几个offer,如愿成为金融分析师。

我穿梭在法兰克福最繁华的CBD,早上喝着咖啡读《华尔街日报》,中午跟一群西装领带分析公司财报,踩着小高跟儿,涂着杨树林儿,从看人脸色混到有人看我脸色。

NO.4

「 然而好景不长 」

「 事情又发生了转折 」

一个冬日的午后,我向老板正式宣布:我怀孕了,准备回家带娃,三年。

从那天开始,我在老板心中的定位由“前途无量的金融分析师”,渐渐转型为破罐子破摔的中年孕妇。

在金融圈,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

可能是工作压力所致,我怀孕期间状况不断,先兆性流产,住院保胎,期间又被查出携带超级细菌,住进隔离病房。

分娩大出血,几度丧失意识,产后10天又回医院动手术。

躺在手术台上,自以为幽默的德国医生宽慰我:你这些状况并不罕见,但像你这样集所有倒霉于一身的,我还是头一次见。

我跟之前做金融的同事一直保持联络,每次聚会,我都是被同情的对象。

我能感受到他们善意的恨铁不成钢:你拼尽全力上名校,职场如鱼得水,一生娃就回到了解放前,所以,还不是殊途同归?

我曾输得一塌糊涂,后来用15个月翻盘人生

又回到了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全职妈妈等于自我放弃吗?

我花了大量时间陪伴孩子,创办了这个公众号,写的文章从设计早教游戏,到学科启蒙方法,从狂热研究童书,到跟读者一起自我赋能。

我还跟中国妈妈们分享第一手德式育儿理念和故事,写让人读得下去的教育反思和规划。

我反对“赢在购物车”,不跟风买鸡娃神器,自己花大量时间研究玩具桌游和教育品,于是有了别处看不到的避坑指南。

有娃后我少了很多自由,但也少了更多社交负担。

我不用琢磨老板上午开会对我说的那句话什么意思,不用在公司鸡尾酒会上端个酒杯活动关系,对我这种更喜欢做事的内向者来说,简直是种解脱。

内向性格 | 我骗了自己20年,是时候摊牌了

远离这些被动社交后,我终于可以静下心来读书了。

告别金融圈,成为全职妈妈和育儿博主,我不仅没堕落,还升华了。

我曾输得一塌糊涂,后来用15个月翻盘人生

-

开公号前,我曾向几位前辈取经。

前辈们好心劝我,公众号红利期大大前年就过去了,你现在才开始做,不可能做起来。

我没听。

从最初文章转发到朋友圈,收获的107个路人粉,到现在几十万双信任的眼睛,我越来越相信,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人生将有无限种可能。

我常跟人说,别以为我文风沙雕所以人也沙雕,该认真的时候我比谁都认真。

如果我的沙雕吸引了你,我希望我的硬核可以留住你。

很多人以为我“佛系”,实际上,我提倡的是不焦虑不攀比,想清楚自己的规划,有自己的教育节奏,但一定不是“都行,还好,听天由命”。

我自己就是通过努力翻盘人生的,假如我这样的人劝你“佛系”,我的心一定坏透了。

你可能要说,道理我都懂,但我都三十好几了,努力也晚了。

姐妹们,没有迟到的努力,30岁的你会感谢25岁的努力的你,40岁的你会感谢35岁的努力的你——我就是靠喝这碗鸡汤,熬过了人生的寒冬。

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常有读者留言说,每天带娃鸡娃已经够受了,还要自鸡,你不嫌累吗?

我在知乎上看过一个高赞问答,可以很婉转地回答这个问题: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是最大的谎言吗?

这句话不是谎言,只不过用错了对象。

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不是将来往死里折腾孩子,而是现在往死里折腾自己,因为你孩子的起跑线就是你。

你的经济能力,学识修养,道德三观,眼界品味,决定了你的孩子从哪开始跑,往哪跑,怎么跑。

与你共勉。

黛西@法兰克福

我曾输得一塌糊涂,后来用15个月翻盘人生

-

黛西的小纸条:

我是黛西,这篇文章的作者,谢谢你花时间读到这里,感谢撸大包的推荐。

我在公号写过超100万字的自我赋能和教育干货,无论你有没有娃,都欢迎来「天赋一饼」跟我交个朋友。

趁你还没看烦,再附上几篇你可能会看上瘾的文章,哈哈。

极简生活 | 我这半年性情大变,只因走上了这条路

生娃劝退 | 我的倒霉孕产往事,来比惨吗?

防渣指南 | 在女儿遇见渣男之前,我得先给她洗个脑

很多读者说,一开始对我的文风很不适应,但后来的后来,都爱到无可自拔。

要不你也来试试。

期待认识你。

黛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法兰克福   慕尼黑   德语   人生   德国   天赋   糊涂   自我   努力   妈妈   语言   孩子   时间   金融   大学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