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两遍的一本书《最后的演讲》,值得珍藏

这是知树堂的第211篇文章,文章长度4812字,需要阅读时间5-8分钟。

《最后的演讲》这本书是我读过的流过的眼泪最多的一本书,读了两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收获。评分很高,值得珍藏的一本书。

读了两遍的一本书《最后的演讲》,值得珍藏

知树堂导读荐语

1939年7月4日,身患绝症的棒球名将,一垒手卢格里,在座无虚席的洋基球场告诉大家,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当时他患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这种病非常罕见,以至于医学界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该病。无独有偶,68年后,计算机科学教授兰迪·鲍什,身患晚期胰腺癌,同样发表了他的“最后的演讲”。像卢格里一样,他利用这次演讲机会,集中地表达了感恩的思想,而丝毫没有怨天尤人。

他演讲的视频在网络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在长达一小时的演讲中,兰迪·鲍什总结了他的人生哲学,并谈到雄心壮志,勤奋努力和坚持不懈等品格的重要性。鲍什的主要目的,是要留给他的妻子和三名年幼子女最有意义的精神财富。他的演讲做得很出色。本书是他与杰弗里·让斯罗合写的。在原来名为“实现儿时梦想”的演讲的基础上,内容有所扩充。鲍什再度添加了很多精彩的人生箴言。在书中,读者会发现那些令他如此卓尔不群的品质,从而反思,感激自己所拥有的幸福,为曾经的自怜自艾而感到羞愧。全书令人潸然泪下。知树堂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从这位卓越非凡的人物身上受到启发。他即使面对死亡,也能拥抱生活,赞美生活。兰迪·鲍什,于2008年7月25日因病逝世。

知树堂要点速记

知树堂读书笔记

一语成谶

很多大学都有举办名为“最后的演讲” 的传统, 即学校邀请教授们, 设想自己不久于世,在辞世之前, 将自己的智慧、 人生感悟和信念, 留给学生们。 兰迪·鲍什作为计算机科学系的教授, 就是这样被邀请参加卡耐基梅隆大学组织的名为“旅程”的演讲活动。 仿佛是让“最后的演讲” 一语成谶, 他就是在知道自己身患胰腺癌而将不治的情况下, 着手准备他这篇“最后的演讲” 。

在准备这次演讲的时候,他矛盾万分。想到医生说的,最多还有几个月的生命,他多想能够取消这次演讲。身为妻子杰伊的丈夫,三个分别只有一岁、两岁以及五岁孩子的父亲,他能跟心爱的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已经屈指可数。再者,他们刚刚从大学所在的匹兹堡搬到杰伊的家乡弗吉尼亚,而为演讲又要飞回匹兹堡。更令杰伊难过的是,举办演讲的那一天正是自己41岁的生日,这恐怕将是他们俩人最后一起庆祝的机会了。

“我们改变不了手中的牌,而只能选择如何出牌。”

然而,兰迪·鲍什意识到他的演讲可以作为一份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留给孩子们。他希望孩子们能了解他的人生信念以及为人。带着妻子杰伊的理解和祝福,鲍什准备了这篇演讲,他将主题集中在生命充满意义和实现梦想的重要性。2007年9月18日,46岁的鲍什站在包括妻子在内的400多名观众面前做了这次演讲报告。鲍什引用父亲教导他的话做了开场白,“当遇到重大难题时,要勇于面对它而非逃避”。鲍什正是这么做的。他在演讲的一开始就坦白了自己的病情以及不久于世的处境。

父母的榜样

兰迪·鲍什生长在巴尔地摩附近一个殷实的中产家庭。父母重视道德培养和教育,不嗜物质享受。鲍什的母亲,是一位严格的英语教师,对自己的学生和孩子都寄予厚望。他的父亲,是一位“二战”时期被授予勋章的战地医生,一向为生活在底层的人们争取利益。他的小型汽车保险公司,专门为一些住在贫困区内,通常被其他保险公司拒保的人们提供保险服务。

“我所热爱的一切事情,都源自于我的儿时梦想和目标。”

他们的家庭开支仅局限于生活必需品或某些重要事项,而非看电影或是外出就餐这类的生活享受。鲍什的父母曾经捐资在泰国建造学生宿舍,让那里的女孩能够上学,以免沦为妓女。

晚餐桌上是家人集思广益的地方。如果遇到问题,小鲍什会自己去查字典或者百科全书。他非常崇尚父亲的伦理道德观念,并且在成年后都一直恪守不渝。

父母鼓励鲍什敢于梦想,并大胆发挥想象力。他睡在父亲亲手打造的双层床上。高中时,他卧室墙壁上别具一格的装饰就是他涂画的数学公式、电梯大门、潜水艇、象棋棋子以及潘多拉的魔盒。父亲对他的创作表示强烈支持。母亲的鼓励虽说慢了半拍,但最终她还是为儿子的创造力感到无比骄傲。而他们也一直没有重刷鲍什的卧室。

儿时的梦想一定能成真

兰迪·鲍什在演讲中给大家展示了他儿时的六个梦想:1.体验失重;2.参加职业橄榄球联赛;3.为《世界百科全书》编辑一个词条;4.成为柯克船长;5.收集积攒毛绒动物;6.加入迪斯尼幻景策划公司。

“我发现我总是说,“父亲说······”就算他其实没这么说过。不管我说的什么,好像都是从他那里来的。我觉得他简直无所不知。”

鲍什在2001年体验了失重的感觉。那年,他的一群学生向美国国家宇航局提交了一份计划书,申请登上宇航局的飞船,在失重的状况下完成模拟现实的一个项目。作为导师的鲍什不能陪同学生一起上飞船,于是,聪明的鲍什立即“辞去”学院导师一职,扮演报道此次活动的记者,参与了这次登上宇航局飞船的活动,终于体验了失重的感觉。

鲍什非常喜爱橄榄球运动,尽管他从未能参加过职业联赛,但他善于从教练身上学到人生宝贵的经验,前宾州后卫球员吉姆·格雷厄姆教会了他一些打球的基本技巧,鲍什还从他身上学到了刻苦努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格雷厄姆的球员们在刻苦学习和不断训练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尊自信。鲍什吸收了格雷厄姆的理念,也同样地教导自己的学生们具备勇于应对困难,加强团队合作等优秀的体育精神。

“人们总谈论······怎样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这不是你能给他们的,这是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够建立起来的。”

因为家里注重勤奋学习和个性发展,鲍什喜爱阅读百科全书,而且热切地盼望着一年一度的更新。他一直梦想自己成为撰稿人之一。几年前,“世界百科全书”的编辑终于邀请他编辑书中“虚拟的现实”这一词条内容。

兰迪·鲍什的童年偶像之一是柯克船长,这是《星际迷航》系列电视剧中,星际飞船的船长。鲍什羡慕柯克船长的领导力和管理才能,包括他如何帮助船员们树立明确目标,如何令船员各司其职等领导技能。饰演柯克船长的威廉·夏特勒恰巧为与人合作写书的目的,介绍科学技术是如何将《星际迷航》中涉及的高科技变为现实的,而来到鲍什的“虚拟现实”实验室参观。在参观的三个小时里,鲍什解答了他许多疑问。当夏特勒得知鲍什重病,于是送给鲍什一张他所有扮演的柯克船长的照片,上面是《星际迷航》中最重要的一句台词:“我决不认输,我相信我能绝处逢生。”

“一生当中,我一直都很清楚,时间是无限的”。”

兰迪·鲍什像他父亲一样,酷爱那种在游乐园赢来的毛绒动物。多年来,鲍什积攒了很多,并在这次最后的演讲中,全部带上了讲台。他邀请台下的听众上台,每人可以挑选一个喜欢的抱回家。一个同样患有癌症的女学生,有幸得到了一只巨大的毛绒大象,这给了她像鲍什一样,直面绝症的力量和勇气。

兰迪·鲍什在8岁时游览迪斯尼乐园时,就对迪斯尼乐园无比着迷。当他获得了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学位后,曾想申请到迪斯尼从事幻景策划工作,但却未获聘用。1995年,时任弗吉尼亚大学教授的兰迪·鲍什,听说迪斯尼公司要进行一项虚拟现实的研究,而这正是自己的专长。于是,他选择休假六个月,终于实现了与迪斯尼幻景策划团队一起工作的愿望。

勇敢面对惨淡的人生

2006年夏天,兰迪·鲍什被诊断出罹患死亡率最高的胰腺癌。他经历了一系列的重大手术治疗,又进行了长期的化疗,体重从182磅骤减到138磅。2007年1月的CT扫描还显示正常,而到8月的扫描就发现癌细胞已扩散到了肝部。医生表示,他的寿命只剩下“三到六个月左右”。听到这一噩耗,鲍什告诉妻子,他要让剩下的每一天都活得充实而美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一位副校长,事实上就曾亲眼看见鲍什在他驾驶的敞篷车里,手指随着收音机中传出音乐的节奏快乐地敲打着,全然不似一个重病在身的人。这位副校长在给鲍什的信中表示,为他的人生态度和处事乐观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忠言逆耳

鲍什在布朗大学读书期间,学到了重要的一课。那时,他是个聪明而自傲的学生,为一位知名的计算机科学教授做助理。教授曾告诫他,他的自负和顽固会妨碍他最大限度地取得成功。鲍什很感激教授的直言,并且牢记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

对待物质的态度

像他的父母一样,鲍什不看重物质东西。在他还是单身的时候,经常带两个外甥外出郊游。一次,他开着敞篷车去接上孩子们准备出去。他姐姐警告孩子们不要弄脏了鲍什的新车。鲍什觉得这样要求孩子不近情理,于是他立即上车,将一罐汽水全倒在了车子的后座上。他想告诉孩子,“应珍视人本身而非物质”。那天外甥把后座吐得一塌糊涂。鲍什却感到很宽慰,因为他之前已经让孩子知道,他不会为此而生气的。

“时间是你唯一的所有。但有一天,你可能会发现,你的时间不如你想象得多”。”

一次鲍什没有开车上班。杰伊在开车倒出车库时,不小心撞到了停在旁边的鲍什的敞篷车。她一整天都坐立不安,生怕丈夫怪罪。她特地做了鲍什最喜欢的菜并且表现的特别善解人意。但鲍什听了这个“坏”消息,一点都没有生气,甚至他根本也不打算去修,因为两辆车都还能正常行驶。鲍什一家就是这样继续开着两辆撞瘪的车子。

梦想可实现的梦想

鲍什8岁那年参加夏令营时,在电视上看到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准备登月的直播。这一壮举让鲍什相信,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但他当时并未能亲眼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因为夏令营的老师们命令孩子们都按时上床睡觉。然而,在那个还没有录像的年代,鲍什的父亲意识到了这一时刻对孩子成长的教育意义,于是他用照相机拍下了阿姆斯特朗登月时刻的电视画面。这让鲍什认识到,在某些鼓舞人心的时刻,需要灵活一点,哪怕是稍许违反规定。毕竟,亲身经历历史时刻比按时就寝更加重要。

停止抱怨,努力改变生活

鲍什从他研究生时期的房东先生那里领悟到人生态度的重要性。他的房东曾是个出色的运动员。但在一次训练时发生意外,使他四肢瘫痪,未婚妻也因此离开了他。他不仅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加倍努力,最终成为一名专业的婚姻咨询顾问。后来,他结了婚,领养了孩子,他从不抱怨生活。鲍什还从杰克·鲁宾逊身上得到启发,鲁宾逊在美国职业棒球联盟里,为了消除肤色给他带来的歧视,不惜忍受辱骂、嘲弄和威胁。鲍什从他们身上认识到,抱怨生活的不公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但却不会带来任何效果,除了让人依然生活不幸之外,改变不了任何现实。

悲伤还是快乐?你的心情你做主

很多身患晚期绝症的人不相信自己还能开心,但鲍什例外。为庆祝万圣节,他和全家人打扮成超人特工队的样子。鲍什还跟三位好友一起出游,学习水肺潜水。虽然他们都为鲍什的病情感到难过,但大家都避免触及癌症这些话题,表现得像顽童一样,尽兴地玩耍。在被确诊为晚期癌症之后,鲍什仍然做了结扎手术并给自己买了一辆崭新的敞篷车。他就是通过这样对未来满怀期待的举动来使自己的乐观态度更加坚定,甚至幻想自己还有康复的可能。

为了至爱的亲人

兰迪·鲍什罹患癌症这一严酷事实,无疑对家庭是个沉重的打击,特别是他必须要考虑孩子们如何面对没有父亲的未来。鲍什和杰伊决定,开始先不告诉孩子们他的病情,而是等到他出现“病容”时才告诉他们。同时,他充分利用剩下的每一分钟,跟孩子们一起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一些自幼失去父母的人们与鲍什交流时告诉他,要尽可能地表达对孩子们的爱,这对孩子们来说非常重要。于是,他为每个孩子都准备了一些纪念品,包括分别写给孩子们的信,以及和他们在一起玩耍的录像。他还为他们留下“最后的演讲”。他说,希望孩子们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时时能感受到他仿佛还在身边。

“我的来日不多,但也要快乐。而且,在剩下的每一天里,我都要保持这份快乐的心情。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

演讲完毕,兰迪·鲍什预订的一个巨型的生日蛋糕被推上讲台,他邀请在场的所有人和他一起,为妻子杰伊唱起了“生日祝福歌”。他觉得他罹患癌症还是幸运的,因为如果是由于突发心脏病或是遭遇车祸而离世,他和妻子不会有机会变得更加相亲相爱。他佩服杰伊的坚强,耐力与善解人意。他鼓励杰伊追求幸福 — 哪怕这意味着她要再婚。当人们为杰伊唱完生日歌后,杰伊走上讲台,与丈夫亲吻着拥抱在一起。“不要离开我”,她轻声地在鲍什的耳边说道。

作者简介

兰迪·鲍什(Randy Pausch),原为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终身教授,2008年7月25日逝世。杰弗里·让斯罗(Jeffrey Zaslow),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他出席了兰迪·鲍什的“最后的演讲”,他向全世界的报道,使“最后的演讲”广为流传,并倍受赞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鲁宾逊   匹兹堡   迪斯尼   绝症   船长   儿时   癌症   计算机科学   妻子   父亲   教授   父母   梦想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