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重启你的人生操作系统”,读懂这本书就够了


想要“重启你的人生操作系统”,读懂这本书就够了


最近深度阅读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让我有一种“重装人生操作系统”的快感。这是一本帮助我们「获得人生幸福」的哲学书,也是一本旷世心理学著作。


当我们处在人生不同阶段时,都或多或少会被悲伤、失望、焦虑、害怕、迷茫、尴尬、羞辱等痛苦的感觉折磨。


如何消除痛苦,获得幸福的人生?书中通过哲人和青年的对话将这个话题一点点展开,不断颠覆着我们的旧有认知,刚开始会有点抗拒,但静下心来往后看,总会有种醍醐灌顶,当头棒喝的感觉。


1、情绪不是无法控制的爆发,而是为了达成目的手段


之前我一直认为,情绪是不可控的,比如愤怒,当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我会怒火中烧,然后不受控制吼叫。虽然我知道吼孩子不好,但有时候感觉自己真的控制不住。


书中,作者讲到一个妈妈正在和女儿争吵,并怒斥她不收拾屋子,这个时候来了一通电话,妈妈带着怒气接通电话,没想到那头是孩子班主任,妈妈立马变的和颜悦色,和老师聊起来,挂掉电话后,妈妈又恢复之前的状态,继续表现出愤怒的样子。


这个场景里,我们看到其实妈妈并没有被情绪控制,她接电话的时候,可以立马从愤怒状态切换到和颜悦色的状态。这说明愤怒是这位妈妈完全可以控制她的情绪。


想要“重启你的人生操作系统”,读懂这本书就够了


这位妈妈潜意识里认为,愤怒可以震慑住孩子,或者愤怒可以让自己看上去更强大,更有掌控力。所以,潜意识里,妈妈制造出了愤怒的情绪,只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这个说法在《认知觉醒》这本书里,有很好的解释,人脑分为原始脑,情绪脑,和理智脑。


我们区别于动物,主要在于我们拥有理智脑。但从进化学上看,人的原始脑和情绪脑已经发展数亿年,相比理智脑来说,他们已经相当成熟和有力量,理智脑虽然厉害,但还很不成熟。


所以,我们总会感觉控制不了自己,其实就是理智脑与情绪脑、原始脑pk的时候,总是败下阵来。


这里妈妈就是听从了情绪脑和原始脑的话,原始脑可以理解成哺乳动物脑,它在遇到危险时,往往会选择打或者逃。这时候妈妈就像是一只即将战斗的狮子,弓起背部,发出怒吼声,来震慑对方。


想要“重启你的人生操作系统”,读懂这本书就够了


阿德勒哲学最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提出的“目的论”,也就是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这种目的一般是与追求优越感和价值感和力量感相关的。因为这些和生存息息相关。


情绪表达也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因为我们不喜欢失控感,我们需要掌控一切,愤怒只是为了找回掌控感和力量感的武器。



2、从零开始做加法,重新看待自己的价值


过去我一直认为能得到周围人的认可,社会的认可,自己才是有价值的,才会喜欢自己。


比如小的时候,被告知乖乖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所以要求自己做一个听话的孩子,从来不会去思考大人说的到底对不对;


想要“重启你的人生操作系统”,读懂这本书就够了


上学以后,被告知,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于是拼命学习,认为只有成绩好,才值得被爱。上高中时,我曾经一度很抑郁,因为我发现无论我怎么努力,我的成绩都提不上来,我觉得自己糟透了。


工作以后,我又接受了社会集体的认知,只有工作体面,收入高,买房买车才能体现你的价值,当我无法达到上面的标准时,自我价值感就会变的很低。


关键是我们一直只是怀疑自己,贬低自己,却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些衡量自我价值的标准是否合理。


想要“重启你的人生操作系统”,读懂这本书就够了


其实无论标准是否合理,只要你选择用外在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你就已经走在了被他人控制的人生道路上,失去了掌控感。


书中给出的答案,「存在即价值」,「他者贡献」,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其实我们每个人能来到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种奇迹,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即便他什么都不做,他也有需要他的家人,希望他能好好活在这个世界上。


从零开始做加法的方式看待自己,而不是从100分做减法。


想要“重启你的人生操作系统”,读懂这本书就够了


很多人总是预设一个完美的自己,然后看到自己这不好,那不好,一点点做减法。其实我们可以把自己看成什么都没有的“零”,如果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就加一分,我们拥有爱我们的家人,再加一分,这样一点点做加法的方式,我们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在看待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我们同样可以用做加法的方式,去发现他们的价值。


关注我们拥有什么,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做出最大的贡献,而不是盯着我们没有的惆怅痛苦。



3、人生不是线性的,而是由一个个点组成的


很多人认为成功就是,实现财务自由,买房买车,成为公司高管,成功创业,成为有钱人等等,我们把人生理解成了「线性的人生」,觉得只有从a点到达了b点才算成功的人生。


我们希望快点到达b点,但往往不能很快实现,路上会经历很多苦难,我们选择忍耐,并激励自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有一天当我们达到b点,却发现这种目标的实现带给我们的幸福感,最多在三个月之后,就又回到实现目标之前的水平。


然后我们继续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不断在路上挣扎。


阿德勒哲学认为,人生是由点组成的,我们活在断开的点上,也就是此时此刻,无数个此时此刻组成了我们的人生。


过去不可改变,未来无法预测,我们只需要把每个当下都过好,跳好当下的这支舞,我们就不可能一直在原点,具体去到哪里,不是由我们决定的,全然接受就好了。


想要“重启你的人生操作系统”,读懂这本书就够了


书中还有很多思想精华,篇幅有限,后期再为大家继续分享。


希望我们都能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用更客观的视角看待生活,少一些痛苦,多一些幸福。


只有我们自己幸福了,才能带给身边人,特别是我们的孩子更多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好孩子   目的   人生   加法   认知   理智   愤怒   原始   情绪   痛苦   操作系统   妈妈   感觉   价值   孩子   幸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