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认生,2岁了还是害羞!宝宝的陌生人焦虑竟然会卷土重来

儿子20个月左右的时候出现了一个行为让我哭笑不得,在每次坐电梯的时候,如果中途有人进来,儿子会立刻把头埋得深深的,不敢和对方直视,然后偶尔又偷偷的抬起眼睛看对方一眼,如果发现对方正巧也在看他,又跟触电了一样,赶紧把头埋到胸前。同类的行为还有,不愿意和小朋友握手、打招呼、总是站在其他小朋友旁边默默的观察,绝不主动走进小朋友,家人说,这孩子怎么这么害羞胆小?还认生呢?男孩子这样恐怕不太好吧。

我心中也慢慢的产生了顾虑,认生期应该已经过去了啊,我开始反省是不是自己的养育行为出现了问题,比如是不是接触小朋友的时间太少?然后,我又问了问另一个朋友,她的孩子是否也有这种行为,她说自己宝宝最近也是这样的,见到陌生人立刻停下脚步,低下头,或者直接把头埋在自己腿中间,一样样的。

听她这么说,我瞬间放心了,因为她的宝宝其实是个特别活跃大胆的宝宝,之前见到陌生人会微笑打招呼,但是现在竟然也变得“害羞胆小”了,这说明,这个行为是有“共性的”。

一场虚惊,我差点错怪了可爱的儿子,但这个害羞胆小的共性是怎样发生的?又会怎样发展?我需要认真学习一下,然后分享给有过同样顾虑的家长们。

6个月认生,2岁了还是害羞!宝宝的陌生人焦虑竟然会卷土重来

孩子为什么会胆小、害羞?

这其实是一种陌生人焦虑,对不认识的人或者环境保持一种警觉,出现这种心理状态其实是件好事,说明宝宝的认知得到了发展,大脑的记忆系统逐渐成熟,孩子有能力可以记住熟悉的人或事物,分辨出陌生人。

陌生人焦虑不只出现在6个月大的小宝宝阶段,还会出现在2岁左右的幼儿阶段。

我们通常熟知的是在宝宝6个月左右的时候开始认生,不让陌生人抱,陌生人焦虑的出现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有的宝宝可能6个月的时候就拒绝接触陌生人了,如果被抱走就会哇哇大哭,还有很多宝宝在2岁左右会再次经历陌生人焦虑,表现为之前还开朗活泼的孩子突然变得害羞胆小了。

就像我儿子,之前坐电梯看见陌生人虽然不会表现出很热情的样子,但也绝不会躲避,如果对方主动逗他,他也会笑,还是比较活泼的,但是就在20个月左右的时候突然开始躲避陌生人,也不会主动接近其他小朋友,只是远远观望。

如果不了解孩子此时的心理发展状态,多半都会觉得我儿子太胆小太害羞了,事实上确实如此,经常一起遛孩子的阿姨对我说,多带孩子出来玩玩,和其他小朋友接触接触,以后上幼儿园不合群怎么办。

被如此建议,我只能回以礼貌的微笑,但是我心里知道,我的孩子并不是真的胆小害羞。

6个月认生,2岁了还是害羞!宝宝的陌生人焦虑竟然会卷土重来

为什么2岁左右的孩子还会经历陌生人焦虑,出现害羞胆小的行为呢?

1、1.5岁至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有一个理论叫做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了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每个阶段都会产生一种危机,而相应的就会产生解决危机的积极办法和消极办法,如果使用积极的办法解决危机,会产生一种美德,如果使用消极的办法解决危机,则会产生负面影响,如下表所示:

6个月认生,2岁了还是害羞!宝宝的陌生人焦虑竟然会卷土重来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

第二阶段为1.5-3岁,这个阶段的危机是: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如果儿童能够解决这一阶段的危机,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就会形成意志这一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我疑虑,产生胆小害羞。

这个“意志”是指:进行自由决策和自我约束的不屈不挠的决心,尽管在幼年期不可避免的要体验到羞怯和疑虑。

这个阶段的危机出现是和孩子认知发展相匹配的,首先孩子们已经学会了走、爬,掌握了很多技能,可以随心所欲的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受大人约束支配的状态了,内心的那个小小的自我意志正蓬勃的强大的起来,于是,就会出现与家长之间的矛盾了,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恐怖的两岁,总是说不不不的倔强的两岁。

一方面,家长不能伤害到孩子的自主性,一方面又要建立一些规则保证孩子的行为是社会许可行为,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或者不公正的使用体罚,就会让孩子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感,孩子会丧失自我控制能力,对于陌生的事物、人产生疑虑、不知所措、不敢轻举妄动,进而会表现出退缩、羞怯。因为孩子不知道哪些事情是自己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哪些做了不会被骂,哪些做了会受体罚,索性都别做了吧。

对于这个阶段,埃里克森的原话为:持久的良好愿望与自豪感发自没有丧失自尊的自我控制感,持久的动辄爱疑虑和爱羞怯的倾向来自丧失自我控制感和过度的外部控制

6个月认生,2岁了还是害羞!宝宝的陌生人焦虑竟然会卷土重来

2、天生气质影响

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新生儿还不会说话,大部分时间都是吃和睡,可是依旧会发现,有的宝宝吃奶很急,有的宝宝吃奶很慢,有的宝宝动辄就哭,有的宝宝像个天使,这说明宝宝们都是有天生气质的。

孩子出生时是带着各自的气质来的,因为气质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具有遗传性,气质反映的不仅是儿童的行为方式和对外部世界做出反应的方式,也反映了他们调节自己的心理、情绪和行为的方式。

纽约纵向研究(NYLS)将婴儿的气质分成了三类:容易型儿童、困难型儿童、慢热型儿童,其中,40%的儿童属于容易型,10%的儿童属于困难型,15%的儿童属于慢热型,35%的儿童属于以上三种的混合型。

对照这个表格,我回忆了儿子的行为,觉得儿子更倾向于慢热型与容易型混合的类型,他在进入一个新环境的时候不会像别的小朋友一样特别热情、主动积极,比如我带他去游乐场,他不会撒开我的手立刻跑去玩那些看起来非常好玩的游乐设施,而是会站在我身边默默的观察一段时间,然后才缓慢的融入新环境,等完全熟悉了以后,就变的激情满满,不亦乐乎。

所以,这样的天生气质,就会让儿子在接触新的事物和人的时候,比较谨慎,如果我们过多催促他,他就会更加抗拒了。

6个月认生,2岁了还是害羞!宝宝的陌生人焦虑竟然会卷土重来

婴儿气质类型

3、人为因素把孩子推成了真正的害羞胆小

如果孩子正处在上述两点中,会表现出正常的胆小害羞的状态,但是由于我们成人没有理解这一心理发展过程,采用了不正确的措施,就会把原本暂时的害羞胆小放大强化成真正的胆小害羞:

1)吓孩子

这点可是我的亲身体验,有时候带儿子下去遛弯,碰见蚊子围着他飞, 我下意识的喊叫起来:有蚊子,快跑,儿子立刻表现出惊恐的表情拉着我走的飞快,后来再见到蚊子,儿子吓得转过身就让我抱,说:有蚊子,害怕,妈妈抱。

还有一次,孩子爸爸拿着一个蚂蚱逗儿子,我就对爸爸说,你别吓着娃了,本来呢,儿子并没有表现出害怕的样子,结果听我这么一说,立刻皱起眉头,要哭了,说:吓得,把娃吓得,妈妈抱。

后来我反思,由于我的大惊小怪的情绪对孩子造成了先入为主的恐惧进而引起了疑虑和害羞,我可真是作死啊。

2)过度保护孩子

这点其实和上面一点有点相似,过度保护孩子,阻止孩子探索发现,其实就是人为的给孩子灌输了这个世界很危险的防御思想,总是说这个不能动,咬人!那个不能动,扎手!长此以往,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就是不安全的,又怎么能主动积极、大胆不害羞?

3)贴标签

当我们遇到孩子不愿意主动给对方打招呼的时候,为了避免尴尬,有的大人会这么圆场:哎呀,不好意思啊,我这孩子就是有点害羞。好嘛,这就给孩子贴了一个标签,孩子听得懂,也能感受的到,从此以后,他就本能的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害羞的孩子,更不敢勇敢的向前进了。

这么看来,我这个天生气质慢热型的儿子,恰好走到了人格发展第二阶段的危机中,此时,他的自我意识正在和害羞、怀疑做斗争呢,他表现出来的胆小害羞并不是真正的意义的害羞,只要我正确引导,谁还不是小小男子汉了!

6个月认生,2岁了还是害羞!宝宝的陌生人焦虑竟然会卷土重来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顺利渡过害羞胆小这个阶段

1、做好孩子的社会参照物

孩子具有一种能力叫做社会参照,是指寻求情感信息来指导自己行为的能力,通过寻求和解释他人对自己的感知,从而知道在模糊、混乱或者不熟悉的情境中如何行动,当孩子遇到一个陌生人或者一个新玩具的是,会观察代养人的反应,来确定自己的行为。

就如同我面对蚊子的行为,其实是给儿子提供了一个蚊子很恐怖的社会参照,于是他再见到蚊子的行为就是害怕,快跑。

如果我们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积极主动的,孩子的行为也会向积极主动的方向靠拢,如果我们自身是消极焦虑的,孩子自然也会消极焦虑。

因此,大人需要做到的是:

2、巧妙的做出示范

就如同社会参照所表达的一样,孩子在进入陌生、模糊、混乱的环境中,需要通过观察带养人的态度来给自己一个判断,那么我们可以好好的利用这一点,在孩子面前示范出那些我们想让孩子做的事情,比如:

不必强求孩子立刻做的和自己一样,或者自己说完以后立刻要求孩子重复模仿,需要给孩子一些时间去观察你模仿你,打消心中的疑虑。

6个月认生,2岁了还是害羞!宝宝的陌生人焦虑竟然会卷土重来

3、主动组织社交活动

有时候孩子不愿意和别的小朋友玩,并不是不合群,而是在孩子4岁之前,都是处在非社交游戏阶段,即单独游戏和平行游戏阶段,所以不必觉得自己的孩子很害羞。

我们能做的是,帮助孩子熟悉社交这个行为,主动发起社交活动比如约小朋友到自己家里来玩,即使来了以后依然是小朋友们自己玩自己的,但是会渐渐的让孩子熟悉同伴这个角色,学会分享玩具。

家长也可以作为玩伴的角色,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小月龄的宝宝可以玩玩捉迷藏、三四岁的孩子可以设置情景游戏,角色扮演。

4、把握气质吻合度

前面说到孩子的气质大部分是天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气质就无法改变了,随着各种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出现,气质会得到新的发展,也会受到父母态度和养育方式的影响。

调整气质的时候需要掌握“吻合度”,即气质要和环境要求、约束条件之间相匹配

如果我们总是不考虑孩子的天生气质而采取行动,可能就会引起很多麻烦,首先孩子会一直反抗甚至哭闹,然后成人就会觉得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很难教育。

拿我儿子这个慢热型的气质来说,我就不能要求他和容易型儿童一样,很快适应新环境,喜欢新事物,快速适应变化,而是要放慢脚步,提升耐心,不催促不强迫,顺应他的节奏。

6个月认生,2岁了还是害羞!宝宝的陌生人焦虑竟然会卷土重来

我相信,即使是天生慢热型的孩子,只要成人给予正确的环境引导和行为引导,多一点耐心,多一些理解,孩子们总会客服害羞胆小的障碍,这个过程就好像牵着一只羞涩的不愿意钻出壳的蜗牛散步一样,慢一点、再慢一点,蜗牛总会伸出脑袋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焦虑   害羞   陌生人   认生   宝宝   卷土重来   疑虑   蚊子   胆小   小朋友   气质   主动   儿子   危机   阶段   儿童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