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总让妈妈陪玩,千万别嫌烦哦,这是他解锁了更高级的游戏模式

最近我发现儿子玩玩具总喜欢让我陪他玩,拉着我的手让我给他拿这个玩具,打开那个盒子,给他拼积木汽车,垒高高,就连坐扭扭车也要和我一起坐,刚开始几天我还比较有耐心,后来每天都是这样:妈妈玩这个吧,妈妈玩那个吧,我开始有些烦躁了,我把积木放在他手里让他自己垒,他就推开我的手说:“妈妈垒。我非常纳闷,为什么不能自己单独玩呢?1岁之前的时候经常都是自己独自一个人玩好久好久,我只需要陪伴在旁边就可以了,为什么现在玩什么玩具都要拉着我一起玩呢?

陪玩是其次,儿子现在遇到一点小困难都会直接找我来解决,但是在我看来,这个小困难完全是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的,比如拔开两个拼起来的积木,如果我不提供帮助,他就会着急的跳脚,这样帮下去,岂不是无法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了呢?

于是我问了问和儿子差不多大的宝宝的妈妈,她说自己家的孩子最近也是这样,以前都可以自己默默玩好久,现在是时时刻刻粘着妈妈一起玩。

看来,这可能是个共性问题,而我们大人又忽略了孩子的发展规律。既然出现了问题,就需要好好寻找答案,当我仔细查阅完这个年龄段宝宝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后,不禁有点惭愧了。

宝宝总让妈妈陪玩,千万别嫌烦哦,这是他解锁了更高级的游戏模式

原来,每个宝宝玩游戏都会经历4个发展阶段,这4个阶段就像4个台阶,小朋友要一步一个台阶,从第一个走向第二个,最后再到达第4个台阶。

1、独自游戏的阶段

这个阶段宝宝喜欢自己一个人专心的玩玩具,不会去注意别人在干什么,如果旁边有其他的宝宝,这些宝宝也只是充当旁观者而已,独自游戏的阶段可能出现在宝宝1岁左右,也有的宝宝会更提前。

这大概是大人们都特别怀念的一个阶段了,小朋友可以自己坐在那里玩很久,只要给他一两个比较感兴趣的玩具,然后我们就可以坐在旁边默默的玩手机了,惬意极了。

2、平行游戏的阶段

这个阶段宝宝会在其他玩相同类型游戏的宝宝旁边玩,看起来是两个宝宝在一起玩,但实际上,他们是各玩各的,互不影响,互不干扰。

每次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总拉着孩子走到其他小朋友跟前,想让孩子们一起玩耍,或者互相拉拉手,但是却发现孩子们并不是很想一起玩,扭过头自己玩自己的,有的家长也会因此责备自己的孩子社交能力太差。

3、联合游戏阶段

这个阶段宝宝们之间会更亲近一些了,可以在一起玩同样的或类似的玩具,也会分享彼此之间的玩具,但每个人还是会按照自己的意思在玩,还没有明确的分工和协作。

4、合作游戏阶段

4岁左右开始,幼儿才会出现真正的合作关系,大家一起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协作,出现分工和协作,还会有真正的互动。

所以,宝宝确实会有一段时间喜欢独自玩玩具,但是过了这个阶段以后,他就需要进入更高级的游戏阶段,需要其他人的参与,最初是平行无交集,然后慢慢发展到与人合作,孩子们玩玩具和做游戏的能力需要通过与他人游戏的过程中习得,他们要运用模仿、学习的能力。

而在4岁之前,孩子们最重要的游戏伙伴便是自己的父母。

因此,当宝宝突然需要我们陪玩,各种粘着我们玩这个玩那个,确实不能责怪孩子,这是一种社交的需要,我们最终都要进入一个群体,有自己的同伴和朋友,面对与陌生人相互认识再产生合作行为,孩子最终要进入幼儿园这个集体,成为其中之一,如果孩子总是自己单独默默的玩游戏,不需要和别人互动,也不打扰别人,这才是令人害怕的事情。

宝宝总让妈妈陪玩,千万别嫌烦哦,这是他解锁了更高级的游戏模式

那么,在与孩子互动游戏的过程中,面对孩子不断的请求帮助行为,我们该怎么办?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自己能够达到的成就和在一个拥有更多知识的人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成就之间的距离,儿童从依赖性到独立性是随着认知发展的。如果要实现自我帮助,自己独立完成某个游戏,需要先经历一段他人的帮助期。

最近发展区分为这样的三个阶段:

1、儿童得到能力更强的成人的帮助

不论是玩具还是绘本,总有超越宝宝认知的部分,对于他们来说,不知道怎么使用这个玩具,不知道绘本里的图案是什么,他们会本能的寻求比自己认知强大的成人,当我们给他们示范玩具的玩法,告诉他们绘本的内容,他们就会开启模仿、学习技能。

2、儿童得到自己的帮助

儿童逐渐不需要大人的陪伴,自己独立完成游戏,在独立完成的过程中,孩子会自言自语的说着步骤,边说边做,自己提醒自己。

3、自动化

孩子通过不断的自我帮助,逐渐熟练游戏的操作,这些操作的知识已经形成内化,比如,大人给孩子示范了一次如何给小汽车变形,孩子开始自己操作,刚开始还不是很熟练,还需要大人指导其中一个动作,慢慢熟练以后,孩子就可以独自完成变形过程,再碰到相同类型的变形玩具时,也能够指导这个玩具是可以变形的,怎么变,而不会因为玩具的颜色形状改变了就忘记了怎么变形。

当孩子主动寻求成人帮助的时候,真的是孩子遇到了困难,自己无法完成,对于他们来说,世界大门开启以后,每天都会遇到大量的新鲜的、未知的事物,自然会遇到更多的困难,需要更多的帮助。

虽然确实有一定的概率为孩子通过找帮助来刷存在感,看到妈妈不常搭理自己,只好粘着妈妈陪玩,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反思自己最近是不是忽视了宝宝的需求。

宝宝总让妈妈陪玩,千万别嫌烦哦,这是他解锁了更高级的游戏模式

我们希望孩子富有探索精神,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在遇到一点困难的时候就寻求帮助,并且善于社交,能够很快融入集体,这些愿望不难实现,关键是我们如何帮助宝宝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1、准确判断宝宝处于哪个游戏阶段

当宝宝处在独自游戏的阶段时,我们能做的是提供给宝宝有趣的玩具,定期更换,不随意介入游戏,不随意打扰,让他自己静静的玩,不要觉得孩子一个人玩怪可怜的,怪孤单的,那都是成人自己的想法,宝宝们其实自己玩的开心着呢。

当宝宝处于平行阶段或者联合、合作阶段时,家长可以多带宝宝去接触其他宝宝,或者邀请别的宝宝到自己家里来玩,让宝宝们感受什么是同伴,体验交往的乐趣。

2、根据孩子的能力来取决帮助的程度

如何帮助孩子要把握好尺度,完全不帮显然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产生更多的挫败感,大包大揽的帮又会弱化孩子的独立自主,增加依赖性。

正确的帮助,取决于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能力程度,他自己能做到哪一步,哪一步需要实际帮助,哪一步需要语言鼓励。

这里有两个原则:

也就是让孩子不断跳出舒适区,稍微踮起脚尖就能达到的一个高度,然后再以此高度为基础,挑战下一个成长高度。

宝宝总让妈妈陪玩,千万别嫌烦哦,这是他解锁了更高级的游戏模式

我们给孩子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让他们学会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同时,我们也应该给予孩子一些发展时间和适时的帮助,这让我想起来自己小时候学习骑自行车,一开始一定要大人在后面用力稳住平衡,然后自己能够扶稳车头后,开始向前蹬,大人依旧扶着后座跟着跑,就这样绕着操场小心翼翼的骑了一圈又一圈,车子越来越稳,平衡越来越好,担子越来越大,当自己回头准备告诉大人可以松手的时候,却发现大人早已放手,远远的站在操场边上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妈妈   发展区   宝宝   都会   游戏   积木   解锁   成人   大人   困难   独立   阶段   玩具   能力   高级   模式   儿童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