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走路最怕啥,一是传统老三样教走路,二是摔倒后脑勺着地

宝宝学走路最怕啥,一是传统老三样教走路,二是摔倒后脑勺着地

这两天在小区溜娃,看到一些爷爷奶奶教宝宝学走路,还是那些老办法:弯腰扶着宝宝腋下、拽着宝宝一只胳膊、绑个围巾拎着宝宝,每个宝宝在大人的外力协助下踉踉跄跄的学习走路。

虽然一代又一代的绝多大数孩子都是这样学会走路的,但是并不代表这些方法就是正确的,这种教走路的方式其实是在拔苗助长。

宝宝学走路最怕啥,一是传统老三样教走路,二是摔倒后脑勺着地

为什么不提倡这种教走路的方式呢

1、违背宝宝的大运动发展规律

宝宝的大运动发展是有一套循序渐进的规律,与生长发育的需求相匹配,每一个大运动技能的掌握都需要上一个大运动为基础,环环相扣。

宝宝出生以后开始学习俯趴抬头,俯趴到一定程度以后,脖颈力量、脊柱、背部肌肉群得以增强,只有这些部位的力量增强,才能完成翻身的动作,灵活掌握翻身以后,大脑对躯体及四肢的控制越来越熟练,为学习爬行、坐立做好准备。

当宝宝学会匍匐爬行、手膝爬行以后,每天不断重复的爬行,开始学习坐立、扶站、扶走、最后学会走路。

这一切发展都是自然而然的过渡出来的,其实不需要人为的去提前某个环节。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家长迫不及待得想让孩子学会走路,绕过孩子爬行这个阶段,或者没有充分让孩子爬行,直接进行人为干预教走路。

事实证明,只要宝宝爬行的强度和时间充足了,根本不用家长那些协助方式,自己就能学会走路。

2、不利于宝宝发展平衡能力、走不稳易摔跤

不论是扶着宝宝还是用围巾或者学步带拎着宝宝,我们都能看到宝宝走路的时候整个身体向前倾,家长不得不向后拽,这中间有着力量的对抗,实际上,是家长在帮助宝宝掌握平衡,而非宝宝自己掌握。

而平衡能力是走路的关键,即使宝宝最后被教会了学习走路,但是在初期也很容易摔跤,并且摔跤的时候很容易摔个屁股蹲后仰着地。

但是如果宝宝是经历过充足爬行自己学会走路的,平衡能力非常强,在走路的时候能够看到他会通过调整胳膊的姿势来帮助自己保持平衡。

我家墨仔就是自己学会走路的,从头到尾我没有扶过一次,第一次走就稳稳当当得走了五步,一周左右就学会了走路,摔倒的时候也能启动身体本能保护机制,向前摔手撑地,而不是失去平衡后仰着地。

宝宝学走路最怕啥,一是传统老三样教走路,二是摔倒后脑勺着地

3、家人累得腰酸背痛

其实传统的教走路的办法特别累,不管什么姿势,大人都得弯腰驼背,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人,这个姿势坚持十来分钟都会腰酸背痛,最后宝宝终于学会了走路,但是自己却腰肌劳损了,得不偿失。

4、耗时长见效慢

同样是学习走路,被大人扶着教走路可能需要个把月才能让宝宝初步掌握走路技巧,再花个把月走稳当。

但是经过充足爬行的宝宝学习走路只需要一两周而已,不出一个月已经走得非常稳当。

就拿我儿子和小区里另一个小女孩来比较,两个孩子就只差几天,墨仔是爬行后自然学会走路的,那个小女孩是姥姥扶着教走路的,两个不同的带养方式的区别是:

墨仔已经走稳当的时候,那个小女孩还在围巾的牵引下踉踉跄跄走路,姥姥看到墨仔走得又快又稳,非常着急,说自己孙女太笨了,都教了3个月了还没学会。

所以说,学走路这个事情其实有事半功倍的办法,完全不需要这么费时费力。

宝宝学走路最怕啥,一是传统老三样教走路,二是摔倒后脑勺着地

如何不扶不拉不拎着,让宝宝自己学会走路

其实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爬行期的时候让宝宝充足爬行,爬行是宝宝自己学会走路的最有效的方法,其意义在于:

所以,当宝宝5-6个月的时候就需要有意识的帮助宝宝学习、练习爬行,那我们该如何做呢?

1、从宝宝5-6个月开始推爬

大部分宝宝会在5-6个月期间出现爬行意识,比如拱起小屁股,如果没有出现这个姿势也没有关系,我们依旧可以给宝宝进行推爬。

很多宝宝没有经历匍匐爬行就直接进入了手膝爬行,虽然都是爬行,但是漏掉匍匐爬行会白白丢失一段爬行时间,尤为可惜,毕竟爬行期只有短短的7、8个月而已。

2、8个月左右开始手膝爬

当宝宝尝试着把自己撑起来前后摇晃的时候,就是要进入手膝爬行了,大部分宝宝爬到13-14个月左右就会开始学习走路了。

3、提供充足的空间让宝宝爬

爬行开始以后,宝宝会满屋子乱爬开启探索之旅,我们需要做的是将多余的、危险的家具移开,腾出足够大的空间让宝宝穿梭,尽量不要用围栏把宝宝围住,经常在围栏里的宝宝会失去对爬行的兴趣,更加糟糕的是会很快学会扶站扶走,彻底不再爬行。

家里的环境往往只满足于匍匐爬行或者手膝爬行初期的宝宝,等到宝宝爬熟练以后,就需要带到户外更广阔的地方爬行了,比较理想的地方是商场、公园。家长可以带着宝宝进行户外爬,爬完及时给宝宝洗手消毒即可。

4、保证足够的爬行时间

纽诺育儿的国际婴幼儿睡眠顾问王荣辉老师建议宝宝应该爬够500小时,有些感统专家也提出了这个数字目标,个人觉得这个目标实现起来颇有难度,但是如果每天能够保证宝宝累计爬行的时间达到1.5小时左右,爬够300个小时是没问题的。

这300个小时足以让宝宝独立学会走路。

宝宝学走路最怕啥,一是传统老三样教走路,二是摔倒后脑勺着地

宝宝学习走路时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虽然说宝宝走路不需要家人额外干预,要敢于放手让宝宝爬行,但是大胆之余还需心细,必要的安全问题还是要注意,防患于未然。

1、卫生问题

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宝宝爬行是因为觉得地上脏,有各种细菌病毒,宝宝会爬着爬着把手放进嘴里。

我的做法是,如果在家里爬行,每天拖地(不需要用消毒水之类的拖地,清水即可),保证地面干净,如果在户外爬行,我会挑选环境相对比较好的,比如干净的公园跑道、商场大理石地面,并且会在宝宝爬行路线上观察是否有玻璃等危险物品,给宝宝带好护膝保护膝盖,防止宝宝吃手,随身携带酒精喷雾和湿纸巾,爬完立刻擦手。

2、安全问题

宝宝在爬行的时候会爬着爬着坐起来,有时候坐不稳会后仰头着地,摔到后脑勺,走路初期也有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那些被教走路的宝宝的平衡能力不强,更容易摔个四脚朝天,现在家里的地面大多都是瓷砖、如果宝宝后仰着地是非常危险的。

但是家长们又不能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宝宝,即便看到宝宝摔倒了可能也来不及扶,尤其是一个人带孩子的时候,大人还需要做家务,难以全面兼顾,所以宝宝摔倒是防不胜防。

我家墨仔在爬行初期就因为没有坐稳直接躺倒,后脑勺咚的一声磕在了爬行垫上,万幸是摔倒在2cm厚度的垫子上,没有受伤。

但是从那以后,我觉得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觉得宝宝爬得好走得稳一次都不会摔倒,所以我决定买一个防摔枕头给他背上。

墨仔坐着玩玩具的时候戴着,防止后仰躺倒。

宝宝学走路最怕啥,一是传统老三样教走路,二是摔倒后脑勺着地

初期走路的时候戴着,避免一不小心的摔跤。


宝宝学走路最怕啥,一是传统老三样教走路,二是摔倒后脑勺着地

在家里推着扭扭车跑得飞快的时候戴着,以防被快速滑行的车子带倒。


宝宝学走路最怕啥,一是传统老三样教走路,二是摔倒后脑勺着地

这个枕头上的圆环部分不软不硬,刚好垫在墨仔的后脑勺部位,但不会紧贴着头,所以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我扶着墨仔模拟摔倒的姿势测试了一下枕头,墨仔摔倒的时候,后脑勺恰好就枕在了圆环上,如果是向侧面摔倒了,最后都会变为仰躺的姿势,还是能够护住后脑勺。

后来墨仔还真就摔倒了几次,幸好有枕头的保护,没有受伤,直到他彻底走稳当了才让防摔枕退休,退休以后又送给了闺蜜,刚好她娃也开始爬行了。

墨仔的防摔枕是个紫色的王冠,背着特别可爱,之前照了不少照片凹造型,当时买的时候花了我89大洋,实在是贵,但是为了保护宝宝的脑袋不受伤,咬咬牙就拿下了,刚才猛然发现头条上竟然有贝恩施的防摔婴儿枕头,这个牌子也是家喻户晓的品牌,质量过关,现在做活动只需要69元,省钱秘笈就是哪最优惠就在哪买,省下来的钱还能给娃多买个玩具。

我估摸着马上又要一批宝宝即将进入爬行和学步期,爸爸妈妈们在实践爬完自然走路的育儿理念的时候,还需要做好充足的安全防护哦,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胆大也要心细。如果喜欢这款枕头,可以直接在文末下单哦。

贝恩施 婴儿防摔枕头 ¥69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后脑勺   宝宝   稳当   摔跤   枕头   初期   充足   姿势   地面   大人   家长   传统   能力   小时   方式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