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压力当弹力还是把压力当重力,你说了不算,反脆弱能力说了算

你永远不知道惊喜和意外哪个先来,我们现在能做的是在意外来之前,尽量让自己强大起来。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13岁的男孩,从8岁就开始照顾患癌的妈妈,照顾了5年不离不弃,这个男孩叫罗锦谊。

把压力当弹力还是把压力当重力,你说了不算,反脆弱能力说了算

8岁,刚上2年级,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说,可能童年才刚开始,可是对于小谊来说,他要急速变成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哭与闹已经不再属于他。当他得知妈妈患癌的时候,他的反应跟所有的孩子一样,恐惧、无力,痛哭,害怕,担心,但是这样的情绪没有持续很久,他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他必须坚强,因为妈妈还在。为妈妈写诗,和妈妈一起分享日记,为妈妈做足底按摩,给妈妈抓中药,5年的时间,让他成为一个连成人都自愧不如的“男子汉”,成为妈妈坚持下去的动力。

看到他这么懂事,突然有些让人心疼,童年过早的离开,但是却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他的身上成长:“反脆弱”能力。

把压力当弹力还是把压力当重力,你说了不算,反脆弱能力说了算

认识反脆弱能力,从现在开始爱上风

脆弱是鸡蛋碰石头,鸡蛋会破。反脆弱能力是知道鸡蛋碰石头会破,于是在碰石头之前,把蛋壳修炼成“钢铁壳”。脆弱的反面不是坚强或坚韧,而是在反脆弱的过程中,让自己变得更好。

把压力当弹力还是把压力当重力,你说了不算,反脆弱能力说了算

在《反脆弱》作者塔勒布提到,有些事情能从冲击中受益,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下时,他们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这一现象被成为事物的反脆弱性。凤凰涅槃重生,九头蛇怪(在希腊神话中,九头蛇怪每次有一个头被砍,就会重新长出两个头来)都是反脆弱性的典型。

反脆弱性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养育孩子其实也是一个随机性很强的项目,每个父母都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在项目还没下来之前,我们就制定了项目规划表,比如什么时候生孩子比较好,春天还是夏天,上半年还是下半年,3岁上什么学校,私立还是公立?上什么补习班,绘画、跳舞还是钢琴?孩子选择文科还是理科,甚至像《小欢喜》中宋倩一样提前都规划好了孩子人生最后一个学校,让孩子活在规划里,但是孩子的成长真的会如规划一样按部就班吗?

我相信很多父母给出的答案都是“不”。他们不会按照规划“乖乖地”成长,他们会哭,会闹,上学会有脾气,会叛逆,会猜忌,会不信任,养育孩子的变数让我们焦虑与无所适从,但是我们是否考虑过,正是因为养孩子的随机性才会让我们乐在其中,因为孩子成长的无规律性,你每天都生活在惊喜中。

九儿每天都会给我惊喜,每天放学回来,她会说,我给你带了礼物,有时是石子,有时是画,有时是她捡的小东西,虽然很普通,但我却惊喜若狂,我感恩她的感恩,感恩她的成长。

把压力当弹力还是把压力当重力,你说了不算,反脆弱能力说了算

周国平,在大家眼中,他是文学家,哲学家,可是他同时也是一个教育家,这个身份,是孩子赋予他的变数。在他写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书中,他以日记的形式,从父亲的视角,记录妞妞成长的各种细节。在这本书里,他是一个跟大家一样,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父亲,同时他还是一个教育的传递者,他通过妞妞短短562的生命向我们揭示了爱的真谛。

养育孩子是个未知的大项目,在未知的世界里,我们不妨宽宽心,享受这个成长的过程,享受这份不确定给我们带来的生命的意义。

把压力当弹力还是把压力当重力,你说了不算,反脆弱能力说了算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反脆弱”能力?

美国作家乔纳森·海德勒说:“在生活中,成长的关键,不是乐观本身,而是从可怕的经历汲取意义,这样才能够推动世界的进步”。孩子的反脆弱能力越强,未来的成就才越大。

把压力当弹力还是把压力当重力,你说了不算,反脆弱能力说了算

1▶▶ 世界是未知的,你得让孩子时刻准备着。

世界是未知的,也是脆弱的,而且世界变化的趋势是越来越脆弱,一场地震带来的灾难可能就是毁灭级的,你无法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唯一可以让孩子做的是珍惜现在。在这点上,小锦谊就做的很好。对于他来说,和妈妈在一起的每一秒都是珍贵的,就算妈妈因为化疗变得再丑,他依然可以把“丑丑的妈妈”介绍给朋友,并大声的宣告:我的妈妈最漂亮。

珍惜现在,才能为未来做准备,让人生的每一步都不留遗憾。

2▶▶ 精英社会来临,你得让孩子自己定义人生。

从前的大学生管分配工作,现在的大学生出了校门就是无业游民。社会的变化太快,而未来社会将是精英社会,人人都是大学生,985、211不再是传奇,想要成为精英中的精英,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生活技能,更要让孩子时刻具备反脆弱的能力,因为未来,他不可能在一个岗位上待一辈子,孩子可能随时被替换掉。

孩子是什么精英,你得让孩子自己来定义。

3▶▶ 孩子的反脆弱能力正在“过度保护”中一点点丧失。

孩子自带“反脆弱”属性。初生婴儿的啼哭就是他面对外界环境做出的应对,让自己的身体适应脱离母体的环境,这是婴儿的反脆弱性;孩子学习说话、走路,社交、追梦的过程就是孩子反脆弱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把压力当弹力还是把压力当重力,你说了不算,反脆弱能力说了算

在父母的干预中,父母无形中扮演了脆弱推手的作用。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干预太多,反而成为了“脆弱推手”,孩子的反脆弱能力粉墨登场却又仓皇离场,让孩子产生了各种的“玻璃心”,被家长批评几句就受不了,动不动离家出走,生气埋怨,自暴自弃,甚至以生命作为要挟,生活中的小事随时都可能成为压倒孩子的最后一颗稻草。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作用是帮孩子限速,而不是帮他开车。

4▶▶强大的反脆弱能力是传奇人生的先决条件。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于是我们着急给孩子制定各种的规划,从娘胎就开始各种胎教,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我们恰恰忘了告诉孩子:未来是不确定的,你能不能出来还是问题

把压力当弹力还是把压力当重力,你说了不算,反脆弱能力说了算

纵观大多数的成功人士,他们并非赢在起跑线,而是赢在了终点线,只因为他们的反脆弱能力够强!

说到反脆弱能力,就想到了马云老师,马云老师总是让人出人意料,你能想到一个身价过亿的大佬会在55岁从自己创立的帝国中退出吗?马云老师的人生一直是惊喜的,高考数学考了1分,没关系,他相信他想上的学他总会考得上,于是连考3次,终于考入大学。他当过老师,创办中国第一个黄页,创办阿里巴巴,创办淘宝,世界的变化与脆弱性没有打垮马云老师,反而给他向上的机会,他每一次人生的跳跃都是对未来不可知的弹性反应,未来的不可预测在马云老师的眼中不是焦虑,而是一张弹力床,会把他弹向更高的方向。

把压力当弹力还是把压力当重力,你说了不算,反脆弱能力说了算

锻炼孩子的反脆弱能力,让人生在不确定中受益。

反脆弱能力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如何将本能变的更强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必修课,这个比让孩子当学霸更重要,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提升孩子的反脆弱能力。

1. 父母不断提升自己的反脆弱能力,才能给孩子当“榜样”。

把压力当弹力还是把压力当重力,你说了不算,反脆弱能力说了算

《银河补习班》里,有一张纸条贯穿了整个电影,上面写着:“爸爸,像你一样,永远不认输。”马皓文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向马飞实践着不认输的精神。

从人人羡慕的工程师跌落神坛,被陷害锒铛入狱,出狱后,他不断上诉,几十年里从不放弃,面对众人的冷眼和工作的不如意,他没有认输,用行动在马飞在脑袋里刻下“不认输”的印迹,看到这样的爸爸,马飞写下了这句话,而这句话成为他前进的动力与克服困难的勇气。当飞船陷入困境时,看到这句话,他不认输,修好飞船,成功返航。

父母是孩子的老师,你希望孩子是个怎样的人,请也以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好榜样的力量。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也成为了你的老师,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你的成长过程。

养育孩子是双向成长的过程,不止让孩子成为了更好的孩子,也让自己成为了更好自己。

2. 适时放手,不做“直升机父母”。

所谓的“直升机父母”是指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上空,在生活上过度操心,在学校上过度干预,把孩子的生活掌控的死死的,不允许孩子的人生出现一点点意外。

把压力当弹力还是把压力当重力,你说了不算,反脆弱能力说了算

可是当我们把孩子保护在襁褓里,随时准备着应对一切意外的时候,却发现圈里的孩子突然变成了“玻璃”,遇到一点点的挫折,就会摔的粉碎。

我们常常说不要过度保护,要适当的放手,可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何放手?

☛当孩子的朋友。

朋友之间的交往是平等的,朋友不会对你的人生指手画脚,当遇到问题时,朋友做的是倾听与陪伴。作为父母,我们不妨试着跟孩子做朋友,在成长过程中试着倾听孩子,与孩子共情,尽量的引导孩子自己做选择,让孩子探寻成长的意义。

把压力当弹力还是把压力当重力,你说了不算,反脆弱能力说了算

周天的时候,我约了朋友一起出去玩,她也带着4岁的女儿,看着两个孩子的互动,我发现其实孩子是个天生的谈判专家,没有妈妈在身边协助,他们也能很好的处理问题。

那天,九儿想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另外一个小朋友想玩蹦蹦床,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如何还能一起玩的开心?看到他们俩都不开心,我本能的想上去解决问题,但最终我放弃了,最终那个大点的孩子过来跟九儿说:我们先玩一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再玩蹦蹦床吧!他们的意见达到了一致,开心的玩了一下午。

我事后在想如果我当时干预了会怎么样?如果继续干预下去会怎样?也许九儿会成为那个遇事就会找妈妈的孩子吧!

有时候,我们不是管的太少,而是管的太多,放手,让孩子在试错中吸取教训才是成长的最佳方式。

☛当孩子的导师。

放手不是什么都不管,当孩子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请当好孩子的导师。孩子毕竟是孩子,心智发育不成熟,解决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偏差,这个时候该干预还是得干预。前段时间,一个初中生因为校园暴力的问题将一个男孩给从四楼扔下去,造成了一场悲剧,如果父母当时能及时干预,发现孩子心里的伤,及时帮孩子一把,会不会有另外一种结果?

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亦师亦友。放手不是什么都不管,而是掌握住管教的“度”,让孩子既感受到成长的掌控感,又感受到爱与温暖。

3. 早点遇到挫折,也是人生的一种幸运。

我经常听到有些家长说这样的话,“你现在不让孩子吃点苦头,将来社会会让他吃更大的苦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早点让孩子遭遇挫折,也许是人生的一种幸运。8岁的小锦谊在别人还在玩泥巴上兴趣班的时候选择了另外一种人生:照顾妈妈。他收获了对事情的担当,学会了各种技能,也完成了人生的蝶变,在照顾妈妈的同时,让自己变得更好。

把压力当弹力还是把压力当重力,你说了不算,反脆弱能力说了算

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不妨试试《逆商》中提到的LEAD工具。

L——Listen,让孩子学会倾听自己的逆境反应。让孩子学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有有趣的方式或搞笑的词语提醒自己,训练自己的反脆弱能力。

比如,当孩子不想做作业的时候,可以训练孩子这样提醒自己:我的天,我的心又飞到游戏那里去了!(我的天有趣好玩,起到了一个“暂停键”的作用,让孩子发现自己的情绪,并迅速探求解决情绪的方法。)

E—— Explore,让孩子探究自己对结果的担当。

当孩子说出:我的天,我的心又飞到游戏那里去了!试着问问孩子:你不做作业,老师会责备你,你对老师的责备可以无视吗?

A—— Analyze,分析问题的影响。

如果孩子不做作业,跟孩子一起探究事件的结果与影响,可以这样问:你不做作业,现在不想做作业,可能会造成什么影响?玩的不尽兴;睡觉很晚,明天就无法早起;上课会瞌睡;一整天昏昏沉沉;当这样探究的时候,孩子会发现不做作业会导致明天老师的责备,影响自己的学习状态。而这样的影响会让孩子一整天心情很糟糕,无心学习。

D—— Do,做点事情。当孩子了解问题的影响,并探究了自己对结果的承担力的时候,这个时候“如何做”就显得尤为重要。

上面分析了孩子不想做作业的想法,结果,影响与承担,你会发现当这样分析下来,不用你说,孩子就会主动的去完成作业了。

4. 帮孩子尽早找到人生的靶子

尼采说过: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他就可以忍受生活加在他身上的一切苦难。在《银河补习班》中马皓文问马飞,你以后想做什么,马飞脱口而出“上清华上北大呀,妈妈说的”可是当马皓文继续问下去的时候,马飞也想不明白自己以后想要做什么。当他想明白的时候,他从学渣逆袭成了学霸,就算主任不让他报考航天员,他的箭始终对着靶心,从未动摇。

世界的脆弱不可怕,外界的变化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心中没有方向。

把压力当弹力还是把压力当重力,你说了不算,反脆弱能力说了算

尼采曾说过,凡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生命中的那些脆弱,有时候不是为了打败你,而是让你变得更强。学会在不确定中受益,才是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的生存之道,不管未来遭遇什么,反脆弱的能力都会让孩子从中汲取生命的养分,让自己变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尼采   脆弱   能力   随机性   作业   重力   弹力   说了算   父母   压力   精英   妈妈   老师   未来   发现   孩子   项目   人生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