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帮幼儿期的孩子成为“巧嘴巴哥”

做发展心理学知识的明智消费者———林崇德版《发展心理学》拆书稿57 “幼儿的心理发展”3幼儿的言语发展


怎么帮幼儿期的孩子成为“巧嘴巴哥”

语言不仅仅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也是人智力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随着幼儿的生活圈子不断扩大,与成人的交往不断增多,他们的言语能力得到迅速发展,不断丰富,从外部言语逐步向内部言语过渡。


幼儿掌握的词汇数量不断增加。


幼儿18个月到6岁期间,在他们清醒的时候,每个小时里都能学会一个新词。三、四岁的幼儿词汇的年增长率最高,当孩子六年级岁的时候基本能够掌握3500多个词汇。


儿童使用最频繁和掌握最多的词汇,是与他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词语。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期待孩子掌握更丰富的词语,家长和养育者可以给孩子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生活环境。


因为实词表示直观的意义,所以幼儿首先掌握的是实词,其中最先掌握名词,比如熟悉的物体或者人,其次是动词,最后是形容词。


随着形容词的掌握,幼儿说的话能更复杂、更形象,这也是儿童对事物的性质的认识迅速发展的标志。


虚词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比较抽象,幼儿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掌握一定量的实词之后,幼儿才会逐步掌握连词、介词、数词等虚词,掌握的数量比较少。


当幼儿在说话时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就会制造没有的词(造词现象)。


比如把“一条裤子”说成“一双裤子”,把“灰色”说成“小黑”、“淡黑”。这主要是由于儿童词汇的贫乏和对词义掌握不确切所致,问题解决、这种现象也会随之消失。


在三岁以前,儿童和成人的对话往往限于回答成人的问题,有时候也会向成人提出些问题,所以形式主要是问答。


到了幼儿期,孩子的活动范围增大,独立性加强,他们可以离开成人,独自从事一些活动,进而获得不同的经验。


他们渴望把自己的各种经验告诉成人,这就促进了幼儿独白语言的反应。一般来说,到了幼儿晚期,儿童就能够比较清楚、系统、绘声绘色地讲述看到或者听到的故事。


建议:3——5五岁是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快速期,如果家长和养育者抓住这个关键期给予孩子有针对性的训练,就可以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为进入小学,接受正规教育做好准备。



2021.10.1 23:00 周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实词   发展心理学   幼儿   孩子   虚词   形容词   词语   口语   词汇   裤子   嘴巴   言语   成人   事物   能力   儿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