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是个宝,就看你要不要


最近开始看《元认知——改变大脑的顽固思维》,作者是美国科普作家大卫·迪绍夫,随手写些感悟。还是体现对自己一贯的期待,写的东西,要实用和落地。输出的过程,对自己有用,是思考的深入梳理和整合。对有机缘看到的人也有用,有那么一两句话,像夜空里的星星,闪亮了一下,就可以了。


元认知是个宝,就看你要不要

元认知,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J.H.弗拉维尔在1976年出版的《认知发展》一书提出的表述。元认知指的是对认知过程的认知,对自己如何进行思考的思考,比如研究“学习如何学习”。

思考形成认知,认知产生行为,行为成为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就像罗马教皇马可·奥勒留形象的描述:“惯性思维怎样,心智就会怎样,因为你的灵魂已经被思想浸染。”

倘若我们可以勇敢地去探寻影响命运的方法,元认知——就是改进思维认知比较有效的内部手段。

按照我的理解,“元认知”是个听起来高大上的学术名,不是什么新发现、没那么高深,就是对自己思维方式的自我监控、自我觉察、反思、内观和自省。其实我们充满智慧的古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要“吾日三省吾身”,提醒大家多反省、多反思。

因为有了主动的自我观察和反思,自省个人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就有可能把自己从固有的思维模式中拉出来,逐步进入更加理想的轨道,慢慢地形成一个更加灵活、更加有韧性的自我。

道理都明白,可是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真能做到每日自省呢?不要说三次,一次、也难。因为,一是受当下消费型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感觉好”成了我们追求的目标。

火锅、烧烤、麻辣小龙虾,牛排、披萨、珍珠奶茶……迪士尼乐园、野生动物园,五星酒店、特色民宿,北海道的雪、东非大草原的风……好吃的、好玩儿、好听的、好看的那么多,人类的本能欲望被放大满足。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适度的满足本能欲望理所当然,不加节制的就是纵欲,自然会让人沉迷欲海,欲壑难平,还哪有心去自省?

二是人总是主观的,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自己都对,都是别人错。即使提醒自己要用同理心去共情别人,大多数也是推己达人,这个词的字面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吧?推己,如果对方是我、他会怎么做!这哪里是要理解别人哦。

上个周六上午有个家长跟我联系,说孩子在周五夜里11点多离家出走了。向家长了解具体情况,原来是家长和孩子因为学习起了冲突。当晚家长让孩子学英语,孩子完成了家长安排的内容,最后家长说新概念课文背得不熟,让再背一背,孩子爆发了。家长生气又无耐地说:“她特别拗、特别倔,不讲理,怎么说就是不听。把她爸惹急了,踹了她一脚,还把手机摔了。”

不否认,孩子一定有她做的不对的地方。可她是未成年人,要学的东西还多。父母呢?作为成年人,冲突发生的时候、发生之后,都还是一味的埋怨,跟孩子有什么区别?爆发这么激烈的矛盾冲突,不就是因为双方都觉得自己对、对方不理解自己吗?

元认知,自省——是比较高效的调整思维和认知的方法。但是改变自己的顽固思维真的不容易,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思维和认知都会有盲区,也就是因为是盲区我们才不清楚它在哪儿。

先说说我目前能够想到的解决方法。

元认知、自省,是种能力。是能力,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就可以提升。就像每天跑3公里,一年下来心肺能力一定提升。每天在繁华的街头开车1小时,三个月后驾驶能力一定提高。想提升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先提醒自己多去主动观察个人的思维和行为,捕捉一些闪念,接纳自己的一切心思动念。再去想,我为什么会这样。想不通也没关系,那就反复想,反正日子还多,灵光乍现就在一瞬间。

元认知是个宝,想得多了,就会得到。


2021.11.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东非   北海道   大卫   盲区   美国   顽固   认知   本能   冲突   有用   思维   家长   自我   能力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