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第三章重难点笔记(2)

以下是小葵为大家整理的 第三章 如何进行文献信息收集 的第二部分内容

1.计算机检索法的基本步骤(简答题、论述题)

(1)尽可能准确地定义研究问题

(2)确定检索的范围

(3)确定数据库

(4)选择检索词

(5)进行检索

(6)输出想要的文献

2.文献检索的途径主要包括网络检索、馆际互借、摘要与索引。(选择题)

3.文献查阅时易犯的错误(简答题)

(1)没有利用充分的时间来界定最好的主字码,没有确认在查阅与主题相关的文献中使用的最佳资料。

(2)没有把文献查阅的结果与研究者自身的研究问题有效地联系起来。

(3)查阅文献时,过多依赖二手资料而不是原始资料。

(4)没有说明文献查阅的查阅过程。

(5)毫不批判地接受某研究者的结果和解释并将其当作有用的资料,没有检查该研究设计与分析的所有方面。

(6)在综合定性文献时,未考虑相反的结果与诠释。

4.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魉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名词解释)

5.文献综述的意义(简答题)

第一,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教育类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

第二,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扩大了研究者的知识面。

第三,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学前教育实践科研选题及进行实际科研的第一步。

第四,通过文献综述的撰写,能提高研究者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第五,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难易程度,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

6.文献综述的类型:文献综述一般可分为目录性综述、文摘性综述、分析性综述。(选择题)

目录性综述是按某一专题或某种共同特征将一定时段内出现的内容相似的原始文献题目加以综合描述。既不反映原始文献的质量,也不涉及作者的观点,只是根据事实提供信息,如某研究者写过什么文献资料。(名词解释)

文摘性综述是对文献研究的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描述,反映的内容比目录性综述要具体,但对信息不加以分析、评论,只是将收集的文献论述的问题予以归类,并简单描述,如在某些问题上,研究者如何论述,提出什么观点,其他研究者是如何论述的等。(名词解释)

分析性综述要求将原始文献中涉及的内容加以归类、浓缩、综合、分析,附有综述撰写者的见解和评论,有的甚至提出新的结论。(名词解释)

分析性综述要求高、难度大,是一项创造性研究工作,对撰写者的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对专业的熟悉程度都要求较高,一些期刊上的“动态…‘述评…‘进展”“综述”等都属于分析性综述。(选择题)

7.文献综述的步骤(论述题)

文献综述的撰写一般包含选题、搜集文献、阅读文献、撰写文献综述等四个阶段。

(1)选题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讨论、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

(2)搜集文献

选定题目后,就要围绕题目搜集相关文献。

(3)阅读文献

搜集好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

(4)撰写文献综述

在充分研读收集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综述撰写目的,将收集的文献资料通过归纳、整理、分析,拟定提纲确定分哪几个方面论述。

8.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体看,一般包含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等四部分。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写作。

9.撰写文献综述的注意事项(选择题、简答题)

(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

(2)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3)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

(4)参考文献不能省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文献资料   提纲   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   研究者   选择题   参考文献   难点   归纳   论述   文献   题目   原始   科研   能力   笔记   方法   内容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