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养娃、家务不耽误,我的全职妈妈时间管理秘密在这里


写这篇文章,不是因为自己管理时间的效率高,而是因为最近的生活忙忙碌碌,成就感却很低,所以用写下来的方式,一方面是总结之前的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督促自己以后要不断改善精进。

孩子快一岁了,一个人全职业带娃也快一年了。从孩子三个月大时兼职一份工作每晚9-11点干活,每个月读一本书,写2-3篇文章,这样的生活节奏有时候觉得有点无聊,有时候又觉得收获颇丰。

工作、养娃、家务不耽误,我的全职妈妈时间管理秘密在这里

多亏生孩子之前就了解一些时间管理的概念,所以大部分时间都能过得有条不紊。但是跟以前沉迷于工具不同,现在更关注工具背后的心智力量。

元认知能力:要有管理时间的意识

在写这篇文章前,我突然意识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主动管理时间的意识。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意识不到时间的存在,只有在回首过去的几年时,才会感慨一下,时间过得好快啊。

确实,无论是否意识到时间的存在,时间也会过去。所以人才会对时间的流逝习以为常,以为在时间面前,人是被动的。客观上时间确实是不可控的,没有人能让时间静止,但是主观上人可以在流逝的时间里做各种事情来让人生的密度更大。

有句老话“每个人都有24小时,人和人的差异如此大,就取决于这些时间怎么度过。”这句话人人都听过,但听到不等于领悟到。我真正意识到时间可掌控,是在小学时,妈妈告诉我华罗庚的时间统筹法,大概就是多线条操控吧,比如刷牙前煮鸡蛋,刷牙后鸡蛋煮好了类似这样的概念。于是小小年纪的我就开始潜移默化地通过这种方式来管理时间,这也成为我一生的习惯。

元认知意思是对认知的认知,思考产生行动,当对行动前的思考进行认真思考时,就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计划来控制行为,进而更高效地掌控行为。

因此,在管理时间前,首先要能够【看见】时间。

工作、养娃、家务不耽误,我的全职妈妈时间管理秘密在这里

记录下来,节省脑力

很多人都有一种感觉,生孩子后记忆力变差,因为缺觉而且琐事太多的缘故。大脑的短时记忆容量只有7±个,就像池子中的水,盛不下时就会溢出来。那些被忘记的事情,就是溢出来的水。

记录下来,就等于释放出来一部分记忆空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人皆知的一句俗语,很有道理。

记得《晨间日记的奇迹》这本书也曾写过,仅仅是“写下来”这个动作就非常有效,是有魔力的。虽然我没有记晨间日记的习惯,但这个观点却一直在提醒我,平时多记录。

我一向有记录的习惯,纸质日记本上写的有最近读的书(用于年终总结)、本周食谱(用于蔬菜采购计划)、淘宝种草清单和已购清单(用于克制购物)。

微信文件助手上记录的是日常的灵感,一般只是几个名词。比如每个月写的文章的选题,以及这篇文章的小标题,就是我日常随手记下来的,只需要几个关键词就可以。

市面上有太多的记录软件了,千万不要为了选出最优的那个浪费时间,最关键的不是找到最好的工具,而是写下第一个字。

我的关键词记录工具是微信文件助手、微信收藏夹,很简单,人人都有。

精力管理是中年人的必修课

之前看过一种说法,成功的人大多都是精力充沛的人,不知道有没有数据支撑,但印象中确实是这样的,好多企业家每天五点起床,白天轮轴转。

工作、养娃、家务不耽误,我的全职妈妈时间管理秘密在这里

人和人的体质差异是巨大的,有的人一天睡4小时足够了,但我每天睡9个小时才可以。这是天生的,后天锻炼也做不到。

但是可以通过调理让身体状况达到最佳状态,不和别人比起码比之前的自己体质更好一些。说起来也容易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规律的运动,所有人都知道的养生大法,做到却很难。

但我在尽量做到这些,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通过观察,我发现在缺觉和饿的时候特别容易对周围的人失去耐心,对全职妈妈来说,发怒对象往往是孩子。

一个人带孩子的时候,做饭时间总是很紧张,但是我依旧尽可能地吃得健康,肉、菜、水果、豆制品都要吃一些。

不仅是全职妈妈,无论是何种身份,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要尽量做到,这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也是对爱自己的人负责,毕竟生病时除了自己难受,身边的人也很遭罪。

把猴子抛出去

把猴子抛出去是我在大学时读到的一本企业管理相关的书里的概念,书的名字已经不记得了,但是这个概念太有意思了,过目难忘,以至于至今印象深刻。

想象一只猴子一直攀在背上,你无法集中注意力做任何事,这时候就可以把猴子抛给同事或者下属。当然在职场中,怎么抛是有技巧的哈。

在家庭生活中,妈妈的角色身上有太多猴子了,一定要把它抛向爸爸,社会就是这样的,默认女性承担更多的家务。

工作、养娃、家务不耽误,我的全职妈妈时间管理秘密在这里

家里的一些大大小小的事,孩子的疫苗预约、送孩子去补习班、给孩子洗澡,甚至出门前把垃圾捎出去、下班路上买把菜,都可以分配给其他人。

也许你会说,其他人做事不行啊,要交代好多遍也做不好,还不如自己来。有一些原因,第一种,他没有经验,第一次做,这种情况下千万要耐心地pua他,彩虹屁,之后熟练了你就可以不再负责这件事了。第二种,他故意的或者没用心。那这种就别过了,自己一个人岂不美哉,继续过下来养个巨婴有啥意思。

本来还想说,减少花在网络上的时间,但发现这话从自己口中说出来毫无说服力。我的朋友圈是关闭的,抖音一个月刷一次,微信公众号几乎不看,但是我玩豆瓣啊我刷娱乐八卦啊,这就是我获取快乐的途径之一。

彻底远离网络不太现实,但是要有意识地去网上冲浪,市面上很多产品背后是千万个人为了让用户沉迷于此而特意研发的,比如抖音一直往上刷的动作,比如微博的点赞,都是精通人类的心理机制而设计的,在《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有详细讲解。

最后,是一些讲时间管理老生常谈的细节。比如善用工具,扫地机器人、洗碗机这些解放人类的工具安排起来。比如设置优先级,精力最充沛的时刻用于学习而不是做家务。比如不要完美主义,孩子衣服脏点就脏点,地上有水渍就有水渍,少洗一会衣服坐着玩手机不香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华罗庚   妈妈   时间   水渍   学时   市面   体质   家务   猴子   确实   意识   概念   习惯   秘密   小时   孩子   工具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