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如果你缺乏动力,懒惰、无聊,那是因为你不知如何对抗恐惧

我不认识你,但我知道: 你可以上网,而且有足够的时间来读这篇文章。另外,我提前告诉你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战斗之前,你可能已经有了基本的物资和准备:有充足而美味的食物、有住的房子、有可以上网的设备。对于你来说,去追求更好的、更幸福的生活的障碍并不全部都是具体的,你有更多抽象的敌人:懒惰、无聊、缺乏动力、自我怀疑、拖延病……

在你要跟这些无形的障碍战斗之前,你要知道:所有抽象的障碍都是一个概念,而且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击败它们。

你并不懒、也不是无聊,也并非没有动力。你和我们所有人都一样,只是感到恐惧——害怕克服困难的过程

你并不是没有动力


治愈:如果你缺乏动力,懒惰、无聊,那是因为你不知如何对抗恐惧


觉得自己没有动力,从来不是一个真实的想法,也不是真实的行为。你没有动力做什么呢?工作赚钱还是吃饭睡觉?人类采取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由某种动机驱动的,无论是努力赚钱、追求幸福、提倡和平还是修心养心。你的动机可能并不总是显而易见,但它时时刻刻都存在。从你起床,到你经历一天,直至睡觉,如此循环,都是动机在驱动你,你怎么可以觉得自己没有动力呢?

如果你厌倦自己的工作,但却没有动力去寻找更好的,更合适自己的工作。这意味着有什么东西在阻碍你。出于某种原因,你感到自己无法做出改变。你觉得改变太难了,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所以你就很容易畏难,连尝试都不愿意。但这跟没有动力是两个概念,这只是一个信号,表明你需要去深层次的挖掘不想行动的原因。

你不会觉得无聊


治愈:如果你缺乏动力,懒惰、无聊,那是因为你不知如何对抗恐惧


互联网迅速发展,手机最大化普及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们觉得无聊,所以通过手机和网络,以及网上眼花缭乱的内容来填充自己的无聊。@硬核心理

如果一个人在玩游戏,你问他为什么?他通常不会说这个游戏很好玩,而会说,太无聊了。但这明显是一句假话。

我怎么知道这是一句话假话呢?因为人们不想去尝试改变,无聊就成了一个借口。说到底,人们只是在假装无聊,这样,我们就可以继续用毫无意义的事情来填满每一天,比如在网上闲聊,打打游戏,感到无聊的深层次原因是:人们感到恐惧,害怕思考和执行的痛苦。

你并不懒惰


治愈:如果你缺乏动力,懒惰、无聊,那是因为你不知如何对抗恐惧


懒惰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跟无聊一样,都是不存在的。正如心理学教授德文·普赖斯解释的那样:“没有人希望自己无能、冷漠或效率低下。如果你只看到某人做,或者不做某事,就认为他是懒惰,你就错过了关键的问题。看起来像是懒惰,或者很消极东西,几乎总是会因为一些原因——缺乏自信,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等等。”

再次重申,如果你追求幸福和成功而不得,并不是因为你缺乏动力,也不是很无聊,更不是懒惰,而是你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懈怠感,你很无力,你找不出原因,不知道生活的方向,这种感觉模糊了你认知的边界,你一直都处在混沌的状态中。

恐惧的症状


治愈:如果你缺乏动力,懒惰、无聊,那是因为你不知如何对抗恐惧


像懒惰、厌倦、无聊、拖延——所有这些都是一种恐惧这种病症的表现。

我以前小时候做一过一件事情:去我们那的驻地部队里偷葡萄。有一次被发现了,我和小伙伴们夺路而逃,我也很倒霉,一条狼狗就盯着我不放,我敢说,当时奔跑的速度足以与短跑冠军相媲美。我跑着跑着就到了一个渠沟旁边,那条渠沟我是知道的,足有五六米宽,平时我绝对不会跳的,但是当时情况紧急,我几乎是不假思索的腾空一跃,居然就跳过去了。

很明显,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那条渠沟我们平时走得多,都是从沟底爬上去的,从来没有想过要跳过去,因为潜意识里,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但我们总是容易忽略一个现象:恐惧的确能够让人害怕和退缩,但有更大恐惧的时候,我们克服恐惧的能力简直难以置信

现在,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我们面对一场斗争的时候,你会怎么做?我们体内都有难以置信的力量来源,面对强大的对手,在生死抉择上,你还会无视自己蕴藏的力量吗?@硬核心理

当然,生活不总是需要你以命相搏。但问题往往就在这里——我们都希望过上好的生活,却不愿意面对克服困难的恐惧,所以我们就来转移这种情绪。而事实上,恐惧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但是我们没有用好它

我再给你们举一个例子:你差银行的钱,为什么你会恐惧?你为了还钱给银行,省吃俭用,兢兢业业,风雨无阻的去工作?因为银行是条狗,你不还钱,它就咬你;再比如,你差朋友的钱,差亲人的钱,你可以无视,尽量的推迟还款,甚至不还,为什么?因为亲人朋友是只猫,即使你不还钱,他们也不会咬你一口。

害怕就是不断追逐你的恶狗


治愈:如果你缺乏动力,懒惰、无聊,那是因为你不知如何对抗恐惧


你害怕的事情,其实数不胜数。

你害怕死于飞机失事、武装抢劫、自然灾害或新发现的某种病毒,尽管在概率上,你并不会死于你担心的事情,但是你仍然会害怕,只是你不会明显的表现出来,因此你会处处小心,事事防备。@硬核心理

从某些方面来说,你的害怕和担心都很愚蠢。一件工作做不好,你可能害怕,为了回避这项工作于是你去看几个钟头电视,刷一会手机,可是你仍然害怕,你害怕电视看多了,事情就更做不好了,你害怕手机刷多了,把自己刷废了。所以你很奇怪,你害怕事情做不好,你害怕自己回避害怕而导致了更害怕……

所以害怕总像一条追着你的恶狗,你只有不停的往前面跑。这跟我小时候遇到的情况一样,我在前面跑,它在后面追,我必须比它的速度更快,在它快要追上的时候,比它有更出色的爆发力。

为了应对你面临的所有恐惧,你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充实自己,你需要在有组织的生活方式中,在对困难的咒骂和觉醒中翻来覆去,这就是一场持久的斗争,当你意识到所有的恐惧都是一回事的时候,它也不过如此,只是你不能让恐惧这条恶狗追上你,就这么简单

方法论


治愈:如果你缺乏动力,懒惰、无聊,那是因为你不知如何对抗恐惧


实际上,跟你一样,我的一生都充满着对恐惧的担忧害怕。从读书的时候,对考试的害怕,到成年后对收入减少的害怕,甚至对坏习惯的害怕。但是没有用,害怕无法解决问题,所以你能做的,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跟那条追着你不放的恶狗赛跑,如果它追上你了,你就打它一顿,再打一顿,这就是你的信念,也是生活的全部意义所在,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情。

有一个信念对我很有帮助,那就是“只管去做”。就像今年开始决定重新写文章一样,没有任何准备和计划,先做了再说,先写了再说。我相信任何事情只要你开头了,方向和困难都会同时出现,当你去做一个决定的时候,你心里那条追着你不放的狗就出现了,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跟狗子赛跑,要是被追上了,你就捶它一顿,别让它把你扑倒了。

当然,“只管去做”并不是一种优雅的解决方案,但它肯定是一种动力,会带来灵感和能量。在一个人人喜欢用计划来束缚自己的年代,“只管去做”显得难能可贵,很多人意识不到它的深度。正如奥勒留曾说的那样:你必须通过行动来建立你的生活,如果每一个行动都尽可能地达到目标,你就会感到满足——没有人能阻止你。如果我们只专注于眼前的任务,我们就能完成99%的目标。当然,我们仍然需要偶尔停下来反思,并不是所有的目标都是值得一开始就去追求的。@硬核心理

所以,“只管去做”就是精髓所在,也是你的战略所在。在你只管去做的时候,你根本没时间去顾全大局,再说你我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家,国家总统,哪有那么多的大局需要你去顾全的呢?我的意思很简单,专注于眼前的事情,朝着固定的方向奔跑,就像仓鼠在轮子上一样。

把“只管去做”当成一种战略


治愈:如果你缺乏动力,懒惰、无聊,那是因为你不知如何对抗恐惧


战略是一种你想要获得成功的长期方法。它是你成功路上的一系列行为,是你不愿妥协的决心。我认为这是克服困难唯一有效的方法,如果你要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就必须行动起来,跟恐惧拉开距离。

“只管去做”可能不是完美的,但至少它从一开始就让人感觉清清楚楚:你只是需要行动,就这么简单。也许你会在行动的时候犯错,也许你想要一个符合你现状的、明确的、完美的方案,但这是不可能的,你遇到的所有困难都是由于你所处的,独特的环境所造成的。所以,为你自己选择方向,并继续前进,不仅是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也是唯一的事情。@硬核心理

你得知道,战略不同于战术,战术是一种短期到中期的行动方案,它可以帮助你实现你的战略目标“只管去做”作为一种战略,就是拒绝让每天的障碍影响到你,同时坚持不懈地专注于你能控制的每个下一步。

不管你做什么,如果没做好,就再做一遍,如果有什么在妨碍你把事情做得更好,就剔除它们,或者离开他们,就像我毫不犹豫的删除大量的联系人,删除大量无用的应用一样,并不难——我在决定并执行这些行动的时候,也遭遇过反反复复,一款游戏删了几遍,这种行为强化了我的决定,让我时刻的意识到它对我有害,所以最终,那款游戏连同所有的游戏都不存在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只管去做”的决定和行为,让你失去所有休息时间,也不是说,只要你“只管去做”,那条追着你的狗就被你彻底的甩掉了,我指的意思是,只要你保持前进的心态,你就有信心去处理任何事情和困难,当然也包括那只追着你不放的狗。

所以,你不是缺少动力,你并不懒,也并非无聊。你对改变和前进感到,我们都一样。但这没关系,我们只是差个坚定行动的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懒惰   渠沟   恐惧   无聊   动力   动机   障碍   害怕   困难   事情   核心   原因   战略   工作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