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抑郁症,家庭不幸福,来背锅?

孩子有抑郁症,家庭不幸福,来背锅?

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孩子被诊断出有抑郁症,家庭立马便开起了“批判大会”。

首先是孩子一口咬定:都是你们把我变成这样的!

其次是家长自我批评:都是我们家长没做好,没有给孩子创造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环境。

身边的亲戚、朋友也不失时机地跳出来,表达关心或责备:“早就跟你说了,对孩子不能那么严厉,你们就是不相信。”

一时间,家庭成了抑郁症的背锅侠,父母成了“教育失败”的活靶子,内疚、自责,无法自拔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抑郁症和家庭之间的关系。


01

关于抑郁症的研究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我们对抑郁症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

然而,对于抑郁症具体成因迄今为止还不明晰。

唯一能确认的是,原生家庭因素与抑郁症只是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原生家庭出现问题,抑郁症患病率可能会升高,或者抑郁症往往伴随着原生家庭问题。

但二者不是因果关系。

也就是说,原生家庭问题导致了抑郁症,或者抑郁症一定由原生家庭问题所引发,这种说法是完全没有依据,是想当然的推测。

确切的说,心理学上很少有“因果关系”,不部分都是“相关关系”。

孩子有抑郁症,家庭不幸福,来背锅?

因为人作为心理学的主要因素,就是一个可变性很大,个体差异也非常大的群体。

过于绝对化地看待人,看待人组成的家庭,原本就是不科学的。

02

接着,我们来谈谈关于家庭幸福这个概念。

家庭幸福,并不是所有问题的“保护伞”。

家庭幸福和谐,也还是会感冒,也还是会拉肚子,也还是会失眠。

自然地,家庭幸福,还是可能会得抑郁症。

抑郁症,从根本上说,还是一个普通的疾病,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也就是运气的成分。

说得直白一点,就算是心理医生,也不可能大言不惭地说:“我这辈子一定不会得抑郁症。”

把抑郁症的锅,完全由家庭不幸福来背,显然并不公平。

另一方面,世界上原本就没有完美的、绝对幸福的原生家庭。

家庭的组成部分是人,人原本就不是神,一定会有局限,有缺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不可能没有摩擦和分歧。

因此,家庭幸福,更多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孩子有抑郁症,家庭不幸福,来背锅?

没有哪个人的家庭是绝对和谐幸福的,或多或少总会存在着缺陷、不如意。

你要仔细去深挖,每种家庭模式都可能带给家庭成员很多的痛苦,这是常态。

严格来讲,根本不存在绝对和谐幸福的家庭。


03

家庭,原本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因为家庭本身也是一个变化着的符号,即使完全不出现离异、丧偶、经济变故的情况下,人的生老病死也难以逃离。

家庭不可能永远保护他们的孩子,这原本就是残酷的现实。

再者说,随着年龄、经历的变化,对于家庭的看待和界定,也会随之改变。

青春期时可能认为家庭是不幸福的,很糟糕的、有很多问题,但是10年20年以后,可能就会认为已经非常幸福了。

这里面既有时间的作用——慢慢忘记了以前痛苦的记忆;

另外也有自己成长的因素,可以更多的理解父母的局限和不容易。

孩子有抑郁症,家庭不幸福,来背锅?

还有社会发展的因素,社会发展的更好,我们自身的需要被社会满足,更幸福,对家庭的理解也会变化。

每个个体在他生命不同阶段,对家庭幸福的定义都会不同,不同人差别就更大、更多。

真正和谐幸福的家庭,也不是这个家庭不会吵架,不会有痛苦,家庭成员不会生病,不会的心理疾病、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

恰恰相反,是在于家庭对于困难和挫折的应对和处理。

每个家庭成员在面对痛苦的时候会自我反思,看一看自己有哪些需要改变的地方,有哪些成长的地方;整个家庭有哪些改变的地方,成长的地方。

也就是家庭成员总是可以承担自己的责任,去面对问题,也可以一起携手解决问题。

有一些问题很严重,解决不了时,家庭成员也可以去面对它,调整自己的期待。

04

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抑郁症成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因素:

①完美主义

何为完美主义?

简单来说,就是用一种不合理的,以结果为导向的,僵化的、过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所做的一切。

无视任何主观和客观因素的限制,只追求最完美,并且只看结果。

这个标准可以来源于他人,希望在他人眼中是完美无缺的,受不了别人一点负面评价。

孩子有抑郁症,家庭不幸福,来背锅?

也可以来源于自己,不管自己做任何事情,都一定要做到最好。

无论从哪个角度,事事完美,都是几乎不可能的。

一旦结果没有达到自己的“完美预期”时,将彻底否定自己所做的一切

陷入极度的失望,悔恨,遗憾,沮丧、自责之中。

各类负面情绪交织在一起,大大增加了抑郁症发生概率。

②低自尊

心理学家雅各布森认为,低自尊感是抑郁症的核心心理问题。

低自尊,也就是自我价值感过低,而表现出来就是自尊心过强。

也就是我们常见的:“说不得”的孩子,只要稍微一说TA哪里不好,TA会立刻跳起来,试图保护自己。

而这种对自我价值的的不确定感,会让孩子时常怀疑:“我是好的吗?我是值得被爱的吗?”

孩子有抑郁症,家庭不幸福,来背锅?

在关系里患得患失,对方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让他们很不安,因此,也很难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

没有好的人际关系,在面临生活中的难事和应激事件时,也没个可以商量和吐槽的人,自然也更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

情绪更加容易不稳定,增加抑郁症发生的概率。

③基因遗传:返祖现象

基因也是有记忆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如果某一行为会引发良好效果,该行为日后发生的概率将会增加。

结合这两个观点,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可以用“返祖现象”来解释。

换句话说,抑郁症并不是最近几十年才有的新名词,它远古就有,并且在人类的生存、繁衍当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

因此,秉承着“优胜劣汰”的原则,它在进化中被保留了下来。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抑郁症让人那么痛苦,有什么积极作用?

孩子有抑郁症,家庭不幸福,来背锅?

从生存适应的角度的确是有的。

比如:让人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做决策时,更加谨慎且思虑周全,不盲目乐观。

又如,抑郁症表现出的“低消耗”、“没动力”的症状,能够帮助远古人类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生存,有点类似于动物的“冬眠”。

可以说,抑郁症,是人类的一种主动选择。

为的是更好的生息繁衍,增加遗传概率。

④习得性无助

著名的积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博士,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实验对象是两条从品种到健康状况、个性,几乎没有太多差别的狗。

将他们放进两个,配备有电击装置的笼子里。两个笼子在设置上有些不同。

第一笼子,狗狗可以通过用鼻子按压地面,碰到某个按钮,而避免被电击。

第二个笼子里的狗狗就惨了,无论它是撕咬还是撞击,抑或是按压笼子的所有地方,又或者是乖乖站着不动,一切方法,都没用,它一定会被电击。

孩子有抑郁症,家庭不幸福,来背锅?

启动开关,对两个笼子的狗狗进行电击。

一段时间后,把两个狗狗,都放到只需要跨越低矮障碍物,就可以躲避电击的笼子中,奇怪的现象发生了:

第一个笼子的狗狗,很快通过跨越障碍物躲避了电击。

孩子有抑郁症,家庭不幸福,来背锅?

第二个笼子的狗狗,完全“不再挣扎”,即使打开笼门,他们也只是趴在地上哼哼,却一动不动。

这就是习得性无助现象。

在生活中屡屡受挫,用尽各种方法都无法改变现状,时间长了,人就会陷入“习得性无助”当中,这也是抑郁症的重要成因之一。

综上所述,不论何种因素导致抑郁症,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我们采取何种态度和方式来应对抑郁症所带来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寻找原因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积极应对和改变。

让家庭不幸福来背锅,不断刨根问底,只是在一个循环中不断打转,没办法带来真正的突破和成长。

过去已然过去,重要的是当下和未来。


相宇

青少年教育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专业解决:厌学 辍学 网瘾 学习障碍

更多青少年心理问题请点击→「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返祖现象   孩子   家庭   可能会   成因   笼子   概率   也就是   痛苦   因素   和谐   两个   完美   幸福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