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手机不离手,游戏上瘾怎么办?

这是经常被家长们问到的一个问题。

玩网游时,我们会发现,很容易沉迷其中,一不小心,玩了五六个小时,却觉得只玩了一小会。

这也是很多时候家长跟孩子发生争执的原因之一。

家长:“你整天就知道玩游戏,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废人一个。”

孩子:“我哪有?我明明只玩了一小会。”

当人沉迷于一件事的时候,是很难觉察时间的流逝的。

这其实是因为游戏设计者非常懂得人的心理。

甚至很多心理学的毕业生,就在游戏开发公司工作,就是为了设计出能牢牢抓住人心的游戏。

游戏的设计者们,远不是摆弄一些程序那么简单,如何契合人的心理机制,让人上瘾,才是他们争夺市场的法宝。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解决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首先需要知道游戏究竟有哪些吸引力,会让孩子欲罢不能?

今天这篇,我们就先来谈谈这个话题。

下期,我们再展开分析,“怎么办?”的问题。


01

目标感。

这里说的目标,是具体的、可见的、短期目标。

例如,要赢多少局,输出要达到多少,击杀要达到多少。

再长远一点,类似于达到全服(整个服务器)前100之类。这大约已经算很有追求的实力玩家了。

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游戏里很少会有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目标:诸如小学就为了考大学而努力,这就是至少十年后的目标。

具体、直接、目光所及能看到的目标,对于大多数而言,更有执行的动力,也更容易坚持。

对于学习,很多孩子却满眼迷茫,找不到目标和方向。

为了考上大学吗?那是十年后的事情。

为了找个好工作吗?那是十五年后的事情。

更何况,大学、工作,这类词语,对于孩子而言,确实是非常抽象的东西,大学真的有那么好吗?工作会很有意思吗?

孩子手机不离手,游戏上瘾怎么办?

他们并不清楚。他们对这类目标的理解,很多时候只是停留在字面上,以及父母的道理中。

而游戏中的目标不一样:简单、明了,看得见、摸得着。

打几局、赢几局,获得多少队友的赞扬,全都摆在眼前。怕你忽略了,每局游戏结束,都会有专门的“成绩展示”时间,让大家都来观赏。

你的游戏等级、战绩,都会跟随着你,别人点开你的头像,就能一目了然,从而对你这个人另眼相看。

这几乎等同于把年级第一的成绩单,挂在身上一般,没有比这更直接的方式了。

于是乎,为了这个“不那么难”,又能“看得见”的目标,投入练习,何乐而不为呢?

02

什么叫反馈机制?

在游戏当中,时常会听到“double kill(双杀)”这样的声音,就是最简单的反馈。视觉+听觉,让人感受到双倍的肯定反馈。

一局结束,你当选为本局MVP,让你感觉自己很厉害,这是更进一步的正反馈。

从生物学角度讲,人获得奖励和正反馈之后,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这是一种会让人感到快乐和幸福的神经递质。

客观而言,这种愉悦的感觉,刺激的大脑反应,跟考试拿了第一名,差不太多。

紧接着,大脑就会有记忆,就会促使人努力去反复寻找这种“愉悦”的体验,从而一点点上瘾。

孩子手机不离手,游戏上瘾怎么办?

反馈机制是成瘾的重要步骤。

试想一下,假如一个游戏,你拼死拼活,付出时间和精力击杀,画面和声音却没有任何表示,你还能感觉到刺激、有趣吗?

一局结束,你的技术甩队友几条街,但仍看不到任何区别,没有排名,没有称赞,别人甚至连你的成绩都看不到,那这种反馈机制就瘫痪了。

游戏的吸引力,至少要下降一大半。

03

紧接上文,我们还需要澄清一个让家长们百思不得其解的关键点:

“学习也是有反馈的呀,你努力了,在成绩上多少也是有体现的,对你的未来也有帮助,不是更有意义吗?”

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只是我们大约小看了游戏设计者,对于人心的熟知和抓拿。

游戏最大的魅力是反馈,而且是及时反馈。

“及时”两个字,非常重要。

及时到什么程度?你拿下一个人头,系统立马反应过来“kill!”每局一打完,立马排名,分分钟评选出“最佳选手”。

基本就是:你的眼睛有多快,屏幕就让你多快感受到奖励。

一刻都不用等。

而相比较之下,学习的反馈机制是如何的呢?

学习是一件反馈周期非常长的事情。

先排开学习本身相对枯燥、费脑不谈,想要在学习上获得好的反馈,必须要“耐得住寂寞”。

短则一个月,长则一学期,再更长远一点,以考上大学为期限的话,更是遥遥无期。

漫长的学习过程中,都只能“用爱发电。”

凭心而论,真正热爱学习本身的孩子,原本就非常少,反馈周期有漫长,难怪很多孩子难以坚持。

孩子手机不离手,游戏上瘾怎么办?

夸张一点说,学习、工作等等,需要长期付出才能收获回报的事情,都是“反人性”的。

不要误会,这里并不是说要求孩子学习之类的不人道,而是说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就必须克服自己人性的弱点,才可能取得成功。

而游戏,恰恰就是抓住了人性的弱点,并且加以利用。

04

自我价值体现。

游戏这东西,看起来就是在小小的手机屏幕,或者是电脑屏幕中存在的,不起眼的小玩意,背后却大有文章。

好的游戏现实还原度非常高,画质真实,几乎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另一方面,游戏其实有一套独属于“游戏世界”的价值体系,一套官方的价值系统。

换句话说,游戏世界,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

像上文提到的MVP(最佳选手),全服排名(整个服务器用户的排名),勋章,以及基于各类数据的排名,名目清晰,分类明确。

孩子手机不离手,游戏上瘾怎么办?

重要的是,这些都是游戏内玩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评价标准,也就是说,今天这局你拿了第一,大家都认可你,觉得你牛。

要是你有个全服前100,那更是一出场就亮瞎人的眼。

这种感觉,就跟现实世界中,考了全年级第一,被大家都瞩目、仰望,差不了太多。

而那些成绩一般,甚至垫底的孩子,大概永远都不可能享受到,考了第一,被同学们仰慕的目光。

大部分时候,他们在生活中属于默默无闻的类型。

但是在游戏里,他们可能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05

付出和回报的强烈相关。

这一点,仅这一点几乎就可以完爆现实生活。

在游戏世界里,只要你花了时间、精力,努力练习,你很快就能感觉到自己水平的提升。

毕竟,系统能够设置的障碍就那么多,多打几遍,经验也能逐渐积累。

再不济,还有金钱支持这条路:买装备,换好看的战袍,提升战斗力,游戏开发商早就想好了,如何让我们能够乖乖掏钱。

也就是说,只要你愿意付出,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金钱,都能够直接地在游戏中感受到回报。

看得见,摸得着的,立马战胜对手的回报。

孩子手机不离手,游戏上瘾怎么办?

现实生活中则不然。

越是长大,我们便越会发现:的确不是每件事付出都有回报的。

拿学习而言,确实有擅长学习,脑袋聪明的孩子,不需要怎么努力,成绩就能甩其他同学几条街。而资质平平的孩子,往死里学,也只能拿个中等成绩。

关键是,你还不能用钱来换成绩,就算猛砸钱上补习班,也不一定能扭转乾坤。

现实世界,原本就不公平。

这是让孩子们,特别是天真的青少年,无比沮丧、又无奈的一件事。

游戏,看准时机,提供了另一种体验,另一种游戏规则。

平时在班上垂头丧气,犹如“小透明”的孩子,打起游戏来,那叫一个意气风发、志得意满,完全像变了一个人。

他们,在游戏世界里,找到了“掌控感”:只要付出,就有收获。

哪管它收获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呢?


相宇

青少年教育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专业解决:厌学 辍学 网瘾 学习障碍

更多青少年心理问题请点击→「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孩子   这一点   人心   游戏   设计者   上瘾   青少年   大脑   反馈   机制   事情   现实   成绩   目标   努力   时间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