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识字,父母上班忙,难道娃就要输在幼小衔接起跑线?

上个星期回家,2周半地女儿兴冲冲的跑来说学会了背诗歌,让她背了一首,我直接傻眼:

“床前明月光,

它是地下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老人不识字,父母上班忙,难道娃就要输在幼小衔接起跑线?

我赶紧纠正,不是“它是地下霜”,是“疑是地上霜”!霜怎么能在地底下呢?

娃又不紧不慢背了一首《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爸爸好辛苦。”


老人不识字,父母上班忙,难道娃就要输在幼小衔接起跑线?

不用说,这肯定是奶奶教的。婆婆来自农村,大字不认识一个。这些诗歌我在家教给孩子背的时候,老人也听着,但是只能听到读音,不知道具体的字形是什么。我和老公上班很忙,早出晚归,奶奶有的时候就承担着早教的责任。但是教背诗歌,只能凭着记忆中的音节来,实在记不得了,就自己凑一凑。

除了背诗,还有数数,娃很长一段时间都背顺口溜“一二三,按电钮。”就是不知道怎么数到4。

至于英语启蒙,更是别提了。No的发音被奶奶教成了“诺”的发音,sit down please被教成了“四当布蕾丝”。

哎,看着宝妈群里别人家的娃,有很多瞬间,我都在考虑,要不要辞职回家,成为一个全职妈妈。最起码可以全职陪伴孩子,让孩子可以尽早地启蒙。

但是生活就是这样,想要抱娃就无法搬砖,想要搬砖就无法抱娃。巨大的生活压力让我们不得不走进职场,毕竟以后娃上学之后,需要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家里还有房贷车贷要还,还有老人要养,想要单靠老公一个,实在是不行啊!


老人不识字,父母上班忙,难道娃就要输在幼小衔接起跑线?

在网上浏览,我发现我们这个家庭也仅仅是众多工薪家庭的一个缩影。其实工薪阶层真的太不容易了,,孩子只能丢给爷爷奶奶带,大部分的时间都得靠爷爷奶奶照顾,育儿启蒙。有的爷爷奶奶受教育水平高一点,孩子就启蒙早一点,像我们家这种情况的,奶奶不识字,就只能祈祷奶奶平时多带出去玩一玩,少看一点电视和抖音。

老人不识字,父母上班忙,孩子没上幼儿园,启蒙就注定输在起跑线上吗?

听说了我这个情况,我的闺蜜深表同情,她建议我在网上找一找线上早教之类的课程。在查找资料的时候,我发现并入手了一款早教机,也是人人熟知的牛听听读书版。机器一拿到家,老公就忍不住发了一个朋友圈,并分享到家族群里。这个早教机也太牛太好用了吧!


老人不识字,父母上班忙,难道娃就要输在幼小衔接起跑线?

一.再也不用担心娃没人帮读绘本了

有人曾经问过,老师下班回家都干啥呢?说实话,作为一名高中老师,放学回到家真的一句话都不想说,因为上课,回答问题等,嗓子都快冒烟了。

可是有了娃后,下班回家还得读绘本。因为娃奶奶不识字,娃对读绘本的需求超级大。还记得有一次一本叫《你看起来真好吃》的绘本,我来来回回地读了20多遍,真的读到快崩溃。

婆婆有一次给我拍了视频,娃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翻着绘本,嘴里念叨着。娃在家想读书的时候,没有人读,真的太心酸了。

牛听听读书班的功能真的太棒了。按下朗读键,只要把绘本放在屏幕的下方,牛听听就能读,而且不是干巴巴地读,是声情并茂的朗读,反应非常灵敏,翻到哪页读哪页。不光是读书,还有互动的过程,让孩子在书本上敲一敲,点一点,就能解释娃不理解的情节,真是太棒了。如果资源库里没有,父母只需要用手机提前下载好就行。

真的是实现了,娃想读哪本就读哪本的问题。


老人不识字,父母上班忙,难道娃就要输在幼小衔接起跑线?

二. 再也不用担心奶奶乱改诗词了

娃奶奶不识字,所以在汉字启蒙,读诗词这块,几乎就是空白,我只要祈祷别误导就行了。没想到牛听听连这块的问题都解决了。

我入手了牛听听汉字启蒙和诗词启蒙的配套工具,一套中文字卡。只需要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找到相应的字,牛听听就能讲解汉字背后的故事,然后很标准的朗读,孩子跟读还有发音是否标准的测试。这对于幼小衔接来说,真的非常有用。

除此之外,还有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经史子集等,娃终于不用凭借着奶奶的想象力来背诗词了。


老人不识字,父母上班忙,难道娃就要输在幼小衔接起跑线?

三.令人惊讶的数学启蒙

其实对于我家女儿,数学启蒙一直我心中最担心的事情。因为看了一本书,叫《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学龄前的数学思维培养非常重要。举个例子,一般到初中之后才学习的数学界和所需要的空间想象能力,其实发展期在3岁之前就开始了。如果错过了学龄前的培养,再等到初中进行教学和补救,就很困难了。

换句话说,上学之后辅导数学作业困难,其实和学龄前没有做好数学启蒙有很大的关系。

数学启蒙包括两个方面:基础数感和数学高级思维。数感就是要培养孩子对数学的感觉,包括数数,将数字和数量对应,数的顺序,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而数学高级思维包括空间想象能力,数学阅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推理能力在学龄前最基础的就是观察特征,找不同,分类,寻找规律等。

在数感方面,别提简单的加减法了,娃连数数都不完整,认数字更别提,还有将数字和具体的物体联系起来就更难。

于是看了牛听听的配件,我果断入手,包括数学逻辑AR卡,七巧板。

但昨晚娃的表现令人热泪盈眶,当屏幕中蹦出了数字1 的时候,娃在AR卡里慢慢寻找,仔细比对,后来的几个比较复杂的数字都找对了,不仅如此,我对娃说,1像小棍,3像耳朵,5像鱼钩,娃居然慢慢的开始认起了数字。后来屏幕上出现了不同数量苹果,小牛之类的图形,娃一改之前的随意,居然慢慢的认真的数数,并且在AR卡里找到了相应的数字。

我在想,现在不用我晚上在家启蒙,平时在家,娃就可以对自己进行启蒙了。

除此之外,还有七巧板,我家娃本来就认识不同的形状,但是对拼图还是不太熟练。当屏幕中出现不同的形状组合而成的图案时,娃开始学着用不同的形状拼起来,这对娃将生活中常见事物抽象成几何图案的拼接,是大有好处的。并且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图形设置,紧紧抓住了娃的吸引力,这对锻炼娃的专注力也大有好处。

老母亲拎起的一颗心,终于落地了。


老人不识字,父母上班忙,难道娃就要输在幼小衔接起跑线?

四.互动式体验,娃开始跟读英语了

除了上述的读书,认字,数学启蒙外,牛听听的英语启蒙也做得很好。我之前买了一套牛津初级绘本,每天下班后给娃读,现在只要放在牛听听的屏幕下方,牛听听就能以交互式的方式读书,不仅能绘本朗读,还能点读,让孩子跟读,从阅读到发音,不同的方面对娃进行英语辅导。

当然我们家的娃还小,等到再大一点,就可以通过配套的字母AR卡,教孩子认字母和单词,实在是方便了。

一台牛听听,可以一直用到小学。娃平时没事听听故事,国学,都是很好的积累。最关键的是,早教机上没有其他的游戏,只能用于学习,这对于电子时代的娃娃们来说,是约束,也是一种保障。

老人不识字,父母晚回家,牛听听语数外不同学科,阅读,理解,推理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不再输在起跑线,幼小衔接在家也能好好做,非常推荐!


老人不识字,父母上班忙,难道娃就要输在幼小衔接起跑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卡里   父母   汉字   加减法   起跑线   数数   英语   幼小   发音   诗词   奶奶   学龄前   屏幕   老人   能力   数学   孩子   数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