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去故宫前,建议家长陪孩子读一读这套科普书

去过故宫的朋友都知道,故宫经常能看见猫的身影,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御猫。这些小家伙们的生活实在是太舒服了,有着最大的四合院,春日赏花,冬日赏雪。更令人羡慕嫉妒恨的是,这些猫都有“编制”,目前故宫一共有181只猫,每一只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被登记在册。

带孩子去故宫前,建议家长陪孩子读一读这套科普书

一.为什么故宫有这么多猫呢?

《这里是故宫:镇守神兽》这本书里提到:这不得不提到明清皇帝的“猫情节”,原来一国之君,霸气侧漏的君王也爱撸猫啊!

不得不提到的一位是明朝的嘉靖帝,他特别喜欢猫,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为了猫,还特地设置了“猫儿房”,有一只叫霜眉的狮子猫。这只猫很通人性,和皇帝寸步不离,后来这只猫死了,还享受了黄金棺材的高规格葬礼。

带孩子去故宫前,建议家长陪孩子读一读这套科普书

除了嘉靖帝,还有明朝的宣德皇帝,清朝的乾隆皇帝,他们都是爱猫撸猫一族。

带孩子去故宫前,建议家长陪孩子读一读这套科普书

这些御猫在故宫里,不单单是作为皇帝和妃子们的宠物,陪人打发无聊寂寞的时间的。它们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捉老鼠。因为故宫多为木头制造,所以有很多老鼠,所以这些猫到了晚上就承担守卫故宫的责任,它们还有一个很威风的名字“虎威将军”。

这些猫其实都是明清猫的后代们,见证了历史沧桑的猫们,见到游客也见怪不怪了。

带孩子去故宫前,建议家长陪孩子读一读这套科普书

二.皇帝爱猫,太后爱狗?

我们现在知道了皇帝爱撸猫,那么狗呢?

其实爱狗的皇帝也不少,比如说清太祖努尔哈赤,相传明总兵李成梁想要害死努尔哈赤,随着努尔哈赤一起出逃的黄狗,用自己的生命搭救了努尔哈赤,所以努尔哈赤命令后代子孙不允许吃狗肉,穿狗皮。后来满族就形成了敬狗的风俗。

除了努尔哈赤外,雍正皇帝也是爱狗一族。他亲自为狗设计服装,指定狗窝、狗笼。而慈禧太后也很爱狗,而且慈禧太后对狗的要求很高,因为喜欢嘴和鼻子翻起来的狗,所以特意让宫里的太监去训练狗。

现在的故宫仍然养着一群狗,但是人们却很少见到他们的身影,因为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都是在凌晨训练狗,夜间让这群“犬卫士”巡逻,等游客都快离开时,狗狗才被放出来。

带孩子去故宫前,建议家长陪孩子读一读这套科普书

三.镇守神兽

其实除了猫狗之外,故宫里还隐藏着一大批守护故宫的动物们,只不过,它们不是活着的动物,而是以石雕,铜雕,浮雕方式存在的镇守神兽。

这些神兽的背后,是有趣的神话故事,透过这些神兽,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建筑形态,艺术特征,地理环境,还可以了解历史的演变和当时的国际交往。

建议家长在带孩子去故宫游玩之前,读一读由故宫博物院研究院,图书馆副馆长,著名宫廷历史专家向斯写的科普读物:《这里是故宫:镇守神兽》,配套的还有一本《这里是故宫:脊翔瑞兽》。

带孩子去故宫前,建议家长陪孩子读一读这套科普书


比如说龙,狮,虎,犼,麒麟,貔貅,甪端,鹤,龟,鹿,象,马,蝙蝠,壁虎,孔雀,乌鸦,燕等。

向斯给这些神兽取了一个霸气威严的名字,叫镇守神兽。每一个神兽都有自己的来历,各自的用途,它们以各种方式在不同的地点守护着故宫。总体来说,大致有如下作用:

1.求祥瑞之气

能进入皇家宫廷的,基本上都有辟邪求福的作用。比较凶猛的神兽,自然有辟邪的作用,而一些温和的动物,也因神话传说和本身读音的好寓意,成了守护皇宫,求祥瑞之气的神兽。

比如说蝙蝠,蝠和“福”同音,蝙蝠和“遍福”同音,所以这是瑞兽中非常典型的一种。用红色笔画蝙蝠,就是“洪福齐天”,画五只蝙蝠,就是“五福齐临”,大家可以再发挥自己的联想,创造出更多祝福的词语。

据说恭王府内蝙蝠有一万只,各式建筑上9999只,康熙亲笔御赐“福”字碑,正好1万只。所以恭王府也被称为“万福园”。

带孩子去故宫前,建议家长陪孩子读一读这套科普书

再比如说鹿和燕经常放在一起,鹤和龟放在一起。在道家文化中,鹿经常是仙人的坐骑,所以鹿象征着长寿安康。在清初的瓷器上,画有鹿和燕,其实有“鹿鸣宴”之意,象征着天子寻觅人才。

而龟和鹤都象征着长寿,所以经常放在一起,以求安康。

带孩子去故宫前,建议家长陪孩子读一读这套科普书

2. 镇紫禁宝地

在故宫里,有一种特别厉害的神兽,叫甪端(lu第四声)。据说这种神兽是独角,一开始大臣给这种神兽取名为角端,是秦始皇将笔画抹去一笔,就成了现在这个名字。

据说他能够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知八方之事,而且只陪伴明君。所以太和殿就放着甪端,激励皇帝圣明治理天下。

带孩子去故宫前,建议家长陪孩子读一读这套科普书

除了甪端外,还有一种神兽叫犼,它就在天安门城楼前后的两对大华表上,因为它头对天空,也叫朝天犼。在天安门城楼外的朝天犼头向外,而楼后的朝天犼则向内。据说分别是呼唤留恋山水的帝王回来,与催促皇帝出门体察民情的。

带孩子去故宫前,建议家长陪孩子读一读这套科普书

除了寓意外,有些神兽的建造,身体是镂空的,可以放置香料,这时候云雾缭绕,更增添了皇家的威严和气势。

3. 示皇家威严

在《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那一章,透过林黛玉的眼睛,我们知道贾府的门口有两座石狮子,又由牌匾可知,这是皇帝下令建造的,这并非一般的富贵人家,而是有着皇家威严的豪门大户。

狮子是自然界的王者,自然也成了权利的象征。很多时候,皇家垄断了狮子造型的使用。在汉唐时期,狮子主要用于皇宫和官府。到了清朝,狮子头上的卷毛造型的个数被用于区分官员的品级。七品以下的官员是没有资格用狮子的图案的。

故宫中几乎所有的狮子都是立着耳朵的,但是乾清宫的例外,狮子是半睁半闭眼睛,耷拉着耳朵的。究其原因,乾清宫的地理位置,正好连接着前殿和后宫。这两座狮子,既是警示官员非礼勿视,也是警示妃嫔们,不要干涉朝政。

带孩子去故宫前,建议家长陪孩子读一读这套科普书

除了狮子外,貔貅这种神兽,因为只进不出的寓意,多年也成了皇家垄断御用神兽,历朝历代的皇帝禁止大臣和民间私藏貔貅。据说贪官和珅,就是私藏了貔貅,才富可敌国的。

带孩子去故宫前,建议家长陪孩子读一读这套科普书

说了这么多镇守神兽,其实还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和丰富的历史知识没有介绍,有待于读者朋友们自己去阅读。

读完了之后才发现,故宫处处是宝藏,处处是文化,哪怕是蹲在御花园石桥上的一个小小的狮子,都是大有来头的。这时候再在故宫里走一走,逛一逛,相信大家的感受又会不一样。

故宫里,不仅有猫可以撸,其实还有很多神兽,等待我们去寻找去发现,去品鉴~如果你打算带孩子去故宫逛一逛,这套书很推荐~

文:原创

图:来自网络,侵删。

我是陈老师谈教育,教师,二胎妈妈。教育路上愿陪你一起成长,欢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故宫   天安门城楼   努尔哈赤   安康   明朝   长寿   貔貅   寓意   威严   蝙蝠   皇家   狮子   象征   皇帝   家长   名字   建议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