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阶段,选择性阅读会导致初高中偏科,家长引导太重要了

快到期末考试了,最近同事总是愁眉苦脸的,问她怎么回事,她说自己正在纠结女儿要不要学文科。我很惊讶,她的女儿其实很优秀,在重点高中的最好的重点班,成绩排名年级前10。难道是同事的凡尔赛体?

同事解释到,现在女儿要学9科,综合成绩的确很好,但是数学老师,物理老师和地理老师都反应女儿对自己的学科兴趣不是很高,从成绩的分布来看,的确如此,语文英语化学等学科都在班级前列,但数学物理地理在班级中却是平平。

在交流的过程中,地理老师发现了问题,同事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一直处于放养式阅读,进入小学阶段后,女儿读的大多数都是文学经典,但是科普读物却几乎不碰,所以现在语文成绩特别好,但是对理科的兴趣,知识积累,思维,都表现得不是很突出。

幼儿阶段,选择性阅读会导致初高中偏科,家长引导太重要了

在《让孩子爱上阅读》这本书里,作者就提到,在幼儿阶段,选择性阅读会导致偏科,所以家长对孩子的阅读引导和指导,特别重要。

经典读物必不可少,而且要读经典文学,但是科普读物同样非常重要,因为科普读物会为孩子以后的理科学习打下基础。

我们发现爱读科普类图书的孩子,虽然短时间内吸收的都是知识碎片,无法形成系统性的体系。但是读着读着,突然有一天,就好像能连点成面,对某一块知识能条理清晰的介绍了。

一位我非常佩服的妈妈,她给自己儿子准备了大量的科普读物。在她的引导下,她的儿子特别喜欢读科普读物和杂志,虽然才是小学,但是突然有一天,她发现儿子偷偷买了一本8年级的生物习题,没事的时候拿来做一做。

幼儿阶段,选择性阅读会导致初高中偏科,家长引导太重要了

如何挑选科普读物?

当然,科普类的读物太多太多,家长在挑选的过程中,要注意这样几点:

1. 由浅入深,符合孩子的认知水平。

如果一上来,知识非常的深奥,孩子上手非常困难,不仅容易对某本科普书失去兴趣,还可能会对科学失去兴趣。这样就得不偿失了,幼龄阶段的孩子,可以引导他多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在孩子的脑中种下一个个有待成长的种子,等孩子长大一点,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变强一点的时候,主动探索。而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选择深一点的理论性稍微强一点的科普读物,孩子如果读的不太懂,可以和孩子一起使用工具,去研究某个问题,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幼儿阶段,选择性阅读会导致初高中偏科,家长引导太重要了

2. 语言生动有趣形象,孩子能够读的懂。

科普读物不是大学专业论文,它的受众就是没有经受过系统理论学习的大众,包括孩子。所以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孩子读得懂的语言,非常重要。比如说用一些形象的比喻,用一些数字对比等方式,让孩子能够在脑海中构建相对应的画面,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探索欲,还能间接地启发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3. 由权威作者和出版社出版,要确保知识正确,最好能体现最新的研究成果。

这点其实非常重要,如果科普读物自身的知识都是错误的,那也太说不过去了。我家娃爸是专门搞医学研究的,有的时候他会去看娃的科普读物,偶尔会发现一点点表述不严谨的地方,都会用笔画出来,等孩子再大一点的时候,用自己的知识去补充和解释。

此外除了知识要权威外,最好能够体现最新的研究成果。

其实市面上有很多不错的科普读物,包括《十万个为什么》,各类的《百科全书》,还有一些专门学科的科普杂志和读物,包括生物,物理,天文,地理等。

幼儿阶段,选择性阅读会导致初高中偏科,家长引导太重要了

有趣有料,奇怪的知识增加了

最近读了一本很有趣的科普读物,和大家分享,由英国著名科普作家马库斯·乔恩写作的《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马库斯·乔恩除了写作外,同时也是英国BBC科学栏目的常驻嘉宾,并获得了《泰晤士报》年度科学图书奖,又是《新科学家》栏目的宇宙学顾问。

说实话,这本书我没有读完,因为长期从事语言工作,对理科知识的欠缺,让我读到后面宇宙和量子这块,感觉到有点困难。这也启发我,在自家孩子的阅读指导上,千万不能只注重文学类读本,忽略了科普读物。

言归正传。读了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不是这个世界很奇怪,而是我们太无知。

为什么人类会有七年之痒?

仅有三种生物有更年期?

首个登月成功的人为什么没有拍照留恋?

为什么海潮上涨时,井水会下降?

住的楼层越高,人其实老得越快?

宇宙至少有10个维度?

我们可能生活在巨星的全息影响中?

......

这本书一共提出了50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涉及到生物学,人类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宇宙等。每一个都让人匪夷所思,但是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作者居然用科学,解释了这些看起来很奇怪的现象。而且更加令人震撼的是,越读才越能发现,这些学科只是人们的命名和分类罢了,其实在生命运转,和宇宙运行的过程中,这些知识无处不在,都是相互联系的。

我们常常说,夫妻之间有7年之痒,作者居然从生物学上给我们找到了依据,在介绍了细胞分裂的过程后,作者总结到,人体从一个孤零零的细胞分裂分化成76万亿个细胞。

除去脑细胞,我们体内几乎没有任何细胞会跟随我们一辈子,比如说,每到3、4天,我们的胃粘膜就会更换一次,血细胞大概4个月更换一次,体内所有的细胞大概7年就会全部更换一次。所以7年后,我们还是当初的我们吗?

幼儿阶段,选择性阅读会导致初高中偏科,家长引导太重要了

现代人都喜欢拍照,但是作者经过考察和研究后发现,首个登月成功的人,居然没有拍照留恋!这么重大的事,居然忘了?其实不然,作者有用天文学的知识给我们解释了,这和月球的大气环境有关。

登月后,阿姆斯特朗是驾驶,奥尔德林是副驾驶,奥尔德林只给阿姆斯特朗拍了一张背影。其实在阿波罗11号探月之旅前,二人就领取了照相机回家练习。但是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相机得同时应对刺目的光和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这对相机曝光来说是个大难题。他们使用的相机,是特别定制的哈苏电子数据相机,相机并没有取景器,只能靠宇航员的想象感知镜头捕捉的画面。

另外月球上没有空气,无从判断事物的远近,仅凭照片,是无法感知月球的奇特的。

幼儿阶段,选择性阅读会导致初高中偏科,家长引导太重要了

除了这两个奇怪的知识外,还有48个就不一一介绍了。读完之后,虽然从事语言工作,也不禁对这个世界,对这个宇宙再次产生了好奇。越读书,越发现自己的无知,越读书,越想去探索人生和宇宙的奥秘,我想,这就是阅读带给我们最大的好处了吧!

启发孩子的理科思维和探索欲,让孩子继续保持“十万个为什么”的热情,而不要变成“见怪不怪的淡定”,我想,家长在引导阅读这一块,还是有很多路要走。

幼儿阶段,选择性阅读会导致初高中偏科,家长引导太重要了

我是@陈老师谈教育,语文教师,也是二胎妈妈,热爱分享教育类干货,期待您的关注,教育路上,我们一起同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偏科   选择性   月球   理科   读物   学科   宇宙   同事   奇怪   幼儿   家长   兴趣   女儿   阶段   高中   相机   语言   发现   孩子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