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52个周末,是闲暇教育的黄金时段,不瞎玩不补课助力孩子未来

昨天晚上带着孩子在外面散步,看到一家培训机构的楼下等着好多接送的父母,无意中听到这样的对话:

的确如此,从孩子上学开始,历练就开始了。据了解,目前国内中小学生的各类假期加在一起100多天,但是真正能好好享受假期生活的却很少,多数孩子的闲暇时光要么是在补课,要么是奔波在补课班的路上,要么就是一些家长安排的兴趣班,比如跳舞,钢琴等。

家长接送孩子上课的路上,要么孩子昏昏欲睡,要么手里捧着手机放松娱乐一下。

不得不感慨,现在的孩子太累了。

可是,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取决于他能自主掌握的时间有多少。”

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说过:“如果一个人一生中没有充分的闲暇,就接触不到许多美好的事物。”

在《父母的格局》里,亲子教育专家黄静洁提出,利用假期,做好闲暇教育,才能让孩子掌握自己,面向未来。


一年52个周末,是闲暇教育的黄金时段,不瞎玩不补课助力孩子未来

什么是闲暇教育?

闲暇教育的雏形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的美国,直到1966年,美国学者查尔斯·布莱特比尔先生提出全新的闲暇概念:

闲暇即教育最重要的责任,是为一个人的健康,心理和社会交往提供有益而丰富的闲暇修养。闲暇教育可以帮助所有人建立起各种鉴赏力,兴趣和技能,提供机会让大家从闲暇生活中得益。

后来闲暇教育在美国开始流行,后来慢慢成熟,形成了一门叫field trip的课程,在欧美国家的中小学教育中开展。课程的地点包括郊外,田野,工厂等地方。闲暇教育承担两个重要的职能:一是发展情商,二是进行生活实践,培养孩子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从而成为合格的公民。

那么什么是闲暇教育呢?闲暇教育并不是瞎玩着混日子,而是6岁前的主要学习内容和引导儿童早期学习的有效方式。0-3岁在大人照顾下自由的玩耍,但是之后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增长,安排故事、唱歌、听说读写等一系列文娱和体育活动,通过日常生活实践活动,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为之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一年52个周末,是闲暇教育的黄金时段,不瞎玩不补课助力孩子未来

为什么孩子需要闲暇教育?

国家现在正在推行教育改革,但是当下很多省市的初高中教育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中国的孩子开始入学后,就面对繁重的课业,很多孩子节假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补课班,随着学段的增长,中高考的压力越来越大,属于自己的自主时间越来越少,再加上电子产品的普及,孩子能走入田野,外出实践的时间几乎于无。

我们常常在新闻中,看到这样的论调,学生的抗挫能力越来越差。作为一名教育者,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也时常听到家长倾诉,孩子不知道学习的意义,学生在校园中遇到社交问题,学生没有学习自主驱动力等一系列问题。

其实这些问题的频繁出现,和过度积压孩子的闲暇时间,不无关系。闲暇时间之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年52个周末,是闲暇教育的黄金时段,不瞎玩不补课助力孩子未来

有这样一句话,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福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最近有部热播剧《以家人之名》,自小失去母亲的李尖尖是全家的宠儿。虽然李尖尖学习成绩很差,是班级里的倒数第二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李尖尖乐观开朗,从来没有因为成绩差,单亲家庭而自卑过。除了她有爱她的父亲,两个宠她的哥哥外,我们可以看到,童年的李尖尖是玩的很快乐的。

而且,李尖尖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她热爱画画,并且一直坚持着。充分玩耍的童年,一项长期坚持下来的兴趣爱好,为日后的生活提供了力量。

在《父母的格局》中提到了这样的观点,孩子在童年充分的玩耍,其实为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行为范式,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都会在童年的记忆中找到治愈的方法。

因此,过度挤占孩子的闲暇时间,让孩子淹没在书山题海中,这样无形中就削弱了孩子抗压抗挫能力,面对未来的力量。家长如果能够给孩子空出闲暇时间,安排丰富的闲暇活动,其实是在日常活动中,增强孩子的软实力。

一年52个周末,是闲暇教育的黄金时段,不瞎玩不补课助力孩子未来

丰富的闲暇活动,比如集体活动,可以培养孩子高情商。情商包括5个认知领域: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同理心,社交能力。

我们常常在新闻上看到一些令人心痛和遗憾的新闻,一些成绩非常好的孩子,可能因为一些小事情,就选择了极端的行为方式。由此看出,成绩的好坏和人生的幸福感不是正比关系,一个幸福感高的人,肯定是能够和自己内心和谐相处,周边环境和谐相处的人。如果一个人和周边环境格格不入,肯定会影响生活的幸福感。

所以要让孩子走出房间,走出家庭,参与到集体活动之中,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从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同理心,社交能力这5个认知领域不断得到提高,培养高情商,从而为日后走入社会做好准备。

我们都知道郭晶晶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除了辅导平时的功课外,郭晶晶还积极带孩子去参加实践活动,有一次郭晶晶就带着孩子去稻田体验插秧,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接触了乡村,还体验了一把劳作的辛苦,进而知道了要珍惜粮食,现在全球还有很多人吃不饱饭,这样的活动还可以培养孩子宽阔的胸怀,为促进人类发展而贡献自己力量的责任心。

不同的集体活动,可以教会孩子不同的道理,培养孩子各种好品质,提升孩子各方面能力,比如说面对人生的韧性,懂得要站在别人角度考虑的同理心,还有经历挫折后成功的自信等。

一年52个周末,是闲暇教育的黄金时段,不瞎玩不补课助力孩子未来

如何利用假期开展闲暇教育?

既然是闲暇教育,那么一定是利用闲暇时间,进行有目的的安排丰富的闲暇活动,来帮助孩子成长,在孩子3岁之前,父母只要陪着孩子自由的玩耍就好了,但是在孩子3岁后,家长就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成长阶段安排活动了。

在《父母的格局》这本书里,作者提到了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按照孩子的生长进程,为孩子们设计每天的闲暇活动和内容。第二个原则是和孩子一起规划比较长期的课余和周末的兴趣项目。第三个原则是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结合,带着孩子尽可能走出家庭,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一年52个周末,是闲暇教育的黄金时段,不瞎玩不补课助力孩子未来

  1. 家庭中的闲暇教育

其实家庭中的闲暇教育活动可以开展的很丰富,比如和孩子一起收拾家务,和孩子一起做饭做甜品,还可以邀请小伙伴回家,一起做一组手工作品。

年初时候,吴尊发了一组照片,是女儿NeiNei做的香蕉蛋糕的照片,照片里NeiNei亲力亲为,终于做出了可口的蛋糕,这对孩子锻炼动手能力很有好处,而且做出的成品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喜欢,这样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增进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这就是很好的闲暇活动。

作者黄静洁还安排自己的孩子,在每个家庭节日,让孩子为家人手工准备礼物,而且准备礼物的创意和难度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不同的要求,孩子一开始画画做纸质贺卡,后来学着做电子贺卡,这都是对孩子很好的锻炼。

黄静洁说,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教孩子,而不是简单地把闲暇活动等同于普通休息和简单的娱乐。

要引导孩子通过不同的日常活动,体验不同的快乐,可以体验读一本书的精神的快乐,也可以体验大吃一顿的快乐,可以体验一个人的快乐,也可以体验集体的快乐。这样就为孩子以后的生活做好准备,既可以从集体活动中获得快乐,也可以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体验幸福感。

一年52个周末,是闲暇教育的黄金时段,不瞎玩不补课助力孩子未来

2.亲近自然

在《养育女孩》这本书里,作者也提到,要让孩子充分亲近自然,在孩子小时候不要用性别意识阻碍孩子亲近自然的方式,比如女孩就不能爬树钻篱笆。充分的亲近自然,能够充分的调动孩子的感官,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的开发,可以让孩子的大脑发育的更好,更加敏锐。

有一部教育纪录片叫《他乡的童年》,芬兰教育中就纳入了亲近自然这一项,老师会带领着孩子走进自然,让孩子去发现自然中的颜色,去找到不同的味道。

在《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里,作者黑彻柳子以自己为原型讲述的成长故事中,她的巴学园园长就会带着孩子们走进乡村走进自然。

所以利用周末和更长的节假日带着孩子去看看湖泊,看看河流,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是闲暇教育中的非常重要的内容。最强大脑水哥王昱珩就说过,要让自己的女儿更有见识,这种见识不是说待在家里看看电视和纪录片就能拥有的。


一年52个周末,是闲暇教育的黄金时段,不瞎玩不补课助力孩子未来

3.体育活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性和兴趣,为孩子选择一项可以长期训练的体育项目,无论是游泳,篮球,长跑,网球都可以。近几年国家不断强调体育的重要性,在很多省市,体育成绩也纳入到中考评价体系中,然而现状是,孩子的体育课占比还是比较低,而且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很多孩子都是牺牲了体育锻炼的时间。

然而,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更重要的是,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比如一些团体类的体育项目,孩子可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一些竞技类项目,可以让孩子在输赢中,提高抗挫力。

所以建议家长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并且长期的坚持下去,这样除了上述的好处外,还可以和孩子有共同的话题,增进亲子关系。

4.夏令营和远行

现在学校还有社会上,都会组织很多不同主题的夏令营,冬令营,甚至有些学校还会组织国际活动,比如去国外的修学旅行。有条件的家长,不妨让孩子参加夏令营和远行。

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可以更好更快的学会独立,还可以结交到更多的朋友,见识更远更大的世界。


一年52个周末,是闲暇教育的黄金时段,不瞎玩不补课助力孩子未来

纪伯伦说过,孩子是飞翔的箭,家长是稳定的弓。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孩子总要去走向世界,走向未来。那么在孩子上学期间,一年52个周末,其实是很好的亲子时间,也是培养孩子面向未来软实力的黄金时间。

在《父母的格局》这本书里,黄静洁就把握住了这每一个节假日,有目的的、科学地做了很多短期和长期的闲暇教育规划,这也帮助她两个儿子成为了非常优秀的人。这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作为大人,我们可以从手机中解放出来,也可以帮助孩子适当的从繁重的课业压力解放出来,好好规划,利用闲暇时间,助力孩子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闲暇   孩子   课业   夏令营   助力   时段   认知   亲近   情商   童年   集体   周末   家长   父母   能力   自然   未来   黄金   时间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