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小孩发现《西游记》漏洞,专家无法反驳。未来读书要这样读

中国传统文学浩如烟海,有很多经典作品。但是若说最受人们喜欢,而且广为人知的,恐怕非四大名著莫属了,在四大名著中,受众面最广地当数《西游记》。尤其是82版的《西游记》电视剧的开播,更是让这部经典文学作品,获得了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几乎每年的暑假,《西游记》都会再播放一遍,就算是大人,也忍不住陪孩子一起重温经典。

正是因为大众太熟悉《西游记》了,所以很多人几乎不读原著,也能对情节滔滔不绝。

11岁小孩发现《西游记》漏洞,专家无法反驳。未来读书要这样读

正当《西游记》被如火如荼地进行各种影视作品改编时,浙江九莲小学的一个11岁小学生,却发现了其中一个bug(漏洞),并且把这个发现写成了一篇作文。专家看了之后,竟然无法反驳。很长一段时间,这个问题都没有人发现。

什么漏洞呢?这个11岁的小学生叫马思齐,她从小酷爱阅读,《西游记》等经典作品更是翻看了无数遍,她看着看着发现一个问题,唐僧四人从东土大唐到西天取经,为什么一路上出现的菜式都差不多呢?而且有的西域应该没有。

后来她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吴承恩是淮安人,这些菜都是淮安菜。专家提出猜测,也许是吴承恩习惯于家乡菜,以为外地也吃这些菜,于是就写进了作品里。

11岁小孩发现《西游记》漏洞,专家无法反驳。未来读书要这样读

不得不说,这个小学生真是太厉害了。从这个发现我们可以看出4点:

在这个小学生面前,我想很多人都会感到汗颜,因为可能《西游记》原著都没有完整的读过一遍

而马思齐的发现,也给了我们进一步启发。

一. 影视剧代替不了经典原著

现在很多名著经典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以电影来说,前段时间大火的《哪吒之魔童转世》《姜子牙》改编自《封神演义》,再比如《大圣归来》,《花木兰》等。电视剧中更是不乏经典《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军师联盟之虎啸龙吟》等。

尽管电视剧普及面很广,也基本尊重原著,但是看电视剧真的能够代替原著阅读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为影视剧要考虑到拍摄的诸多问题,呈现在荧幕上的效果,多多少少都会做一些改编。

11岁小孩发现《西游记》漏洞,专家无法反驳。未来读书要这样读

其次,那些通过语言描写出来的生动场面,在每个人的脑海中都会形成一幅独家画面,一旦影视剧拍摄出来,这些独家画面都会被一幅画面所替代,想象力就被限制了。

再者,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感悟和感动。而影视剧的改编往往会带有导演和编剧个人的理解,算是二次加工后的产品。编剧可能会删减或者改编一些细节,而这些细节,也许恰恰是打动读者心弦的那一点。

网络时代,孩子们接触视频的机会越来越多,能安静坐下来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有的孩子认为看过了影视剧,就算是看过了原著,这样的想法是大错特错。

原著就像是一座宝藏,只有亲自去挖掘,才能有最深刻的收获。


11岁小孩发现《西游记》漏洞,专家无法反驳。未来读书要这样读

二. 深层次阅读和批判性阅读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在高一学生刚刚入学的时候,阅读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初中读了三年书,仍然停留在表层阅读,根本无法进入深层次阅读,更别谈批判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了。

举个例子,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设置了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正式接触社科类著作,有的孩子甚至连一章也不读不懂。

而国家对学生的要求就是不断加深阅读层次,通过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将学生培养成准大学生,因为到大学之后,需要阅读文献资料,专业书籍等。

11岁小孩发现《西游记》漏洞,专家无法反驳。未来读书要这样读

而深层次阅读的基础,首先就是要读些有思想,有长度,有难度的文本。我们正处于一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比如说微博,微头条,微信,甚至连短视频也只能拍15-20秒,最多不超过1分钟。孩子们读书没耐心,坐不住板凳,读着读着想要翻到最后看结局,甚至是玩会手机娱乐一下。

缺乏深层次阅读能力的孩子,在以后的学习,考试,甚至进入高等院校后,都是非常吃力的。

其次就是批判性阅读,所谓的批判性阅读不是说批评反对作者的观点,而是要主动地辩证性地思考作者的观点,同时也会对文本的整体结构达到更深的理解。批判性阅读对学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批判性阅读和粗读略读不一样,需要读者独立思考,深入文本。

三.国家对经典阅读越来越重视

我们国家对于经典作品是越来越重视了,比如说《西游记》《水浒》都纳入了初中必读书目,而且也是中考考试内容。《红楼梦》直接纳入了统编版高中必修教材下册的整本书阅读任务中,而且未来也会在高考中体现,这就意味着,学生们必须读书,而且要读进去,有感悟有收获。

国家这样的导向我认为是有积极意义的。现在语文学科讲求语文学科素养,包括四个维度:“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而名著经典的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有助于文化的传承,而且批判性的阅读,创造性的阅读,还有助于在这座传统文化宝库中,发掘出更多的资源,切合时代精神,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在世界文化生态中,增强影响力。

11岁小孩发现《西游记》漏洞,专家无法反驳。未来读书要这样读

四大名著虽然经典,但是毕竟是文白相杂,阅读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就算是《西游记》也是如此,对于初中之前的孩子来说,原著并不是最适合的,改编的青少版反而比较适合阅读。

以《西游记》为例,市面上有众多的改编版本,那么究竟选择哪一版本呢?其实选择有很多,比如我很小的时候就读过一本连环画,图文并茂,觉得很有意思,只是现在很难找到了。就文字版而言,比较推荐《钱儿爸超级西游记》,最重要的原因:长。

《西游记》原著通行版82万字。而改编后的青少版西游记字数大多数在16万到26万之间。整本书的内容就将近缩短了2/3。的确原著中有很多内容不需要小学生阅读,比如说《西游记》的开篇,介绍天地万物的由来,晦涩难懂,对于小学生来说,又难又没有太大必要。但是过度的删减,则又失去了《西游记》原来的味道。

《钱儿爸超级西游记》经过改编后,居然长达55万字,分为8册数,每册书大约7万字。这样的安排则迎合了5-10岁孩子的阅读需求,每册书不是太长,但是很有趣,读了一本忍不住读下一本,整套书读完,不仅收获了知识,提升了阅读能力,而且还能提高阅读自信。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算是一套大部头了。

11岁小孩发现《西游记》漏洞,专家无法反驳。未来读书要这样读

其次,这套书虽然长,但是改编的却非常有趣,因为这套书的前身,就是钱儿爸为自己的儿子讲故事的手稿。在喜马拉雅上线播出后,累计被订阅2000万次,钱儿爸原名韩涛,语言艺术家,曾担任《故宫102》等数百步国内外经典纪录片的解说。所以这个版本语言既保留了原版本人物的风格特点,删掉了一些不适合孩子阅读的内容,雅俗并存,非常适合孩子听。

11岁小孩发现《西游记》漏洞,专家无法反驳。未来读书要这样读

11岁小孩发现《西游记》漏洞,专家无法反驳。未来读书要这样读

最后,整套书非常的精美,图文并茂,用料扎实,除了阅读的审美体验外,书籍纸张的质感,插图的精美,书册背景色的设置,让读书本身也成了一种审美过程。

11岁小孩发现《西游记》漏洞,专家无法反驳。未来读书要这样读

当孩子因阅读而感动,因阅读而产生阅读自信,我相信,一扇走向经典原著、文化宝库的大门,也缓缓地向孩子们打开了。有了前期的阅读铺垫,之后阅读原著,我相信也不会那么困难,而且很有可能,进一步推进孩子的批判性阅读,创造性阅读。


钱儿爸西游记京东限时5折 ¥242.5 购买

我是@陈老师谈教育,两个孩子的妈妈,教育改革的时代,阅读越来越重要,读书和学习的路上,我们一起前行~

本文由陈老师谈教育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西游记   淮安   发现   都会   批判性   经典作品   深层次   原著   名著   小学生   影视剧   漏洞   小孩   高中   未来   孩子   专家   经典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